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82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和汽车,安装支架用于连接车架与车辆减振器,包括:支架本体和销轴,其中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连接至车架上;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于连接板的同侧,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相对设置;销轴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销轴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车辆减振器;其中,销轴上套接有减振器衬套以安装车辆减振器;连接板和第一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支架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减振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减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车辆减振器

[000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减振器安装支架通常使用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的
U
型结构,在安装车辆减振器时,需要将减振器衬套先置于
U
型支架两板之间,然后将螺栓穿过支架安装孔和减振器衬套安装孔,造成减振器安装较为困难,耗费较多工时,提高整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目前
U
型结构的安装支架在安装减振器时较为困难,耗费较多工时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支架,用于连接车架与车辆减振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销轴,其中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连接至车架上;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于连接板的同侧,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相对设置;销轴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销轴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车辆减振器;其中,销轴上套接有减振器衬套以安装车辆减振器;连接板和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销轴的至少部分结构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销轴,安装支架用于连接车架和车辆减振器,将车辆减振器连接在车架上;支架本体为
U
型结构,包括连接板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板用于将支架本体连接在车架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于连接板的同侧,且相对设置,能够将销轴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提高安装支架整体强度和牢固度;同时连接板和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销轴的至少部分结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和第一通孔对应设置,能够使销轴贯穿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在支架本体上;车辆减振器连接在销轴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避免车辆减振器设于容纳空间造成车辆减振器和安装支架的安装工艺复杂,提高车辆减振器和安装支架的安装便捷性,同时拆卸方便,便于后续对车辆减震器的更换及维修

减振器衬套直接与销轴配合,不需要将螺栓穿过
U
型支架两板孔,安装更容易,效率更高,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销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

第二轴段

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其中,减振器衬套套设于第二轴段上,第四轴段贯穿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第四轴段设于容纳空间内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销轴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轴段,分别为第一轴段

第二轴段

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其中第一轴段

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设于支架本体的容纳空间外,第四轴段设于支架本体的容纳空间内

减振器衬套套设于第二轴段上实现第二轴段和减振器衬套配合,从而实现车辆减振器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提高车辆减振器与安装支架连接的便捷性;第四轴段贯穿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设于容纳空间内,实现销轴和支架本体的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销轴还设有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将减振器衬套限定于第二轴段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紧固件通过第一轴段,将减振器衬套限定于第二轴段,防止减振器衬套从销轴脱出,提高减振器衬套和销轴连接的稳定性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轴段与减振器衬套过盈配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过盈配合使减振器衬套与第二轴段不会轻易发生分离,保证安装稳定性,避免车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车辆减振器的安装松动,使车辆减振器和车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三轴段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第四轴段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三轴段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能够对销轴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销轴过度伸入容纳空间;第四轴段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能够便于第四轴段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于第一通孔;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设于第二通孔;其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用于将第四轴段固定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用于将销轴固定在第一侧板处,第二固定件用于将销轴固定在第二侧板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设置防止销轴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导致销轴与支架本体之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支架本体通过至少一个安装孔和车架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用于连接安装件,通过至少一个安装孔与车架实现连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分别与连接板的连接部位圆弧过渡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和连接板的连接部位设置为圆弧过渡,能够提高安装支架的刚度,提升安装支架防冲击作用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连接板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体成型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支架本体为冲压一体成型,制造工艺简单,且提高的支架本体的强度和牢固度

[00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安装支架;车架,车架连接有安装支架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具有如本技术任一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安装支架,用于连接车架与车辆减振器
(310)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
(100)
,所述支架本体
(100)
包括:连接板
(130)
,所述连接板
(130)
连接至所述车架上;第一侧板
(110)
,所述第一侧板
(110)
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111)
;第二侧板
(120)
,所述第一侧板
(110)
和所述第二侧板
(120)
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130)
的同侧,所述第二侧板
(120)
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121)
,且所述第二通孔
(121)
和所述第一通孔
(111)
相对设置;销轴
(200)
,所述销轴
(200)
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111)
和所述第二通孔
(121)
并与所述支架本体
(100)
固定连接,所述销轴
(200)
远离所述第二侧板
(120)
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辆减振器
(310)
;其中,所述销轴
(200)
上套接有减振器衬套
(320)
以安装所述车辆减振器
(310)
;所述连接板
(130)
和所述第一侧板
(110)、
所述第二侧板
(120)
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销轴
(200)
的至少部分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
(200)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
(210)、
第二轴段
(220)、
第三轴段
(230)
和第四轴段
(240)
;其中,所述减振器衬套
(320)
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段
(220)
上,所述第四轴段
(240)
贯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
(110)
和所述第二侧板
(120)
,且所述第四轴段
(240)
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钢何志刚杨松徐国伟徐军营耿亮卢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知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