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苯酚基的膦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甲酰化反应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苯酚基的膦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技术介绍
[0002]某些双齿膦配体及其在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已被人们所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双齿膦配体,包括
US 4,694,109
所述的2,2‑5双
(
膦基甲基
)
‑1,1’
联苯类化合物
、Acc Chem Res
,
2001
,
34(11)
:
895
‑
904
所述的4,5‑
双二苯基膦
‑9,9‑
二甲基氧杂蒽类的杂环芳烃化合物和
US 4,769,498
所述的含亚磷酸酯键的大位阻配体
。
[0003]用于在醋酸乙烯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膦配体,已知的一般都是单齿膦配体
。
例如,
Ind.Eng.Chem.Res.2005r/>,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有苯酚基的膦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式
(I)
所示的结构:其中,
n、m、p、q
各自独立地为1‑4的整数;
R1、R2、R3、R4、R1’
、R2’
、R3’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
卤素
、
硝基
、C1
‑
C20
直链或支链烷基
、C3
‑
C20
烷氧基
、C6
‑
C20
芳基
、C7
‑
C20
烷芳基
、C7
‑
C20
芳烷基
、
酰基或酰氧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R2、R3、R4、R1’
、R2’
、R3’
各自独立地选自
H、
卤素
、
硝基
、C1
‑
C5
直链或支链烷基
、C3
‑
C10
烷氧基
、C6
‑
C10
芳基
、C7
‑
C10
烷芳基
、C7
‑
C10
芳烷基
、C1
‑
C6
的酰基或
C1
‑
C6
的酰氧基;优选地,
R1、R2、R3、R4、R1’
、R2’
、R3’
各自独立地选自
H、C1
‑
C5
直链或支链烷基或
C6
‑
C10
芳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R2、R3、R4均为
H
,
R1’
、R2’
、R3’
均为
H
;或者,
R1、R2、R3、R4均为
H
,
R1’
、R2’
、R3’
均为
CH3;或者,
R1、R2、R3、R4均为
H
,
R1’
、R2’
、R3’
均为
CH(CH3)2;或者,
R1、R2、R3、R4均为
CH3,
R1’
、R2’
、R3’
均为
CH3;或者,
R1、R2、R3、R4均为
H
,
R1’
、R2’
、R3’
均为
Ph
;或者
R1、R2、R3、R4均为
Cl
,
R1’
、R2’
、R3’
均为
CH3;或者,
R1、R2、R3、R4均为
F
,
R1’
、R2’
、R3’
均为
CH3;或者,
R1、R2、R3、R4均为
Br
,
R1’
、R2’
、R3’
均为
CH3。4.
一种制备具有苯酚基的膦配体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式
(II)
所示的二芳基膦盐和式
(III)
所示的取代苯酚接触;其中,式
(II)
中,
n
和
m
各自独立地为1‑4的整数,
M
为碱金属元素;式
(III)
中,
X1和
X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式
(II)
或式
(III)
中,
R1、R2、R1’
、R2’
、R3’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
卤素
、
硝基
、C1
‑
C20
直链或支链烷基
、C3
‑
C20
烷氧基
、C6
‑
C20
芳基
、C7
‑
C20
烷芳基
、C7
‑
C20
芳烷基
、
酰基或酰氧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M
选自
Li、Na
和
K
中的一种;和
/
或,
X1和
X2各自独立地选自
F、Cl、Br
和
I
中的一种;和
/
或,
R1、R2、R1’
、R2’
、R3’
各自独立地选自
H、
卤素
、
硝基
、C1
‑
C5
直链或支链烷基
、C3
‑
C10
烷氧基
、C6
‑
C10
芳基
、C7
‑
C10
烷芳基
、C7
‑
C10
芳烷基
、C1
‑
C6
的酰基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亚,冯华升,赵思源,邬娇娇,张明森,刘红梅,刘东兵,褚昱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