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157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定模板,连接有定模模仁,并在定模模仁上设置有定模分型面;动模板,连接有动模模仁,并在动模模仁上设置有动模分型面,其中,在动模分型面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和支撑部,且在支撑部上设置有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高度差的支撑平面,当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合模后,定模分型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平面,导致动模分型面与定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能够将动模型腔与定模型腔拼接形成的产品成型型腔内的气体全部排出,保证成型后的产品内部不会产生困气而造成飞边现象,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涉及一种排气系统,特别是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模具设计加工制造对一个塑胶产品的品质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七分模具,三分工艺”。模具设计决定产品品质,而排气系统在模具的五大系统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光学模具设计中,排气系统的设计对产品性能,工艺窗口都十分重要。传统的模具排气设计为一级主排气(直接PL线间隔引出),二级排气(产品外轮廓周边),部分存在三级排气。
[0003]但是,针对传统的模具排气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0004]其一,对于光学大曲率产品而言,排气系统按照产品形状设计溢边值容易出现飞边现象;
[0005]其二,传统的排气系统需要间隔布局,造成模具内部的气体无法全部排出,从而增加注塑填充时的压力、速度,进而导致成型后产品的内应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全部排出模具内部区域内气体的排气系统。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包括:
[0008]定模板,且在定模板上连接有定模模仁,并在定模模仁上设置有定模分型面,其中,在定模分型面上设置有定模型腔;
[0009]动模板,且在动模板上连接有动模模仁,并在动模模仁上设置有动模分型面,其中,在动模分型面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和支撑部,且在支撑部上设置有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高度差的支撑平面,当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合模时,动模分型面向定模分型面向靠近,且定模分型面抵靠于支撑平面上,使得定模分型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动模型腔与定模型腔拼接形成产品成型型腔。
[0010]在上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中,在动模分型面上沿动模型腔的轮廓间隔设置有第一排气槽,且相邻两个第一排气槽之间通过第二排气槽相连通,其中,当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合模后,定模分型面抵靠于支撑平面上,使得定模分型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而通过该间隙间接加深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沿产品出模方向上的深度。
[0011]在上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中,第一排气槽的深度为0.03mm,宽度为0.06mm,第二排气槽的深度为0.06mm,其中,当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合模后,定模分型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为0.03mm。
[0012]在上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中,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块,且多个支撑块沿动模模腔的轮廓布局,其中,每个支撑块上设置有承载平面,且多个承载平面拼接形成所述支撑平面。
[0013]在上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中,支撑块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支撑块在动模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为100cm2,其中,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合模时所需的锁模力为180T。
[0014]在上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中,支撑块可沿产品的脱模方向上下移动,且支撑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动模模仁上,其中,通过转动紧固件,改变支撑块上承载平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的高度差。
[0015]在上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中,支撑块内嵌于动模模仁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通过在动模分型面上设置具有支撑平面的支撑部,使得动模模仁和定模模仁在合模时,由于支撑平面的存在,导致动模分型面与定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而由于该间隙的存在,能够将动模型腔与定模型腔拼接形成的产品成型型腔内的气体全部排出,保证成型后的产品内部不会产生困气而造成飞边现象,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0018](2)、设置多个支撑块,由多个支撑块上的承载平面拼接形成支撑平面,使得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合模后,动模分型面与定模分型面之间各个部位上的间隙均等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排气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的剖视图一。
[0020]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动模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的剖视图二。
[0022]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中,100、定模板;200、定模模仁;210、定模分型面;220、定模型腔;300、动模板;400、动模模仁;410、动模分型面;420、动模型腔;430、第一排气槽;440、第二排气槽;450、间隙;460、支撑块;461、承载平面;462、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包括:
[0027]定模板100,且在定模板100上连接有定模模仁200,并在定模模仁200上设置有定模分型面210,其中,在定模分型面210上设置有定模型腔220;
[0028]动模板300,且在动模板300上连接有动模模仁400,并在动模模仁400上设置有动模分型面410,其中,在动模分型面410上设置有动模型腔420和支撑部,且在支撑部上设置有与动模分型面410之间形成高度差的支撑平面,当动模模仁400与定模模仁200合模时,动模分型面410向定模分型面210向靠近,且定模分型面210抵靠于支撑平面上,使得定模分型
面210与动模分型面410之间形成间隙450,动模型腔420与定模型腔220拼接形成产品成型型腔。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通过在动模分型面410上设置具有支撑平面的支撑部,使得动模模仁400和定模模仁200在合模时,由于支撑平面的存在,导致动模分型面410与定模分型面210之间形成间隙450,而由于该间隙450的存在,能够将动模型腔420与定模型腔220拼接形成的产品成型型腔内的气体全部排出,保证成型后的产品内部不会产生困气而造成飞边现象,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0030]值得一提的是,在动模分型面410上沿动模型腔420的轮廓间隔设置有第一排气槽430,且相邻两个第一排气槽430之间通过第二排气槽440相连通,其中,当动模模仁400与定模模仁200在合模后,定模分型面210抵靠于支撑平面上,使得定模分型面210与动模分型面410之间形成间隙450,而通过该间隙450间接加深第一排气槽430、第二排气槽440沿产品出模方向上的深度。
[0031]优选地,第一排气槽430的深度为0.03mm,宽度为0.06mm,第二排气槽440的深度为0.06mm,其中,当动模模仁400与定模模仁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且在定模板上连接有定模模仁,并在定模模仁上设置有定模分型面,其中,在定模分型面上设置有定模型腔;动模板,且在动模板上连接有动模模仁,并在动模模仁上设置有动模分型面,其中,在动模分型面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和支撑部,且在支撑部上设置有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高度差的支撑平面,当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合模时,动模分型面向定模分型面向靠近,且定模分型面抵靠于支撑平面上,使得定模分型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动模型腔与定模型腔拼接形成产品成型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动模分型面上沿动模型腔的轮廓间隔设置有第一排气槽,且相邻两个第一排气槽之间通过第二排气槽相连通,其中,当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合模后,定模分型面抵靠于支撑平面上,使得定模分型面与动模分型面之间形成间隙,而通过该间隙间接加深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沿产品出模方向上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模具的排气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李庆坤陈攀罗丽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