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可倒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13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可倒后视镜,包含固定单元、接头单元、后视镜体及驱动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栓、动作环及限位肩面,所述接头单元能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单元上,并包括第一容室、第二容室及抵接面,所述动作环容设于所述第二容室中,所述抵接面与所述限位肩面配合能使所述接头单元沿轴线限位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后视镜体安装于所述接头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所述第一容室中,并具有固接于所述动作环的出力轴,启动所述驱动单元能使所述驱动单元连动所述接头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转动。借此,能使所述后视镜体达到电动收折或展开目的。收折或展开目的。收折或展开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可倒后视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可倒后视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可倒后视镜(中国台湾证书号TWM430415号案),包含一个限位转轴、一个能转动的套设在该限位转轴上的转接座、一个安装于该转接座的后视镜体、一个能使该转接座定位在该限位转轴上的固定件及一个弹性单元。该限位转轴具有一个端面及多个环设于该端面的卡制部,该转接座具有一个抵接面及多个环设在该抵接面的嵌卡部,所述嵌卡部与所述卡制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该弹性单元的弹力恒使所述嵌卡部保持朝所述卡制部嵌卡的趋势。
[0003]利用所述嵌卡部与所述卡制部互相嵌卡以及该弹性单元的设置,促使该后视镜体能转动收合且转动后达到定位目的。
[0004]申请人觉得操作该转接座的方式可以更为精进,终于有本技术的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电动收折或展开的电动可倒后视镜。
[0006]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包含固定单元、接头单元、后视镜体及驱动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沿轴线延伸的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螺栓的动作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动作环其中之一的限位肩面,所述接头单元能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接头单元包括第一容室、沿所述轴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室一侧的第二容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室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限位肩面的抵接面,所述动作环容设于所述第二容室中,所述抵接面与所述限位肩面配合能使所述接头单元沿所述轴线限位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后视镜体安装于所述接头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所述第一容室中,并具有固接于所述动作环的出力轴,启动所述驱动单元能使所述驱动单元连动所述接头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转动。
[0007]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固定单元的动作环具有外环面,以及多个凸设于所述外环面的凸肋,所述凸肋围绕所述轴线呈间隔设置,所述接头单元的第二容室由内周面界定而成,所述接头单元还包括多个由所述内周面朝所述第二容室凸出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围绕所述轴线呈间隔设置,每两个限位挡块与一个凸肋配合能使所述接头单元产生转动角度限制。
[0008]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固定单元的动作环呈阶级柱状,并还具有大径段,以及沿所述轴线连接于所述大径段一侧的小径段,所述外环面设置于所述大径段,所述限位肩面位于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衔接处,所述接头单元还包括接头本体,以及沿所述轴线固接于所述接头本体一侧的底盖,所述第一容室与所述第二容室设置于所述接头本体,所述抵接面设置于所述底盖,所述底盖还具有相反于所述抵接面的底面、连通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底面且供所述小径段穿设的圆孔。
[0009]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接头单元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接头本体且能延伸至所述底盖的接头盖,所述接头本体、所述底盖与所述接头盖之间产生能连通所述第一容室的导线信道。
[0010]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接头单元的接头本体具有相反于所述第一容室的外壁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壁面的内凹槽,所述底盖具有连通所述内凹槽的下穿孔,所述接头盖具有相对于所述内凹槽的外凹槽,所述内凹槽、所述下穿孔与所述外凹槽共同产生所述导线信道。
[0011]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接头单元的接头盖具有固定于所述接头本体且能封闭所述第一容室的顶封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封板的侧封板,所述外凹槽设置于所述侧封板。
[0012]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固定单元的动作环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大径段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轴线设置,且所述连接孔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形状呈非圆形,所述驱动单元的出力轴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形状对应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出力轴与所述连接孔呈不能转动的连接。
