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39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包括一夹头、一导向板、一夹头推板、一夹头支撑架和一用于使导向板能够固定于夹头支撑架上的固紧装置,所述夹头支撑架包括一导向槽和一连接部,所述夹头包括一夹口和一直接控制夹口张合的控制端,所述夹头、导向板和夹头推板均滑设于导向槽内,所述夹头与夹头推板均置于导向板上方,且所述夹头推板与夹头的控制端相邻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装夹操作的半自动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对厂房及技术人员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夹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夹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在一些产品加工用夹头主要采用纯手工夹紧或通过机械手辅助,纯手工夹紧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及工人劳动量大等问题,而通过机械手的辅助虽可减少降低辅助 时间、提供工作效率,但由于机械手往往采用液压和气压驱动,造成了机械手体积大、成本 高、结构复杂等问题,从而对厂房的面积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夹头结构,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纯人工夹紧或通过机械手辅助操作时存在的问题,实现装夹操作的半自动化,在提 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对厂房及技术人员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包括一夹 头、一导向板、一夹头推板、一夹头支撑架和一用于使导向板能够固定于夹头支撑架上的固 紧装置,所述夹头支撑架包括一导向槽和一连接部,所述夹头包括一夹口和一直接控制夹 口张合的控制端,所述夹头、导向板和夹头推板均滑设于导向槽内,所述夹头与夹头推板均 置于导向板上方,且所述夹头推板与夹头的控制端相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包括两夹板和一销,所述两夹板中间设有一与销相配合的 孔,所述每个夹板的末端均形成一弧面的抵止部,所述夹头推板含有一配合夹板抵止部的 抵推部和两个分别滑配于两夹板两侧且可卡住夹板抵止部的卡持部。进一步地,所述固紧装置包括同一水平上依序布设的一钢珠、一弹簧和一用于调 整作用于弹簧上力度的螺钉,所述导向板横向设有一用于容置弹簧的第一通孔,所述夹头 支撑架一侧的内壁同一水平线上并列设有与钢珠配合的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所述夹头支 撑架另一侧的同一水平线上并列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一凹孔和第 二通孔在导向板未露出导向槽状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第二凹孔和第三通 孔在导向板露出导向槽状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螺钉的一端与弹簧相连,且该螺钉的 另一端容置于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夹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纯人工夹紧或通过 机械手辅助操作时存在的系列问题,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人力耗费的同时,还降低了 对厂房面积及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从而实现了装夹操作的半自动化。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夹头结构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夹头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夹头结构的右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夹头夹口张开状态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夹头支撑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包括一夹头1、一导向板2、一夹头推板3、一夹头支撑架4和一用于使导向板2能够固定于夹头支撑架4上的固紧装置5, 所述夹头支撑架4包括一导向槽41和一连接部42,所述夹头1包括一夹口 11和一直接控 制夹口 11张合的控制端12,所述夹头1、导向板2和夹头推板3均滑设于导向槽41内,所 述夹头1与夹头推板3均置于导向板2上方,且所述夹头推板3与夹头1的控制端12相邻 设置。