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沥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20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沥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压力风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将压力风管夹紧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风管的两侧中间部位设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端口的内径大于后端口的内径,钢丝横穿前端口和后端口。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钢丝沥水质量达到稳定,节省人力物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丝生产过程中去除钢丝表面水分的浙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胎圈钢丝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热水洗、浙水等工序,传统工艺中采用捆绑棉 纱的方法进行浙水,但棉纱的松紧度难以控制,且需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浙水器,可使钢丝浙水质量达到稳定。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在压力风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 板,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将压力风管夹紧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风管的两侧中间部位 设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端口的内径大于后端口的内径,钢丝横穿前端口和后端口。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钢丝浙水质量达到稳定,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前密封挡板2、压力风管3、后密封挡板4、螺栓5、钢丝6、前端口 7、后端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压力风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挡板1和后密封挡 板3,前密封挡板1和后密封挡板3将压力风管2夹紧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风管2的两侧 中间部位设有前端口 6和后端口 7,前端口 6的内径大于后端口 7的内径,钢丝5横穿前端 口 6和后端口 7。工作原理为钢丝首先进入浙水器的前端口( Φ 4mm),然后再进入浙水器的后端 口( Φ 2_),由于后端口的空隙远远小于前端口的空隙,钢丝在高速行走时,压力风管2吹 进的高压空气将钢丝上面的水分从浙水器的前端口吹出,从而将高速行进的钢丝吹干。权利要求钢丝沥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压力风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将压力风管夹紧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风管的两侧中间部位设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端口的内径大于后端口的内径,钢丝横穿前端口和后端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沥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压力风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将压力风管夹紧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风管的两侧中间部位设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端口的内径大于后端口的内径,钢丝横穿前端口和后端口。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钢丝沥水质量达到稳定,节省人力物力。文档编号F26B13/02GK201706864SQ20102014894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徐立娇, 李文军, 王金武, 窦万明, 窦勇 申请人:诸城市大业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丝沥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压力风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前密封挡板和后密封挡板将压力风管夹紧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风管的两侧中间部位设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端口的内径大于后端口的内径,钢丝横穿前端口和后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勇王金武窦万明李文军徐立娇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大业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