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93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其包括若干组沿同一轴线堆叠设置的盘式电机,盘式电机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散热间隙;散热系统,其包括送风装置与送风管道,送风装置用于向送风管道内送风,送风管道延伸至盘式电机之间的散热间隙以及电机主体端面处设置气流出口,气流从送风管道内泄出后通过盘式电机的端面实现对盘式电机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同步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厂通过蒸汽膨胀做功驱动轮机运转发电,为了实现做功介质的循环,蒸汽需要在回路中冷却然后进入下一循环

蒸汽冷却可以使用水冷或者空冷方式,使用空冷方式的集成冷却设备即为空冷岛

空冷岛通过空气流过翅片表面带走翅片内流动的蒸汽热量,使蒸汽冷凝

现有的空冷岛设备使用大型交流电机驱动,由于交流电机的低速性能有限,因此需要高速运转,同时配套笨重的机械式减速器降速使用,首先带来的问题是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降低,其次也造成了系统组成复杂,不利于日常维护保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空冷岛驱动系统能量转化效率低,系统组成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空冷岛直驱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包括:
[0005]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若干组沿同一轴线堆叠设置的盘式电机,所述盘式电机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散热间隙;
[0006]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送风装置与送风管道,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向送风管道内送风,所述送风管道延伸至盘式电机之间的散热间隙以及电机主体端面处设置气流出口,气流从所述送风管道内泄出后通过盘式电机的端面实现对盘式电机的散热

[0007]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包括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设置在所述盘式电机之间的散热间隙以及所述电机主体两端面处的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的外表面与所述盘式电机的端面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0008]优选地,所述冷却风道呈环形通道,所述冷却风道的风道端面贴近所述盘式电机的端面,所述冷却风道的两相对风道端面上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用于释放气流

[0009]优选地,所述冷却风道呈环形通道,在所述冷却风道的连接两相对风道端面的内侧的风道内立面上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用于释放气流

[0010]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还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连接送风装置与多个所述冷却风道,所述主风道用于输送送风装置提供的气流至多组所述冷却风道

[0011]优选地,所述冷却风道绕盘式电机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组

[0012]优选地,所述冷却风道自上而下设置多组,多组所述冷却风道依次连接至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流道截面随冷却风道的接入依次减小

[0013]优选地,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次风道,所述次风道连接所述冷却风道与所述主风道,所述所述主风道的流道截面减小的面积与当前接入所述冷却风道的次风道的流道截面相等

[0014]优选地,所述盘式电机的电机端面上沿周向间隔排布有散热筋,相邻的散热筋之
间形成气流流出的散热流道

[0015]优选地,所述盘式电机包括相对固定设置的定子以及相对运动设置的转子,转子的转轴沿所述轴线设置;所述转子具有垂直于转轴的转子轭盘,转子轭盘的两端面环形排布有磁钢,在转子轭盘的每一端面排布的磁钢的外表面磁极相反;定子在转子轭盘的两端面外对正磁钢的环形区域内均匀排布有线圈绕组

[0016]优选地,所述转子轭盘上还设置有磁钢盖,所述磁钢盖沿周向均匀开设有用于容置磁钢的磁钢槽,磁钢固定于磁钢盖的磁钢槽中,磁钢盖扣合于转子轭盘上固定

[0017]优选地,若干组所述盘式电机的转轴之间柔性连接传递转矩

[0018]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垂直于转轴的磁耦盘,在磁耦盘的外端面一侧环形排布有磁钢,相邻磁钢面向磁耦盘端面外侧的磁极相异

上下堆叠的盘式电机之间的转轴基本共线,两转轴端部的磁耦盘正对贴近

[0019]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堆叠设置的多个盘式电机组成的电机主体实现了对空冷岛叶片低速运行的直驱运行,取消了原有的交流电机与减速器总成,因而实现了空冷岛驱动系统的优化,提高了驱动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也方便对驱动系统的维护保养

此外,为了解决电机主体在低速运行时的散热问题,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还设置有散热系统,通过散热系统的冷却风道向盘式电机的端面强制送风实现对盘式电机的端面的对流散热,因而避免了盘式电机运行时的温度升高,保证了盘式电机内永磁体不因为高温退磁,同时也有利于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散热系统2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风道
221
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风道
221
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盘式电机
11
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盘式电机
11
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
14
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转轴
12
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
电机主体
11:
盘式电机
2:
散热系统
21:
送风装置
22:
送风管道
11A:
散热筋
11B:
散热流道
221:
冷却风道
222:
主风道
223:
次风道
21A:
风道端面
21B:
风道内立面
21H:
出风孔
13:
定子
14:
转子
131:
电机端面
132:
线圈绕组
133:
绕组铁芯
141:
转子轭盘
142:
磁钢
143:
磁钢盖
431:
磁钢槽
12:
转轴
121:
磁耦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附图尺寸比例并不代表实际尺寸比例,其只用于体现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连接关系,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大型空冷岛电机的工作
转速区间大约为
30

150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
(1)
,所述电机主体
(1)
包括若干组沿同一轴线堆叠设置的盘式电机
(11)
,所述盘式电机
(11)
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散热间隙;散热系统
(2)
,所述散热系统
(2)
包括送风装置
(21)
与送风管道
(22)
,所述送风装置
(21)
用于向送风管道
(22)
内送风,所述送风管道
(22)
延伸至盘式电机
(11)
之间的散热间隙内以及电机主体
(1)
两端面处,气流从所述送风管道
(22)
内泄出后通过盘式电机
(11)
的端面实现对盘式电机
(11)
的散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
(22)
包括冷却风道
(221)
,所述冷却风道
(221)
设置在所述盘式电机
(11)
之间的散热间隙内以及所述电机主体
(1)
两端面处,所述冷却风道
(221)
的外表面与所述盘式电机
(11)
的端面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
(221)
呈环形通道,所述冷却风道
(221)
的贴近所述盘式电机
(11)
的端面的风道端面
(21A)
上以及位于散热间隙内的所述冷却风道
(221)
的两相对风道端面
(21A)
上开设有出风孔
(21H)
,或者,所述冷却风道
(221)
在连接两相对风道端面
(21A)
的内侧的风道内立面
(21B)
上开设有出风孔
(21H)
,所述出风孔
(21H)
用于泄出气流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
(22)
还包括主风道
(222)
,所述主风道
(222)
连接送风装置
(21)
与多个所述冷却风道
(221)
,所述主风道
(222)
用于输送送风装置
(21)
提供的气流至多组所述冷却风道
(221)。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冷岛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
(222)
沿盘式电机
(11)
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组,所述冷却风道
(221)
自上而下设置多组,多组所述冷却风道
(221)
依次连接至主风道
(222)
,所述主风道
(2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