所述控制端12包括两夹板121和一销122,所述两夹板121中间设有一与销122相 配合的孔(未图示),所述每个夹板121的末端均形成一弧面的抵止部121b,所述夹头推板 3含有一配合夹板121抵止部121b的抵推部31和两个分别滑配于两夹板121两侧且可卡 住夹板121抵止部121b的卡持部32。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5,本专利技术中的固紧装置5包括同一水平上依序布设的一钢 珠52、一弹簧51和一用于调整作用于弹簧上力度的螺钉(未图示),所述导向板2横向设 有一用于容置弹簧51的第一通孔(未图示),所述夹头支撑架5—侧的内壁同一水平线上 并列设有与钢珠62配合的第一凹孔Al和第二凹孔A2,所述夹头支撑架4另一侧的同一水 平线上并列设有第二通孔B2和第三通孔B3,所述第一通孔、第一凹孔Al和第二通孔B2在 导向板2未露出导向槽41状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第二凹孔A2和第三通孔 B3在导向板2露出导向槽41状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螺钉的一端与弹簧51相连,且该 螺钉的另一端容置于第二通孔B2或第三通孔B3。本专利技术在应用过程的工作原理新型夹头结构的夹头推板3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使 其往a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直至其卡持部32卡住夹板121的抵止部121b (如图4所示), 此时,夹头1的夹口 11张开,将所要夹紧的物件置于夹口 11处,然后夹头推板3在外力作 用下使其往a方向移动,且在这过程中夹头推板3的卡持部32滑夹于夹板121,使得夹头 1的夹口 11逐渐闭合,当夹板121的抵止部121b完全抵住夹头推板3的抵推部31时夹口 11完全闭合,即夹头1夹紧了所要夹紧的物件,接着打开固紧装置5使导向板2能够活动, 保证了固定于导向板2上方的夹头1相对于夹头支撑架4移动,最后在外力的进一步推动 作用下,夹头推板3推动着夹头1进一步往a方向移至产品加工后续操作所需设备的相应 位置。本专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固紧装置46的工作原理在第一通孔对准第一凹孔Al时,通 过螺钉调整作用于弹簧51的力度使钢珠52压入第一凹孔Al内,此时,钢珠52只有大概三 分之一的部分是处于第一凹孔Al内,其余部分卡住导向板2,使导向板2得到锁定;当导向 板2需要解锁时,通过螺钉调整弹簧51使其缩入第一通孔内,且钢珠51也同时进入第一通 孔内,从而导向板2可在水平向上根据需要进行滑移,另外,在遇到第一通孔对准第二凹孔 A2时也需将导向板2进行锁定或解锁的情况时,其操作原理与第一通孔对准第一凹孔Al时 的导向板2锁定或解锁的操作原理是一样的。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夹头、一导向板、一夹头推板、一夹头支撑架和一用于使导向板能够固定于夹头支撑架上的固紧装置,所述夹头支撑架包括一导向槽和一连接部,所述夹头包括一夹口和一直接控制夹口张合的控制端,所述夹头、导向板和夹头推板均滑设于导向槽内,所述夹头与夹头推板均置于导向板上方,且所述夹头推板与夹头的控制端相邻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包括两夹板和一销, 所述两夹板中间设有一与销相配合的孔,所述每个夹板的末端均形成一弧面的抵止部,所 述夹头推板含有一配合夹板抵止部的抵推部和两个分别滑配于两夹板两侧且可卡住夹板 抵止部的卡持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紧装置包括同一水平上 依序布设的一钢珠、一弹簧和一用于调整作用于弹簧上力度的螺钉,所述导向板横向设有 一用于容置弹簧的第一通孔,所述夹头支撑架一侧的内壁同一水平线上并列设有与钢珠配 合的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所述夹头支撑架另一侧的同一水平线上并列设有第二通孔和第 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一凹孔和第二通孔在导向板未露出导向槽状态时处于同一直线 上,所述第一通孔、第二凹孔和第三通孔在导向板露出导向槽状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 螺钉的一端与弹簧相连,且该螺钉的另一端容置于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包括一夹头、一导向板、一夹头推板、一夹头支撑架和一用于使导向板能够固定于夹头支撑架上的固紧装置,所述夹头支撑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夹头、一导向板、一夹头推板、一夹头支撑架和一用于使导向板能够固定于夹头支撑架上的固紧装置,所述夹头支撑架包括一导向槽和一连接部,所述夹头包括一夹口和一直接控制夹口张合的控制端,所述夹头、导向板和夹头推板均滑设于导向槽内,所述夹头与夹头推板均置于导向板上方,且所述夹头推板与夹头的控制端相邻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岱江吉彬曾寿金叶建华许明三罗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