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储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160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储存系统的框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储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存系统,其中用于容器搬运车辆的导轨系统与下方布置的低温区段热绝缘


技术介绍

[0002]图1公开了具有框架结构
100
的常见的现有技术的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1,并且图
2、
图3以及图4公开了适于在这种系统1上运行的三种不同的现有技术的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0003]框架结构
100
包括直立构件
102
和储存容积部,该储存容积部包括成排布置在直立构件
102
之间的储存列
105。
在这些储存列
105
中,储存容器
106(
也被称为箱
)
一个堆叠在另一个的顶部上以形成堆垛
107。
构件
102
通常可以由金属
(
例如挤压铝型材
)
制成,并且可替代地被称为竖直列型材
(column profile)。
[0004]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1的框架结构
100
包括布置在框架结构
100
的顶部上的导轨系统
108(
即导轨网格
)
,多个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在该导轨系统
108
上运行,以从储存列
105
中提升储存容器
106
和将储存容器
106
下降到储存列中,并且还在储存列
105
上方运输储存容器
106。
导轨系统
108
包括:第一组平行导轨
110
,布置成引导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在框架结构
100
的顶部上沿第一方向
X
移动;以及第二组平行导轨
111
,布置成垂直于第一组导轨
110
以引导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在垂直于第一方向
X
的第二方向
Y
上移动

储存在列
105
中的容器
106
由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通过导轨系统
108
中的存取开口
112
存取

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可以在储存列
105
上方横向移动,即在平行于水平
X

Y
平面的平面内横向移动

[0005]框架结构
100
的直立构件
102
可以用于在将容器从列
105
中提升和将容器下降到列中期间引导储存容器

容器
106
的堆垛
107
通常是自支撑的

[0006]每个现有技术的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都包括车身
201a、301a、401a
以及第一组车轮和第二组车轮
201b、301b、401b、201c、301c、401c
,这些组车轮使得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能够分别在
X
方向和
Y
方向上横向移动

在图
2、
图3以及图4中,每组中的两个车轮完全可见

第一组车轮
201b、301b、401b
布置成与第一组导轨
110
中的两个相邻的导轨接合,并且第二组车轮
201c、301c、401c
布置成与第二组导轨
111
中的两个相邻的导轨接合

可以升高和降低至少一组车轮
201b、301b、401b、201c、301c、401c
,使得第一组车轮
201b、301b、401b

/
或第二组车轮
201c、301c、401c
可以在任何时候与相应的一组导轨
110、111
接合

[0007]每个现有技术的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都还包括升降装置以用于储存容器
106
的竖直运输,例如,将储存容器
106
从储存列
105
中提升和将储存容器
106
下降到储存列中

升降装置包括适于与储存容器
106
接合的一个或多个夹持
/
接合装置,并且这些夹持
/
接合装置可以从车辆
201、301、401
下降,使得可以在与第一方向
X
和第二方向
Y
正交的第三方向
Z
上调节这些夹持
/
接合装置相对于车辆
201、301、401
的位置

容器搬运车辆
301、401
的夹
持装置的部分在图3和图4中以参考标号
304、404
示出

容器搬运车辆
201
的夹持装置位于图2中的车身
201a


[0008]传统地,并且还出于本申请的目的,
Z
=1表示储存容器的最上层,即在导轨系统
108
正下方的层,
Z
=2表示导轨系统
108
下方的第二层,
Z
=3表示第三层等

在图1中公开的示例性现有技术中,
Z
=8表示储存容器的最下侧的底层

类似地,
X
=1…
n

Y
=1…
n
表示每个储存列
105
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因此,作为示例,并且使用在图1中所示的笛卡尔坐标系
X、Y、Z
,可以说在图1中标识为
106

的储存容器占据
X

17、Y

1、Z
=6的储存位置

可以说容器搬运车辆
201、301、401

Z
=0的层中行进,并且每个储存列
105
可以通过其
X

Y
坐标来标识

由此,还说图1中示出的在导轨系统
108
上方延伸的储存容器布置在
Z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用于储存系统的框架结构
(100


100”)
,所述框架结构
(100


100”)
包括多个竖直列型材
(102)
以及支撑在所述竖直列型材
(102)
上的水平导轨系统
(108)
,其中,每个所述列型材
(102)
的至少一个下部区段通过隔热件
(2
,2’
)
与所述导轨系统热分离,所述隔热件在每个所述列型材处定位在所述列型材的下部区段与所述列型材和所述导轨系统的连接部之间,所述隔热件配置成限制所述导轨系统
(108)
与所述列型材
(102)
的所述下部区段之间的热导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列型材
(102)
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并且所述隔热件
(2
,2’
)
包括热导率低于
20W/mK
的隔热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材料是合成聚合物或木材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
(2
,2’
)
配置成使得在所述列型材
(102)
的所述下部区段与所述导轨系统
(108)
之间传导的热必须经过所述隔热材料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
(2
,2’
)
包括水平板
(3)
,所述水平板布置在所述列型材
(102)
的至少一个所述下部区段与所述导轨系统
(108)
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每个所述隔热件
(2
,2’
)
的所述水平板
(3)
在布置于所述列型材
(102)
的至少一个所述下部区段与所述导轨系统
(108)
之间的一共同高度处横向于所述列型材延伸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包括竖直突起
(4
,5,
6)
,所述竖直突起布置成与所述列型材
(102)
或所述导轨系统
(108)
的表面相互作用,以分别限制所述隔热件
(2
,2’
)
与所述列型材
(102)
或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导轨系统
(108)
之间的水平移动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每个所述列型材
(102)
具有中空的中心区段
(7)
和四个拐角区段
(8)
,每个所述拐角区段
(8)
由一对竖直延伸

向外突出且相互垂直的凸缘
(11)
限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
(2
,2’
)
包括与所述列型材
(102)
的相应的四个所述拐角区段
(8)
完全重叠的四个拐角区段
(9)。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
(2
,2’
)
包括竖直突起
(4

6)
,所述竖直突起布置成与所述中空的中心区段
(7)
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相互作用,以限制所述隔热件
(2
,2’
)
与所述列型材
(102)
之间的水平移动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
(2)
布置在所述列型材
(102)
的最上端
(10)
处,并且所述导轨系统
(108)
支撑在所述隔热件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隔热件
(2)
包括布置在所述导轨系统
(108)
的至少一个导轨
(110

111)
的相对两侧处的竖直突起
(5)
,所述竖直突起
(5)
限制在所述隔热件
(2)
与所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龙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