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157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上方设有导热壳,导热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丝,散热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热机构,若干个导热机构均包括导热固定壳和刚性弹簧,导热固定壳内壁的底端与刚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刚性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导热固定壳滑动连接的导热金属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通过设置导热壳和加热丝,在寒冷的环境下,加热丝通电发热,导热壳将热量反向传递至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上,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预热,保证电池正常进行充电和启动,导热机构和散热板对运行中的电池进行热传递散热,提高散热系统整体的实用性。提高散热系统整体的实用性。提高散热系统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系统
,具体为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要耐高温、防水、抗冻,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是以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产生热量大,而且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就会导致电池的温度上升,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中用于散热的装置,通过对动力电池冷却,以改善其运行效率。
[0003]但是,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0004]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只考虑新能源汽车驾驶时的电池散热问题,没有考虑到冬天或低温环境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困难的情况,降低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只考虑新能源汽车驾驶时的电池散热问题,没有考虑到冬天或低温环境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困难的情况,降低其实用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方设有导热壳,所述导热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丝,所述散热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热机构,若干个所述导热机构均包括导热固定壳和刚性弹簧,所述导热固定壳内壁的底端与刚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刚性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导热固定壳滑动连接的导热金属板,所述散热板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冷凝剂注入管,所述散热板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冷凝剂排出管,所述散热板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两个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机构,散热系统安装人员打开冷凝剂注入管上的阀门,将冷凝剂注入散热板内,散热板自身的温度低,对导热机构传递的热量进行热传递散热,当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加热丝通电后启动,加热丝通电后产生高温,高温通过导热壳传递至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上,对电池进行预热,保证在寒冷的天气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正常充电和启动。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储气壳、进气单向接头和排气单向接头,所述储气壳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单向接头的一端和排气单向接头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气单向接头与排气单向接头之间固定连通有降温管道,所述储气壳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的进气口和冷却风机的出气口均固定连通有延伸至储气壳内部的连通管道,冷却风机通电后启动,冷却风机通过连通管道抽取气体,经过冷却风机降温后反向输送至储气壳内,储气壳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单向接头输送至降温管道,降温管道自身的温度低于冷凝剂注入管和冷
凝剂排出管,对管道内的冷凝剂进行降温冷却,而后降温管道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单向接头回流至储气壳内。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冷却风机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散热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散热槽与两个冷却风机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热翅片,其中一个所述降温管道的中部与冷凝剂注入管的表面缠绕连接,另一个所述降温管道的中部与冷凝剂排出管的表面缠绕连接,两个所述储气壳的一端均与散热板正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散热板内的低温通过导热翅片传递至冷却风机上对冷却风机进行散热降温。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两个所述安装机构均包括固定板和吸盘,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吸盘,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与散热板固定连接,散热系统安装人员使用手部转动螺纹柱,螺纹柱表面的螺纹与固定板内壁的螺纹相互匹配,所以螺纹柱相对于固定板旋转升降,所以螺纹柱从吸盘的顶部向下推动,吸盘具有吸附性,散热系统安装人员通过吸盘将散热系统吸附在新能源汽车内部。
[0010]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导热固定壳的底端均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导热机构通过导热固定壳安装在散热板上,运行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壳将热量传递至导热金属板上,导热金属板将热量通过导热固定壳从传递至散热板上,导热金属板、导热壳和导热固定壳均由铜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导热金属板的顶端均与导热壳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热机构通过导热金属板安装在导热壳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设置导热壳和加热丝,在寒冷的环境下,加热丝通电发热,导热壳将热量反向传递至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上,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预热,保证电池正常进行充电和启动,导热机构和散热板对运行中的电池进行热传递散热,提高散热系统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导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导热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辅助机构的侧视图。
[0019]图中:1、散热板;2、安装机构;21、固定板;22、吸盘;23、螺纹柱;3、散热槽;4、辅助机构;41、冷却风机;42、储气壳;43、进气单向接头;44、降温管道;45、排气单向接头;46、连通管道;5、冷凝剂注入管;6、导热翅片;7、冷凝剂排出管;8、导热机构;81、导热固定壳;82、导热金属板;83、刚性弹簧;9、导热壳;10、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包括散热
板1,散热板1的上方设有导热壳9,导热壳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丝10,散热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热机构8,若干个导热机构8均包括导热固定壳81和刚性弹簧83,导热固定壳81内壁的底端与刚性弹簧83的底端固定连接,刚性弹簧8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导热固定壳81滑动连接的导热金属板82,散热板1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冷凝剂注入管5,散热板1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冷凝剂排出管7,散热板1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3,两个散热槽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机构4,散热系统安装人员打开冷凝剂注入管5上的阀门,将冷凝剂注入散热板1内,散热板1自身的温度低,对导热机构8传递的热量进行热传递散热,当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加热丝10通电后启动,加热丝10通电后产生高温,高温通过导热壳9传递至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上,对电池进行预热,保证在寒冷的天气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正常充电和启动。
[0022]辅助机构4包括储气壳42、进气单向接头43和排气单向接头45,储气壳42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单向接头43的一端和排气单向接头45的一端固定连通,进气单向接头43与排气单向接头45之间固定连通有降温管道44,储气壳42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机41,冷却风机41的进气口和冷却风机41的出气口均固定连通有延伸至储气壳42内部的连通管道46,冷却风机41通电后启动,冷却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的上方设有导热壳(9),所述导热壳(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丝(10),所述散热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热机构(8),若干个所述导热机构(8)均包括导热固定壳(81)和刚性弹簧(83),所述导热固定壳(81)内壁的底端与刚性弹簧(8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刚性弹簧(8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导热固定壳(81)滑动连接的导热金属板(82),所述散热板(1)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冷凝剂注入管(5),所述散热板(1)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冷凝剂排出管(7),所述散热板(1)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3),两个所述散热槽(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储气壳(42)、进气单向接头(43)和排气单向接头(45),所述储气壳(42)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单向接头(43)的一端和排气单向接头(45)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气单向接头(43)与排气单向接头(45)之间固定连通有降温管道(44),所述储气壳(42)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机(41),所述冷却风机(41)的进气口和冷却风机(41)的出气口均固定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诚许海童肖尊军郭勇向摇匡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