[0013]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所述固定单元的固定螺栓具有右螺纹段、沿所述轴线设置于所述右螺纹段一侧的左螺纹段,以及设置于所述右螺纹段与所述左螺纹段之间的操作段,所述动作环具有螺锁于所述左螺纹段的螺纹孔,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螺锁于所述右螺纹段的螺帽件。
[0014]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利用整体的配置,当启动所述驱动单元时,能使所述驱动单元连动所述接头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转动,能使所述后视镜体达到电动收折或展开目的,操作相当容易。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电动可倒后视镜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16]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是该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是该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0019]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
Ⅴ‑Ⅴ
所取的剖视图;
[0020]图6是沿图4中的直线
Ⅵ‑Ⅵ
所取的剖视图;及
[0021]图7是该实施例的操作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电动可倒后视镜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10、一个接头单元20、一个后视镜体30及一个驱动单元40。
[0024]该固定单元10包括一个沿一条轴线L延伸的固定螺栓11、一个螺锁于该固定螺栓11的螺帽件12,以及一个固定于该固定螺栓11的动作环13。该固定螺栓11具有一个右螺纹段111、一个沿该轴线L设置于该右螺纹段111一侧的左螺纹段112,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右螺纹段111与该左螺纹段112之间的操作段113。该螺帽件12螺锁于该右螺纹段111。该动作环
13呈阶级柱状,并具有一个大径段131、一个沿该轴线L连接于该大径段131一侧的小径段132、一个设置于该大径段131与该小径段132衔接处的限位肩面133、一个设置于该大径段131的连接孔134,以及一个由该小径段132朝该大径段131延伸且螺锁于该左螺纹段112的螺纹孔135。该大径段131具有一个外环面136,以及多个凸设于该外环面136的凸肋137,所述凸肋137围绕该轴线L呈等间隔设置。该连接孔134沿该轴线L设置,且该连接孔134垂直于该轴线L的形状呈非圆形。
[0025]配合参考图3、图4及图5,该接头单元20能转动的套设在该固定单元10上,该接头单元20包括一个接头本体21、一个沿该轴线L固接于该接头本体21一侧的底盖22,以及一个固定于该接头本体21且能延伸至该底盖22的接头盖23。
[0026]该接头本体21具有一个顶端面211、一个沿该轴线L相反于该顶端面211的底端面212、一个由该顶端面211凹设的第一容室213、一个沿该轴线L设置于该第一容室213下方且由该底端面212凹设的第二容室214、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容室213与该第二容室214之间的连通孔215、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容室213的外壁面216、一个自该外壁面216延伸而出的接管217,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外壁面216的定位座218,该定位座218具有一个连通至该第一容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可倒后视镜,包含固定单元、接头单元、后视镜体及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沿轴线延伸的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螺栓的动作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动作环其中之一的限位肩面;所述接头单元能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接头单元包括第一容室、沿所述轴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室一侧的第二容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室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限位肩面的抵接面,所述动作环容设于所述第二容室中,所述抵接面与所述限位肩面配合能使所述接头单元沿所述轴线限位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后视镜体安装于所述接头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所述第一容室中,并具有固接于所述动作环的出力轴,启动所述驱动单元能使所述驱动单元连动所述接头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动作环具有外环面,以及多个凸设于所述外环面的凸肋,所述凸肋围绕所述轴线呈间隔设置,所述接头单元的第二容室由内周面界定而成,所述接头单元还包括多个由所述内周面朝所述第二容室凸出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围绕所述轴线呈间隔设置,每两个限位挡块与一个凸肋配合能使所述接头单元产生转动角度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可倒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动作环呈阶级柱状,并还具有大径段,以及沿所述轴线连接于所述大径段一侧的小径段,所述外环面设置于所述大径段,所述限位肩面位于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衔接处,所述接头单元还包括接头本体,以及沿所述轴线固接于所述接头本体一侧的底盖,所述第一容室与所述第二容室设置于所述接头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佑宸谢秋如
申请(专利权)人:健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