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93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包括负载敏感泵和属具供油阀组,属具供油阀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能够将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和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连通;其中,第一阀门能够将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的压力反馈至负载敏感泵的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负载敏感泵的负载敏感阀阀芯两侧的压力相等,以使负载敏感泵处于恒压控制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程机械属具液压系统采用齿轮泵系统和多路阀,齿轮泵系统在属具微动过程中仍然定量输出,导致系统发热多

能耗高;若采用传统的负载敏感柱塞泵和多路阀,因属具液压系统较主机距离远
(
以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为例,管路可达
30m)、
管路长,冬季低温油液粘度大,负载反馈信号滞后,导致系统响应性差

动作延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压系统,解决了负载反馈信号滞后,导致系统响应性差

动作延时长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液压系统的工程机械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液压系统,包括:
[0006]负载敏感泵;
[0007]属具供油阀组,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能够将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和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连通;
[0008]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能够将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的压力反馈至所述负载敏感泵的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所述负载敏感泵的负载敏感阀阀芯两侧的压力相等,以使所述负载敏感泵处于恒压控制模式

[0009]优选的,所述属具供油阀组靠近所述负载敏感泵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为两位三通阀,所述第一阀门位于左位时,所述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与所述液压系统的泄油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位于右位时,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属具供油阀组还包括电比例减压阀,所述电比例减压阀为两位三通阀,所述电比例减压阀位于左位时,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压力切断阀连接;所述电比例减压阀位于右位时,所述压力切断阀与所述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

[0012]优选的,包括:
[0013]回转马达,与所述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
[0014]回转马达控制阀组,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的两个油口分别连接所述回转马达和所述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
[0015]其中,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为两位三通阀,所述第二阀门在左位时,所述回转马达的制动器与所述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在右位时,所述制动器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连接

[0016]优选的,第二阀门和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还包
括设置于第二阀门和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之间的减压阀

[0017]优选的,
[0018]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为两位两通阀,所述第三阀门在左位时,所述减压阀的出口通过两个单向阀分别与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的
A
口和
B
口连接,且所述两个单向阀允许液压油由减压阀流向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的
A
口和
B
口;所述第三阀门在右位时,所述第三阀门为允许液压油由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的
A
口和
B
口连接流向减压阀的单向阀;
[0019]所述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与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的
A
口和
B
口连接的第一口和第二口之间为断路

[0020]优选的,包括与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的侧移油缸

伸缩油缸及旋锁油缸,所述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与所述侧移油缸


/
或与所述伸缩油缸


/
或与所述旋锁油缸


/
或与回转马达之间设置有液压锁

[0021]优选的,所述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包括与回转马达连接的第一联

与所述侧移油缸连接的第二联

与所述伸缩油缸连接的第三联及与所述旋锁油缸连接的第四联,所述第一联


/
或所述第二联


/
或所述第三联


/
或所述第四联包括阀芯差动位

[0022]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系统

[0023]本申请提供的液压系统,通过在属具供油阀组中设置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能够连接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和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通过第一阀门将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的压力反馈至负载敏感泵的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这样就能负载敏感泵的负载敏感阀阀芯两侧的压力相等,以使负载敏感泵处于恒压控制模式,这样就能通过恒压控制属具工作,如此设置就能避免负载反馈信号滞后,提高系统响应性,减少属具工作时的动作时长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26]图2为图1中第一局部放大图;
[0027]图3为图1中第二局部放大图;
[0028]图4为图1中第三局部放大图

[0029]在图1‑
图4中:
[0030]1‑
负载敏感泵,2‑
属具供油阀组,3‑
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4‑
回转马达,5‑
回转马达控制阀组,6‑
侧移油缸,7‑
伸缩油缸,8‑
旋锁油缸,9‑
液压锁,
10

液压油缸;
[0031]101

负载敏感阀阀芯,
102

压力切断阀,
201

第一阀门,
202

电比例减压阀,
301

第一联,
302

第二联,
303

第三联,
304

第四联,
501

第二阀门,
502

减压阀,
503

第三阀门;
[0032]3031

阀芯差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敏感泵;属具供油阀组,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能够将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和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能够将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的压力反馈至所述负载敏感泵的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所述负载敏感泵的负载敏感阀阀芯两侧的压力相等,以使所述负载敏感泵处于恒压控制模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属具供油阀组靠近所述负载敏感泵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为两位三通阀,所述第一阀门位于左位时,所述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与所述液压系统的泄油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位于右位时,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负载压力反馈信号输出口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属具供油阀组还包括电比例减压阀,所述电比例减压阀为两位三通阀,所述电比例减压阀位于左位时,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压力切断阀连接;所述电比例减压阀位于右位时,所述压力切断阀与所述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马达,与所述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回转马达控制阀组,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的两个油口分别连接所述回转马达和所述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其中,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为两位三通阀,所述第二阀门在左位时,所述回转马达的制动器与所述负载敏感前补偿多路阀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在右位时,所述制动器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阀门和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回转马达控制阀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阀门和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口之间的减压阀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马达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朋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