反向预充电电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71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向预充电电路及车辆,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其中电路包括:变压整流电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感、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及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第一开关管连接在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间;第二开关管连接在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间;电感连接在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间;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一端与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三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二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二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向预充电电路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
,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向预充电电路以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动汽车(例如油电混动汽车、气电混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慢慢的正在替代燃油汽车。
[0003]目前,混动车辆和电动车辆中的动力电池侧连接有大量容性负载。容性负载作为储能元件,若在向动力电池正式充电前未先向容性负载充电,则可能导致容性负载因充电电流过大而对与动力电池连接的元器件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造成元器件损害。因此,通常会设置反向预充电电路。在向动力电池正式充电前,由反向预充电电路对动力电池侧的容性负载充电。其中,反向预充电电路中包含有电感和与以及与电感构成回路的开关器件,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感进行储能。
[0004]但是,在因反向预充电电路中开关器件断开等原因,电感无复位回路的情况下,电感所储能量将无法释放,这将导致开关器件电压尖峰应力值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向预充电电路的新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向预充电电路,包括:变压整流电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感、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及第一能量释放单元,其中:
[0007]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在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
[0008]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在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
[0009]所述电感连接在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0010]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1]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2]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断开时刻,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吸收所述电感的能量,在所述断开时刻的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释放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所吸收的能量。
[0013]可选地,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和第二能量释放单元,其中:
[0014]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能
量吸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5]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6]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断开时刻,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吸收所述电感的能量,在所述断开时刻的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释放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所吸收的能量。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电容与第一单向导通单元,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三开关管,其中:
[0018]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0019]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单向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二端的方向;
[0020]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
[0021]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包括第二电容与第二单向导通单元,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包括第二电阻以及第四开关管,其中:
[0023]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0024]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的单向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二端的方向;
[0025]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
[0026]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为第一二极管,其中:
[0028]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29]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为第二二极管,其中:
[0030]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31]可选地,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其中:
[0032]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0033]可选地,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其中:
[0034]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0035]可选地,所述变压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以及全桥电路,其中:
[0036]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为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为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为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三端,所述变压器
的第四端与所述全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五端与所述全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0037]所述全桥电路的第三端为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四端,所述全桥电路的第四端为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五端。
[0038]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向预充电电路。
[00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向预充电电路,包括:变压整流电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感、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及第一能量释放单元,其中:第一开关管连接在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二开关管连接在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电感连接在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一端与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三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断开时刻,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吸收电感的能量,第一能量释放单元释放第一能量吸收单元所吸收的能量。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向预充电电路,在进行反向预充电的同时,可解决电感因为复位回路导致的所储能量无法释放,进而导致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电压尖峰应力值过高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整流电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感、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及第一能量释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在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在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电感连接在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断开时刻,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吸收所述电感的能量,在所述断开时刻的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释放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所吸收的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和第二能量释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断开时刻,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吸收所述电感的能量,在所述断开时刻的预设时间段后,所述第二能量释放单元释放所述第二能量吸收单元所吸收的能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电容与第一单向导通单元,所述第一能量释放单元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三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向预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单向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留军余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