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76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梭织复合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耐磨层会影响面料透气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层和耐磨层,耐磨层由经向的耐磨纱与纬向的结构纱编织而成,耐磨纱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竹节,底层由经向的结构纱与纬向的亲肤纱编织而成,位于表层的结构纱与位于耐磨层的结构纱相互编织,表层的结构纱与耐磨层的结构纱之间的比值为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耐磨纱上设置竹节,使得耐磨层的编织结构内可以由竹节起到支撑作用,进而扩张出一定的孔隙用于透气,进而加强耐磨层的透气性,而耐磨层表面由涤纶纤维制成的透气纱又进一步保证了耐磨纱的耐磨能力。一步保证了耐磨纱的耐磨能力。一步保证了耐磨纱的耐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梭织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梭织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
[0003]现有的梭织面料常被用于衬衫面料,由于衬衫面料经常会与外套产生摩擦,因此现有技术中常用耐磨性强的纱线在面料的表面编织成耐磨层,以提高面料表面的耐磨强度,但是这些纱线的透气性一般较差,并且耐磨层编织较为紧密,因此会对面料的透气性产生影响。
[0004]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梭织复合面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梭织复合面料,包括底层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经向的耐磨纱与纬向的结构纱编织而成,所述耐磨纱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竹节,所述底层由经向的结构纱与纬向的亲肤纱编织而成,位于表层的所述结构纱与位于耐磨层的所述结构纱相互编织,表层的所述结构纱与耐磨层的所述结构纱之间的比值为2:1。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为氨纶单丝,所述外包纱为异形涤纶纤维,所述异形涤纶纤维的截面呈梅花形。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的捻向为ZSS。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的外围设置有透气纱,所述竹节由透气纱缠绕而成。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纱采用C50/T50纱线,所述结构纱的直径小于所述耐磨纱的直径。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纱由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亲肤纱的捻向为Z捻。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在耐磨纱上设置竹节,使得耐磨层的编织结构内可以由竹节起到支撑作用,进而扩张出一定的孔隙用于透气,进而加强耐磨层的透气性,而耐磨层表面由异形涤纶纤维制成的透气纱又进一步保证了耐磨纱的耐磨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底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耐磨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亲肤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底层;11、亲肤纱;2、耐磨层;21、耐磨纱;211、芯纱;212、外包纱;213、透气纱;3、结构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梭织复合面料,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层1和耐磨层2,耐磨层2由经向的耐磨纱21与纬向的结构纱3编织而成,耐磨纱2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竹节,竹节可以使得耐磨层2组织点处的孔隙增大,进而使得耐磨层2的透气性增强,同时竹节也可以对耐磨层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起到延长耐磨层2使用寿命的效果。
[0023]如图4所示,耐磨纱21包括芯纱211以及包覆于芯纱211上的外包纱212,有上述设置可知,耐磨纱21为包覆纱,包覆纱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耐磨强度,有利于加强耐磨纱21的耐磨性能,芯纱211为氨纶单丝,氨纶单丝具有较强的弹性,可以赋予耐磨纱21一定的韧性,使得耐磨纱21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同时使耐磨层2在受到摩擦时,耐磨纱21可以通过形变吸收一定的摩擦力,进而加强耐磨层2的耐磨强度,外包纱212为异形涤纶纤维,异形涤纶纤维的截面呈梅花形,涤纶纤维具有高强的特点,使得耐磨纱21的耐磨强度得到提升,而梅花形的截面使得外包纱212具有一定的透气能力,进而加强耐磨纱21的透气性,使得耐磨层2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0024]如图4所示,耐磨纱21的外围设置有透气纱213,竹节由透气纱213缠绕而成,透气纱213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透气纱213不仅加强了耐磨层2的透气性,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耐磨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率先与外界接触产生摩擦,进而起到加强耐磨纱21耐磨能力的作用。
[0025]如图4所示,耐磨纱21的捻向为ZSS,即芯纱211的捻向为Z捻,外包纱212的捻向为S捻,耐磨纱21整体的捻向为S捻,S捻的纱线具有更高抗拉强度和耐磨强度,用于进一步加强耐磨纱21的耐磨性。
[0026]如图2和图3所示,结构纱3采用C50/T50纱线,该纱线为棉涤混纺纱,同时具有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性能,同时又互相补足了各自的缺陷,因此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透气两种性能,使得结构纱3可以对耐磨层2的结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结构纱3的直径小于耐磨纱21的直径,由于结构纱3的耐磨性会略逊于耐磨纱21,因此该设置可以使得耐磨层2与外界产生摩擦时,由耐磨纱21率先进行接触,进而起到保证面料结构完整性的作用。
[0027]如图3所示,底层1由经向的结构纱3与纬向的亲肤纱11编织而成,亲肤纱11可以提
高面料在穿着时的舒适度,而结构纱3在底层1中的作用与其在耐磨层2中的作用相同,都可以用于加强面层的结构强度,以及对亲肤纱11起到保护作用。
[0028]如图5所示,亲肤纱11由棉纤维加捻而成,棉纤维作为天然纤维具有较强的亲肤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可以保证皮肤表面保持干燥清爽的状态,进而提升面料穿着时的舒适性,亲肤纱11的捻向为Z捻,Z捻的纱线具有柔软蓬松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底层1的亲肤能力。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位于表层的结构纱3与位于耐磨层2的结构纱3相互编织,两个面层的结构纱3相互编织形成接结组织的形式,使得两个面层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保证了面料的结构完整性。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表层的结构纱3与耐磨层2的结构纱3之间的比值为2:1,该设置使得耐磨层2内耐磨纱21的占比较高,有利于保持耐磨纱21处于高耐磨的状态。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梭织复合面料,包括底层(1)和耐磨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2)由经向的耐磨纱(21)与纬向的结构纱(3)编织而成,所述耐磨纱(2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竹节,所述底层(1)由经向的结构纱(3)与纬向的亲肤纱(11)编织而成,位于表层的所述结构纱(3)与位于耐磨层(2)的所述结构纱(3)相互编织,表层的所述结构纱(3)与耐磨层(2)的所述结构纱(3)之间的比值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21)包括芯纱(211)以及包覆于所述芯纱(211)上的外包纱(212),所述芯纱(211)为氨纶单丝,所述外包纱(212)为异形涤纶纤维,所述异形涤纶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道阔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