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印花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52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印花布,涉及面料,旨在解决现有的印花布结构较为紧凑,编织密度较高,因此当印花布制作成服饰穿在操作人员身上,使操作人员感觉透气性不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和表层,表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表层与基布层上穿过若干抗菌纱线,抗菌纱线穿过若干透气孔,抗菌纱线的直径小于透气孔的直径,抗菌纱线穿出基布层形成有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透气孔能够使得面料内和面料外的空气连通从而能够使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凸条是由抗菌纱线形成的,凸条的设置能够使通气孔保持透气顺畅,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和回弹性好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表层的保形性以及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印花布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印花布。

技术介绍

[0002]印花布是用坯布印花纸高温印染加工而成,曾深受人们的喜爱,被作为陪嫁被褥、衣服的必备品。
[0003]印花布大多都是采用梭织的,梭织印花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稳定,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各种剪裁方法。且采用梭织的印花布更适用于各种印染整理方法,一般来说,印花及提花图案比针织物、编结物和毡类织物更为精细,织物花色品种繁多。
[0004]现有的印花布结构较为紧凑,编织密度较高,因此当印花布制作成服饰穿在操作人员身上,使操作人员感觉透气性不足。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印花布。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印花布,包括基布层和表层,所述表层上开设有若干延伸至基布层远离表层一侧的透气孔,所述表层与基布层上穿过有若干用于缝合固定基布层与表层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纱线穿过若干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透气孔,所述抗菌纱线的直径小于透气孔的直径,所述抗菌纱线穿出基布层形成有若干位于相邻两透气孔之间的凸条。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面料制作成服饰穿在身上时,设置透气孔能够使得面料内和面料外的空气连通从而能够使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抗菌纱线的直径小于透气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抗菌纱线既能够抑制位于透气孔内的细菌,又能保证透气孔的透气效果,凸条是由抗菌纱线形成的,凸条与皮肤抵触,能够抑制操作人员皮肤表面的细菌,且凸条抵触皮肤使得透气孔靠近操作人员皮肤的一端与皮肤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隙,从而使得通气孔透气顺畅。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纱,所述纱芯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缠绕纱采用竹纤维加捻而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从而使得抗菌纱线的强度较高不易断裂,以及形变时恢复快,从而保证了基布层与表层的固定强度,竹纤维具有抗菌抑菌、除臭的作用,从而保证抗菌纱线的抗菌作用,且竹纤维回弹性性好,贴身较为舒适,保证了凸条的亲肤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位于透气孔内的部分均横向设置,所述缠绕纱缠绕在纱芯上的螺距大于两倍缠绕纱的直径,所述缠绕纱的直径为纱芯直径的两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缠绕纱缠绕在纱芯上的螺距大于两倍缠绕纱的直径,使得缠绕纱每个绕圈之间都会有较大的空隙,且抗菌纱线位于透气孔内的部分均横向设置,使得空气进入透气孔时,可以通过缠绕纱每个绕圈之间的空隙进入透气孔,进一步保证了透气孔的透气性,且缠绕纱直径较大从而使得透气孔以及透过的空气与缠绕纱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保证了抗菌纱线的抑菌效果。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采用纱线一和纱线二错位编织而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错位编织的方式结构牢固性高,且层次分明,从而保证了表层的强度和质感。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线一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以及回弹性好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表层的保形性以及表层的强度,氨纶纤维具有弹性高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表层的延展性。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层采用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经纱采用亚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纬纱采用大豆纤维加捻而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豆纤维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提高了基布层的舒适度,亚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从而保证了基布层的干爽。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将面料制作成服饰穿在身上时,设置透气孔能够使得面料内和面料外的空气连通从而能够使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抗菌纱线的直径小于透气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抗菌纱线既能够抑制位于透气孔内的细菌,又能保证透气孔的透气效果,凸条是由抗菌纱线形成的,凸条与皮肤抵触,能够抑制操作人员皮肤表面的细菌,且凸条抵触皮肤使得透气孔靠近操作人员皮肤的一端与皮肤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隙,从而使得通气孔透气顺畅。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抗菌纱线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基布层;2、表层;3、透气孔;4、抗菌纱线;5、凸条;6、纱芯;7、缠绕纱;8、纱线一;9、纱线二;10、经纱;11、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一种复合印花布,如图1

2所示,包括基布层1和表层2,表层2上开设有若干延伸至基布层1远离表层2一侧的透气孔3,透气孔3采用激光打孔的工艺形成,表层2与基布层1上穿过有若干用于缝合固定基布层1与表层2的抗菌纱线4,抗菌纱线4穿过若干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透气孔3,抗菌纱线4的直径小于透气孔3的直径,抗菌纱线4穿出基布层1形成有若干位于相邻两透气孔3之间的凸条5,抗菌纱线4包括纱芯6和缠绕纱7,纱芯6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缠绕纱7采用竹纤维加捻而成,抗菌纱线4位于透气孔3内的部分均横向设置,缠绕
纱7缠绕在纱芯6上的螺距大于两倍缠绕纱7的直径,缠绕纱7的直径为纱芯6直径的两倍。
[0027]如图3所示,表层2采用纱线一8和纱线二9错位编织而成,纱线一8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二9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一8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涤纶纤维呈S加捻而成,纱线二9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氨纶纤维呈S加捻而成。
[0028]如图4所示,基布层1采用经纱10和纬纱11经纬编织而成,经纱10采用亚麻纤维加捻而成,纬纱11采用大豆纤维加捻而成,经纱10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亚麻纤维呈S加捻而成,纬纱11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大豆纤维呈S加捻而成。
[0029]工作过程:操作人员将面料制作成服饰穿在身上时,设置透气孔3能够使得面料内和面料外的空气连通从而能够使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抗菌纱线4的直径小于透气孔3的直径从而使得抗菌纱线4既能够抑制位于透气孔3内的细菌,又能保证透气孔3的透气效果,且因缠绕纱7缠绕在纱芯6上的螺距大于两倍缠绕纱7的直径,使得缠绕纱7每个绕圈之间都会有较大的空隙,且抗菌纱线4位于透气孔3内的部分均横向设置,使得空气进入透气孔3时,可以通过缠绕纱7每个绕圈之间的空隙进入透气孔3,进一步保证了透气孔3的透气性,且缠绕纱7直径较大从而使得透气孔3以及透过的空气与缠绕纱7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保证了抗菌纱线4的抑菌效果,抗菌纱线4包括纱芯6和缠绕纱7,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印花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和表层(2),所述表层(2)上开设有若干延伸至基布层(1)远离表层(2)一侧的透气孔(3),所述表层(2)与基布层(1)上穿过有若干用于缝合固定基布层(1)与表层(2)的抗菌纱线(4),所述抗菌纱线(4)穿过若干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透气孔(3),所述抗菌纱线(4)的直径小于透气孔(3)的直径,所述抗菌纱线(4)穿出基布层(1)形成有若干位于相邻两透气孔(3)之间的凸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印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4)包括纱芯(6)和缠绕纱(7),所述纱芯(6)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缠绕纱(7)采用竹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道阔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