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86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其永磁转子组件包括通过一体加工成型的盆状拉伸件,盆状拉伸件的盆壁作为转子轭部,且其盆底作为电机上端盖,盆状拉伸件的下端与电机下端盖固定密封安装连接;电机上端盖和电机下端盖分别可相对转动且密封地安装在电机轴上,且电机上端盖上安装有防水透气阀,通过防水透气阀使得密封空间与外部选择性连通;在密封空间内注入绝缘导热液,绝缘导热液在永磁转子组件的高速旋转作用下进行离心循环流动,将定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电机下端盖导出实现快速散热;提高了工业吊扇永磁电机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吊扇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外转子永磁电机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

效率高

重量轻且成本低的特点,因此适合作为工业吊扇的驱动电机

然而现有的工业吊扇永磁电机普遍存在安全保护措施不足

密封防护性不够

散热效率低

重量重

成本高等较多问题,导致工业吊扇永磁电机的性能表现以及使用寿命迫切存在改善提升需求

[0003]因此,申请人希望寻求解决方案来改善工业吊扇永磁电机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提高了工业吊扇永磁电机的散热性能

安全防护和密封防护等级,且降低了工业吊扇永磁电机的安装重量和结构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包括与电机轴固装为一体的定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外周的永磁转子组件;其中,
[0007]所述永磁转子组件包括通过一体加工成型的盆状拉伸件,所述盆状拉伸件的盆壁作为转子轭部,且其盆底作为电机上端盖,所述盆状拉伸件的下端与电机下端盖固定密封安装连接;
[0008]所述电机上端盖和电机下端盖分别可相对转动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使得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永磁转子组件与电机轴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且所述电机上端盖上安装有防水透气阀,通过所述防水透气阀使得密封空间与外部选择性连通;
[0009]在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绝缘导热液,所述绝缘导热液在永磁转子组件的高速旋转作用下进行离心循环流动,将所述定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电机下端盖导出实现快速散热

[0010]优选地,所述电机下端盖的底部设有呈圆周间隔分布的若干导风散热筋片

[0011]优选地,所述电机上端盖的贯穿安装孔内贯穿插装有若干密封螺栓,通过所述密封螺栓在位于电机上端盖的外侧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扇叶;所述密封螺栓包括一体连接的端部法兰和轴向螺纹段;其中,所述端部法兰和轴向螺纹段之间依次设有螺栓铆压段和螺栓密封段,所述螺栓铆压段过盈铆压在所述电机上端盖的贯穿安装孔内,所述螺栓密封段上固定套接防水密封圈,当扇叶与轴向螺纹段进行安装并用螺母锁紧后,产生的锁紧力使得所述防水密封圈固定压紧电机上端盖与螺栓铆压段之间的安装间隙

[0012]优选地,所述螺栓铆压段上设有滚花面;所述螺栓密封段为光滑面且其外径与所述贯穿安装孔的内径相等,用于向所述螺栓铆压段与贯穿安装孔进行过盈铆压时提供垂直导向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盆状拉伸件采用厚度范围为3‑
8mm
的铁板或钢板一体拉伸成型;其中,所述盆底的内侧面上固定设有若干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加强筋;各加强筋和盆底分别设有用于插装密封螺栓的贯穿安装孔

[0014]优选地,位于所述电机上端盖上方的电机轴外周固定卡接有止转防坠拉环体,其中,
[0015]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设有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平衡钢丝孔,在各所述平衡钢丝孔内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状地贯穿平衡钢丝,通过平衡钢丝固定安装在悬挂安装面上;
[0016]且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设有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电机防坠孔,在各所述电机防坠孔内相对于水平面呈垂直状地贯穿防坠钢丝,通过防坠钢丝固定安装在悬挂安装面上

[0017]优选地,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在周向上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凸耳单元,各凸耳单元相对于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的平面呈向上倾斜状,各凸耳单元设有所述平衡钢丝孔

[0018]优选地,所述电机上端盖和电机下端盖与电机轴之间分别安装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

下轴承座与电机轴之间分别设有上轴承和下轴承,且上轴承座的的上端口与电机轴之间设有油封;其中,所述防尘罩位于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的下方且套设在所述上轴承座的外周,使得所述防尘罩与所述上轴承座之间形成沿所述上轴承座的上端口向下轴向延伸的环形防尘间隙

