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制动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37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控制动助力器,包括: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控制动助力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控制动助力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为制动助力器提供真空源,以及辅助驾驶的高速发展和要求,新能源汽车大量采用电动助力器进行制动助力

目前市面上的线控制动助力器基本分为集成式和独立式的助力器

[0003]目前市面上的独立式线控制动助力器结构形式一般采用干式即纯弹簧踏板感模拟器,其搭配齿轮齿条或螺杆螺套,干式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由于缺少滞后感,使得乘客体验不佳,市场反馈也不好

而齿轮齿条抑或螺杆螺套的传动形式,在电机输出到推动主缸的过程中都必须历经两组传动副,传动效率不高,且浪费电机性能

[0004]在结构布置上,现有的独立式线控制动助力器往往存在轴向尺寸相对较大的情况,由于目前独立式线控制动助力器在整车应用上是代替传统真空助力器,因此,整车布置上所占用空间要求小于等于真空助力器的占用空间为佳,虽然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独立式线控制动助力器在径向空间上相对真空助力器较小,但轴向的尺寸增加极大地限制了能够适配的车型,限制其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线控制动助力器,能够提供较好的踏板感,且线控制动助力器的传动效率高,使得车辆的制动更加灵活,另外,线控制动助力器占用的空间小,能够节省车辆的安装空间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控制动助力器,包括:壳体

驱动模块和制动模块;壳体具有第一安装空间;驱动模块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内,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组件和第一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子;第一传动组件安装在安装空腔内,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螺母和丝杆,螺母同轴内设在转子内,且螺母与转子相连接,丝杆与螺母适配,以使丝杆沿其轴向活动;制动模块安装在壳体外,且与丝杆传动连接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控制动助力器,通过使转子

螺母和丝杆三者同轴设置,能够有效提高传动效率,减少驱动力的损耗,提高刹车灵活性,同时,同轴的设计使得结构整体集成度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000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控制动助力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控制动助力器还包括:制动模拟模块,所述制动模拟模块包括制动踏板;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制动踏板的制动信息,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制动信息制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模拟模块还包括: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壳体限定出第一液压腔;第一活塞,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液压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活塞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适于由所述第
一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传动连接;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活塞缸之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杆具有沿其轴向贯穿所述丝杆的中空通道,所述活塞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中空通道内,所述活塞缸的底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制动模拟模块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外套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的下端由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活塞缸外;连接推杆,所述连接推杆的上端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制动模块间隔开预定距离,其中,当所述连接推杆与所述制动模块抵接时适于驱动所述制动模块制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控制动助力器还包括:储油箱

油管和安装在所述油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油管连通在所述储油箱和所述第一液压腔之间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的轴线和所述连接推杆的轴线均与所述丝杆的轴线重合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制动模块适于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制动模块包括丝杆推板,所述丝杆和所述连接推杆均适于上下活动推动所述丝杆推板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安装空间和液压流道,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用于将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二液压腔和支撑腔,所述液压流道连通在所述第二液压腔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之间;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支撑腔的底壁固定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本体和连接于所述壳本体一侧的壳板,其中,所述壳本体内具有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壳板固定连接,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通道内设置有沿所述丝杆轴向延伸的导向凹槽,所述活塞缸的外侧壁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凹槽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以限制所述丝杆转动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控制动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图
1A

A
线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根据图2中
B
区域的放大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控制动助力器的活塞缸与丝杆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根据图4中
C
区域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
线控制动助力器;
[0026]1、
壳体;
11、
第二安装空间;
12、
液压流道;
13、
第一壳体;
14、
第二壳体;
[0027]2、
驱动模块;
21、
驱动组件;
22、
第一传动组件;
211、
转子;
212、
空心杯;
221、
螺母;
222、
丝杆;
2221、
导向凹槽;
[0028]3、
制动模块;
31、
丝杆推板;
[0029]4、
制动模拟模块;
41、
活塞缸;
42、
第一活塞;
43、
推杆;
44、
第一弹性件;
45、
传动杆;
46、
连接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线控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1)
,所述壳体
(1)
具有第一安装空间;驱动模块
(2)
,所述驱动模块
(2)
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模块
(2)
包括驱动组件
(21)
和第一传动组件
(22)
,所述驱动组件
(21)
包括转子
(211)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
(22)
安装在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第一传动组件
(22)
包括螺母
(221)
和丝杆
(222)
,所述螺母
(221)
同轴内设在所述转子
(211)
内,且所述螺母
(221)
与所述转子
(211)
相连接,所述丝杆
(222)
与所述螺母
(221)
适配,以使所述丝杆
(222)
沿其轴向活动;制动模块
(3)
,所述制动模块
(3)
安装在所述壳体
(1)
外,且与所述丝杆
(222)
传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制动助力器还包括:制动模拟模块
(4)
,所述制动模拟模块
(4)
包括制动踏板;信号采集模块
(10)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
(10)
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制动踏板的制动信息,所述驱动模块
(2)
根据所述制动信息制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拟模块
(4)
还包括:活塞缸
(41)
,所述活塞缸
(41)
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壳体
(1)
限定出第一液压腔
(411)
;第一活塞
(42)
,所述壳体
(1)
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液压腔
(411)
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活塞
(42)
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适于由所述第一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第一液压腔
(411)
内;推杆
(43)
,所述推杆
(43)
的一端与制动踏板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
(42)
传动连接;第一弹性件
(44)
,所述第一弹性件
(44)
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
(42)
和所述活塞缸
(41)
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控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
(222)
具有沿其轴向贯穿所述丝杆
(222)
的中空通道,所述活塞缸
(41)
的缸体安装在所述中空通道内,所述活塞缸
(41)
的底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制动模拟模块
(4)
还包括:传动杆
(45)
,所述传动杆
(45)
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
(42)
的下端,所述第一弹性件
(44)
为弹簧,所述弹簧外套在所述传动杆
(45)
上,所述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忠徐兆鹏许庆越杨紫微杨涛董苗静李晓龙乔君辉李立晓许烨杨现坡贲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菲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