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54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转子轭部,转子轭部的内壁面粘贴有至少2个呈轴向间隔分布的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包括粘贴在转子轭部的内壁面且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永磁体单元,且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极性不相同;本技术确保永磁体稳定可靠地粘贴在转子轭部上,结构简单,易于简单,节约了永磁体的材料成本,还同时提升了其应用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外转子永磁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


技术介绍

1、永磁体作为外转子永磁电机的主要结构之一,永磁体通过各种固定方式粘贴在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子上。由于永磁体的粘贴强度受高温影响大,具体表现为:永磁体受高温影响会导致退磁,退磁后对电机性能衰减影响较大。由于作为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外转子永磁电机(尤其是大功率永磁电机)对电机性能和温升控制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外转子永磁电机的永磁体性能表现也是决定其电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2、对于现有外转子永磁电机的永磁体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固定方式:

3、第一种是采用永磁体在转子内周壁上满贴排列(具体是指整个转子内周壁全部采用永磁体呈环形状贴满,相邻永磁体的s极与n极紧密的吸附靠在一起),然而该方式存在s极与n极两片永磁体的相吸处会出现漏磁现象,进而导致电机的反电势谐波过大,最终导致电机的磁共振偏大而引起故障率增高。

4、第二种是采用在转子内周壁上设计并加工等份呈偶数的隔条,将永磁体镶嵌至两隔条内,也可称为间贴式永磁体,但由于隔条之间的等份距离和永磁体宽度尺寸的一致性和精度难以批量把控,基于拱桥作用(也就是指:当相邻的两片永磁体不能紧密的顶靠在一起,其之间产生的径向力很容易把永磁体顶出来),导致经常会出现永磁体脱落现象。

5、第三种为:大部分对于两片或多片轴向拼接的永磁体均采用两边同性的永磁体紧密靠在一起,这使得两片同性永磁体始终具有相斥推力,时间一长或电机处于高温状态下时,粘贴永磁体的胶水粘贴强度变弱后,很容易造成粘贴固定好的永磁体产生松动,进而发生永磁体脱落的问题。

6、因此,申请人希望寻求技术方案对以上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确保永磁体稳定可靠地粘贴在转子轭部上,结构简单,易于简单,节约了永磁体的材料成本,还同时提升了其应用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工作性能。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转子轭部,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粘贴有至少2个呈轴向间隔分布的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包括粘贴在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且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永磁体单元,且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极性不相同。

4、优选地,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的永磁体单元在轴向上呈平齐设置;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的永磁体单元与其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对应位置的永磁体单元的极性相同。

5、优选地,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间距至少占单个永磁体单元宽度的8%,优选为10-35%。

6、优选地,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距不低于0.8mm,优选为1-3.5mmm。

7、优选地,所述周向永磁体组合环的数量为2-5个。

8、优选地,全部永磁体单元的材质和尺寸均相同,且每两个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距相等。

9、优选地,对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之间的周向间隙内填充加固材料,用于实现对永磁体在所述转子轭部上的粘贴加固效果;和/或在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轴向间隙内填充加固材料,用于实现对永磁体在所述转子轭部上的粘贴加固效果。

10、优选地,在所述转子轭部与所述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加固材料,用于实现对永磁体在所述转子轭部上的粘贴加固效果。

11、优选地,所述永磁体单元采用稀土永磁体。

12、优选地,所述转子轭部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用于安装端盖的安装孔。

13、本技术通过在转子轭部的内表面粘贴分别呈周向间隔分布、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永磁体单元,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多段式表贴永磁体结构,避免了传统采用永磁体满贴排列粘贴方式所存在的成本高、对工件尺寸要求高且自动化难度高的难题,而且不会存在由于存在漏磁现象而导致的电机反电势谐波高(磁噪音大)问题;也不会存在间贴式永磁体结构中对隔条及永磁体尺寸精度要求过高的苛刻工艺需求,而且可以确保永磁体单元稳定可靠地粘贴在转子轭部的内壁面上;此外,由于在相同矫顽力及同等体积的永磁体条件下,永磁体的高温退磁率与其受热面积成反比,而本申请采用多段式表贴永磁体结构相对于传统采用的永磁体满贴方式,其单个永磁体单元受热面积明显减小,进而使得多段式表贴永磁体结构的耐高温退磁率相应降低,有力提升了本申请多段式表贴永磁体结构的耐温等级性能;而且在采用同等体积及同等永磁体材料的条件下,相对于永磁体的紧密粘贴方式,本申请所提供的多段式表贴永磁体结构具有更加优异的表磁及总渗磁性能表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转子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粘贴有至少2个呈轴向间隔分布的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包括粘贴在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且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永磁体单元,且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极性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的永磁体单元在轴向上呈平齐设置;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的永磁体单元与其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对应位置的永磁体单元的极性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间距至少占单个永磁体单元宽度的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间距至少占单个永磁体单元宽度的1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距不低于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距为1-3.5m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永磁体组合环的数量为2-5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全部永磁体单元的材质和尺寸均相同,且每两个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距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之间的周向间隙内填充加固材料,用于实现对永磁体在所述转子轭部上的粘贴加固效果;和/或在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轴向间隙内填充加固材料,用于实现对永磁体在所述转子轭部上的粘贴加固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轭部与所述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加固材料,用于实现对永磁体在所述转子轭部上的粘贴加固效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单元采用稀土永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轭部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用于安装端盖的安装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转子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粘贴有至少2个呈轴向间隔分布的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包括粘贴在所述转子轭部的内壁面且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永磁体单元,且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极性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的永磁体单元在轴向上呈平齐设置;其中,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的永磁体单元与其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对应位置的永磁体单元的极性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间距至少占单个永磁体单元宽度的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中,相邻永磁体单元的间距至少占单个永磁体单元宽度的1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周向永磁体组合环之间的间距不低于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表贴式永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沂南县新靖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