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式抽油机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25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梁式抽油机节能装置,包括电动机的三相绕组和与其连接的控制器,在每相所述的绕组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抽头,在每一相绕组的末端与其相邻的另一相绕组的中间抽头之间各连接一个第一转换开关,该三相绕组的末端均与一个第二转换开关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转换开关的另一端相互短接;该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的控制端均与一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每次启动电机在大功率档上运转10-12s,然后转到小功率档速连续运行。在运行中,电机负荷连续约30s超过小功率的额定电流,可自动切换到大功率档上运行,避免了电机在大档与小档之间频繁切换而引起的电机故障,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动力装置的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游梁式抽油 机节能装置,用于对游梁式抽油机动力装置进行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介绍
近几年中,原油田同其他油田一样在游梁式抽油机节能上先后采用了多种节能产 品,并取得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大部分节能产品在油田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存在结构复杂、 运行不稳定、节能效果不佳和成本高的问题。游梁式抽油机安装数量多,占抽油机总量的95%,节能潜力较大,众所周知,此种 抽油机,节电效果与平衡配重块的调整相关,但要达到抽油机转全过程均保持绝对动平衡 是做不到的,且井下摩擦阻力也在经常变化,例结腊因素等造成抽油机的负荷也在变化, 使保持动平衡更难做到。因配重块关系抽油机停机后,再启动电机的负荷是较重的,其功率 消耗是正常运行功率消耗的160%以上,需配装较大功率的电机才能满足需求。待抽油机油 梁运转1/2周后,所需功率才能下降至较小的正常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游梁式抽油机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 结构复杂、运行不稳定、节能效果不佳和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动机的三相绕组和与其连接的控制器,其 特征在于在每相所述的绕组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抽头,在每一相绕组的末端与其相邻的 另一相绕组的中间抽头之间各连接一个第一转换开关,该三相绕组的末端均与一个第二转 换开关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转换开关的另一端相互短接;该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 的控制端均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包括电源变压器、中间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电流互感 器和转换控制盒,中间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转换控制盒的两个电源端均连接 在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的两端,在该中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中依次串联有停止按钮和启动按 钮,该中间继电器设有第一中间触点、第二中间触点和第三中间触点;该转换控制盒的电 源回路串联有所述的第一中间触点、第三中间触点和停止按钮,该转换控制盒的信号输入 端与所述的电流互感器连接,该电流互感器设在所述的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之一的电源回路 上,在该转换控制盒上设有第一转换触点和第二转换触点;在该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 的电源回路上分别串联该第一转换触点和第二转换触点后并联,再与该第二中间触点串 联,该第一接触器与第二接触器互锁连接;该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分别设有一组同步 联动的三个触点,每组的该三个触点作为所述的三项绕组的相同连接位置的该第一转换开 关和第二转换开关。在所述的中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两端并联一电机保护器,该电机保护器的触点串 联在该中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中。所述的电源变压器的次级设有两组次级线圈,其中一组次级线圈供给所述的转换 控制盒的电源,另一组次级线圈供给所述的中间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电机保 护器的电源。所述的电源变压器的次级连接有工作指示灯。本技术的优点是每次启动电机在大功率档上运转10-12S,然后转到小功率 档速连续运行。在运行中,电机负荷连续约30S超过小功率的额定电流,可自动切换到大功 率档上运行,避免了电机在大档与小档之间频繁切换而引起的电机故障,结构简单,运行稳 定,节能效果明显,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动机绕组与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器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总体外形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动机绕组连接为大三角形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动机绕组连接为大星形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动机绕组连接为三角形/星形组合1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电动机绕组连接为三角形/星形组合2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4,本技术包括电动机A的三相绕组分别为与其连接的控制器 C,其特征在于在每相所述的绕组上设有两个中间抽头U3、U4,V3、V4,W3、W4,三相绕组的 首端为U1、V1、W1,末端为U2、V2、W2,在每一相绕组的末端与其相邻的另一相绕组的一个中 间抽头之间,即U2与V4、V2与W4、以及W2与U4之间各连接一个第一转换开关KM1,该三相 绕组的末端U2、V2、W2均与一个第二转换开关KM2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转换开关KM2的另 一端相互短接。该第一转换开关KMl和第二转换开关KM2的控制器分别为第一接触器KMl 和第二接触器KM2,该第一接触器KMl和第二接触器KM2分别设有一组同步联动的三个触 点,每组的该三个触点作为所述的三项绕组的相同连接位置的该第一转换开关KMl和第二 转换开关KM2。所述的第一转换开关KMl和第二转换开关KM2也可变换连接位置(如将第一转换 开关KMl连接在相邻一相绕组的末端与另一中间抽头之间,将第二转换开关KM2连接在相 邻一相绕组的末端与末端之间,等),以便通过第一转换开关KMl和第二转换开关KM转换来 改变三相绕组的连接方式,包括大三角形(参见图5)、大星形(参见图6)、三角形/星形组 合1 (参见图7)和三角形/星形组合2 (参见图8)。四种连接方式的功率不同,功率从大至 小依次是大三角形、三角形/星形组合1、三角形/星形组合2和大星形。所述的控制器C包括电源变压器B、中间继电器KA、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 KM2、电流互感器TA和转换控制盒JZ,中间继电器KA、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和 转换控制盒JZ的两个电源端均连接在电源变压器B的次级的两端,在该中间继电器KA的 电源回路中依次串联有停止按钮SBl和启动按钮SB2,该中间继电器KA设有第一中间触点KA-1、第二中间触点KA-2和第三中间触点KA-O ;该转换控制盒JZ的电源回路串联有所述 的第一中间触点KA-I、第三中间触点KA-O和停止按钮SBl,在该转换控制盒JZ的信号输入 端连接所述的电流互感器TA,该电流互感器TA设在所述的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之一的电源 回路上,在该转换控制盒JZ上设有第一转换触点JZ-I和第二转换触点JZ-2 ;在该第一接 触器KMl和第二接触器KM2的电源回路上分别串联该第一转换触点JZ-I和第二转换触点 JZ-2后并联,再与该第二中间触点KA-2串联,该第一接触器KMl与第二接触器KM2互锁连 接。在所述的中间继电器KA的电源回路两端并联一电机保护器DB,该电机保护器DB 的触点串联在该中间继电器KA的电源回路中。所述的电源变压器B的次级设有两组次级线圈,其中一组次级线圈L3(输出15V 电压)供给所述的转换控制盒JZ的电源,另一组次级线圈L2 (输出36V电压)供给所述的 中间继电器KA、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和电机保护器DB的电源。电源变压器B 的初级线圈Ll与电机绕组的电源电压均为1140V (采用电网电压)。所述的电源变压器B的次级连接有工作指示灯H。在电源变压器B的初级和次级 回路分别连接有保险器FU1、FU2、FU3。本技术节能装置的控制器C可安装在电机外壳A的接线盒上,并可在三相电 源回路上配备空气断路器QF。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原理)是1、合上空气断路器QF后,电机的三相绕组得电,因没有电流回路,电机不能运行。2、启动电机按启动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其第一中间触点KA-I自锁(同 时电机保护器DB开始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梁式抽油机节能装置,包括电动机的三相绕组和与其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每相所述的绕组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抽头,在每一相绕组的末端与其相邻的另一相绕组的中间抽头之间各连接一个第一转换开关,该三相绕组的末端均与一个第二转换开关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转换开关的另一端相互短接;该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的控制端均与一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堂朱希贞韩信张焕凯杨晓东吴安沙宋自杰李军朱利吕军强王成军杨高喜孔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中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