[0019]优选地,所述电机轴的内部设有电机轴穿线通道,且所述防尘罩设有与电机轴穿线通道连通的穿线防护孔,该穿线防护孔一体延伸至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且与所述止转防坠拉环体的拉环穿线防护孔对应卡接嵌合,形成电机线束的出线路径;同时所述电机轴设有用于向电机轴穿线通道进行注胶密封的密封注胶孔

[0020]优选地,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粘贴有至少2个呈轴向间隔分布的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包括粘贴在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且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永磁体单元,且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极性不相同

[0021]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一体加工成型得到盆状拉伸件,将盆状拉伸件的盆壁作为转子轭部,且其盆底作为电机端盖
(
具体作为电机上端盖
)
,避免单独加工电机的上端盖,且避免采用通过上端盖与电机转子进行紧固安装的结构,消除了因紧固件松动掉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其次将定子组件设置在由永磁转子组件与电机轴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然后在电机上端盖上安装防水透气阀,通过防水透气阀使得密封空间与外部选择性连通,当电机内部发热后,电机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环境压力时,通过防水透气阀卸掉电机的内部空气压力,当电机冷却后,电机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压力一致时,通过防水透气阀向电机内部吸入外部冷空气

过滤掉空气中的水份,以此来控制及减小电机内部的液化效应,从而得以保障电机内部的防腐等级及绝缘等级;本申请还向密封空间内注入绝缘导热液,在永磁转子组件的高速旋转作用下进行离心循环流动,将定子组件
(
主要是线圈绕组
)
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电机下端盖导出实现快速散热效果,在实际工作时,吸收线圈绕组热量的绝缘导热液因重力作用自然与电机下端盖的内壁呈最大面积接触,进而以最快速度将热量传输给电机下端盖,通过电机下端盖的外端将热量散到外部环境;提高了工业吊扇永磁电机的散热性能

安全防护和密封防护等级,且降低了工业吊扇永磁电机的安装重量和结构成本

[0022]本申请进一步优选地在盆底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若干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加强筋,加强筋作为工业吊扇永磁电机整体的输出点,确保扇叶在机壳上的安装强度;在进行安装应用时,通过在各加强筋和盆底分别设置用于插装扇叶紧固件的贯穿安装孔,通过扇叶紧固件在位于盆底外侧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扇叶
(
扇叶的数量与加强筋的数量一一对应
)
,实现了机壳的轻量化且降低了成本,同时实现对扇叶的可靠安装效果

[0023]本申请进一步优选地提出由卡接在电机轴外周的止转防坠拉环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包括与电机轴固装为一体的定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外周的永磁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转子组件包括通过一体加工成型的盆状拉伸件,所述盆状拉伸件的盆壁作为转子轭部,且其盆底作为电机上端盖,所述盆状拉伸件的下端与电机下端盖固定密封安装连接;所述电机上端盖和电机下端盖分别可相对转动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使得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永磁转子组件与电机轴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且所述电机上端盖上安装有防水透气阀,通过所述防水透气阀使得密封空间与外部选择性连通;在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绝缘导热液,所述绝缘导热液在永磁转子组件的高速旋转作用下进行离心循环流动,将所述定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电机下端盖导出实现快速散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下端盖的底部设有呈圆周间隔分布的若干导风散热筋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端盖的贯穿安装孔内贯穿插装有若干密封螺栓,通过所述密封螺栓在位于电机上端盖的外侧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扇叶;所述密封螺栓包括一体连接的端部法兰和轴向螺纹段;其中,所述端部法兰和轴向螺纹段之间依次设有螺栓铆压段和螺栓密封段,所述螺栓铆压段过盈铆压在所述电机上端盖的贯穿安装孔内,所述螺栓密封段上固定套接防水密封圈,当扇叶与轴向螺纹段进行安装并用螺母锁紧后,产生的锁紧力使得所述防水密封圈固定压紧电机上端盖与螺栓铆压段之间的安装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铆压段上设有滚花面;所述螺栓密封段为光滑面且其外径与所述贯穿安装孔的内径相等,用于向所述螺栓铆压段与贯穿安装孔进行过盈铆压时提供垂直导向效果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工业吊扇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盆状拉伸件采用厚度范围为3‑
8mm
的铁板或钢板一体拉伸成型;其中,所述盆底的内侧面上固定设有若干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加强筋;各加强筋和盆底分别设有用于插装密封螺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沂南县新靖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