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成型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5029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路成型焊接系统,由焊接设备和油路工装两部分组成,其中油路工装包括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和连接在这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之间的基础平台,基础平台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又通过轴座转动支撑在基础平台支撑架上,在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的其中一个上还固定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又通过联轴器与水平转轴连接。本系统能够完成铝合金、不锈钢及普通黑色金属管路等的定位、组装及焊接,使用起来非常简便,实现了批量生产过程中互换性的要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及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也保证了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组装、焊接复杂管路用的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油路(管路)系统作为越野加油车的核心系统,主要由ZX36-50型自吸离心泵、80wgf-45/10过滤分离器、2个LL-50-4/04F2带光电无触点脉冲发讯器的腰轮流量计、六个口径1寸长度为20米自动回收软管巻盘(含软管及自封加油枪)、两个DN80气动底阀、两个气动直通球阀、12个直通球阀和各种仪表、①34 O90铝合金接管、法兰等组成,分为三层布置,协调美观,功能齐全。 现有的油路系统中各接管和法兰等一般为铝合金材质,和钢材相比,铝合金的导热率高,焊接时需要较高的热量输入,在焊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变形,因而有效的控制焊接变形尤为重要;另外,现有的油路系统在焊接过程中,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和零部件的整体定位很不好确定,如何有效的控制焊接变形以及对零部件进行精确定位,对于现有的油路(管路)系统来说也很重要。 现有安装油路系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油路系统的零部件先安装到汽车上后再进行焊接,另一种是将零部件在油路工装上焊接好后再安装到汽车上。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则施工工人必须弓着腰蜷縮在汽车底盘下或操纵室里现场组焊,稍不留心焊接时飞溅的火花即会烫伤电路或气路管线,更不可能实现批量生产过程中互换性的要求,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得不到保证。而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组焊,虽然克服了第一种方法中的缺点,但由于现有油路工装在油路系统的焊接过程中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精确定位、防焊接变形的措施,所以施工工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和各零部件的整体定位必须准确,同时还需要施工工人控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变形,并解决部件间排布太紧凑、容易产生干涉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路成型焊接系统,要解决现有的油路系统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的油路系统各零部件相对位置和整体定位不好确定的问题;还要解决现有油路系统的部件间排布太紧凑、容易产生干涉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成型焊接系统,由焊接设备和油路工装两部分组成,其中油路工装包括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和连接在这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之间的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平台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又通过轴座转动支撑在基础平台支撑架上,在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的其中一个上还固定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又通过联轴器与水平转轴连接。 所述基础平台的上表面上固定放置有定位装置和管路支撑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3模拟附梁罐脚组件、操纵室输油管路支撑平台和标准件定位装置组成,其中模拟附梁罐脚组件和操纵室输油管路支撑平台分别固定放置在基础平台的左右两侧,标准件定位装置固定放置在与油路系统中的标准件对应的位置,所述管路支撑装置固定放置在与油路系统中的管路对应的位置上。 所述基础平台的中部、基础平台的前后两侧对称分布有稳定杆和锁紧板,所述稳定杆的上端铰接在基础平台上,稳定杆的中部有一固定凸头,所述锁紧板的上端铰接在稳定杆旁边的基础平台上,锁紧板的下端有与固定凸头配合的钩头,所述基础平台上还有一个与锁紧板的钩头配合的的挂杆。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平台和操纵室输油管路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均被刨削加工过。 所述管路支撑装置包括三通管m支撑架、油泵进油管n支撑架、回油管I支撑架、巻盘进油管n支撑架、回油管m支撑架、回油管iv支撑架I 、油泵出油管I支撑架I 、油泵出油管i支撑架n、回油管iv支撑架n、油泵出油管i支撑架m、回油管iv支撑架iii和三通管i支撑架。 所述标准件定位装置包括模拟标准件和标准件进出油口 。 所述模拟标准件包括模拟阳端球阀(i)、模拟对夹球阀i (2)、模拟对夹球阀n(3)、模拟补偿器I (6)、模拟对夹球阀III(9)、模拟三通球阀(12)、模拟三通球阀进口端(14)、模拟对夹球阀IV(15)、模拟补偿器n(24)、模拟补偿器III(26)、模拟对夹球阀V(28)和模拟补偿器IV(30)。 所述标准件进出油口包括模拟底阀出油管水线方法兰(7)、模拟巻盘II进油口组件(10)、模拟流量计进油口法兰(11)、模拟流量计出油口法兰(13)、模拟巻盘I进油口组件(16)、模拟过滤器进出油口组件(18)和模拟油泵出油口组件(29)。 所述基础平台可由钢骨架和焊接连接在钢骨架上表面的钢板组成。 所述钢骨架可为方框形状、由型钢焊接而成。 所述型钢可为槽钢、方钢、角钢或工字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装备管路零部件的定位、组装、焊接一次性完成的专用装置,是焊接设备、焊接工位、焊接工装的集成,能够完成铝合金、不锈钢及普通黑色金属管路等的定位、组装及焊接,实现了越野加油车上的复杂管路的定位、焊接以及焊接变形的控制。本专利技术是在保证简捷、轻便、人机安全及必须实现预期功能的理念前提条件下设计的,使用起来非常简便,实现了批量生产过程中互换性的要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及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也保证了工期。 本专利技术确保了油路系统整体定位的精确性和各零部件连接的准确性,实现了全位置焊接以及焊接变形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平台可以旋转,使得管路全位置焊变为焊接工艺性好的平位焊接,简化了焊接的工艺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和管路支撑装置在平台上定位油路系统,有效控制了焊接变形,使油路系统整体组装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可以得到保证。 针对油路系统复杂且焊接容易变形的特点,经过周密的策划,对油路工装进行模块化工艺工装设计,采用操纵室输油管路支撑平台和模拟附梁罐脚组件来保证各部件相对4位置尺寸和平行度、平面度的要求;采用模拟附梁罐脚组件解决安装油泵时可能导致罐脚与管路产生干涉的现象;因油路系统跨度大,又为空间结构,所以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划分为罐下油路部分和操纵室内油路部分,采用模拟标准件或标准件进出油口刚性固定油路系统各组件后实施焊接,有效控制了焊接变形,也解决了操纵室内油路系统定位精度问题和整体干涉问题。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连接油路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 一模拟阳端球阀、2 —模拟对夹球阀I 、3 —模拟对夹球阀IK4 一三通管III支撑架、5 —油泵进油管II支撑架、6 —模拟补偿器I 、7 —模拟底阀出油管水线方法兰、8 —回油管I支撑架、9 一模拟对夹球阀m、10 —模拟巻盘II进油口组件、11 一模拟流量计进油口法兰、12 —模拟三通球阀、13 —模拟流量计出油口法兰、14 一模拟三通球阀进口端、15 —模拟对夹球阀IV、16 —模拟巻盘I进油口组件、17 —巻盘进油管II支撑架、18 —模拟过滤器进出油口组件、19 一回油管III支撑架、20 —回油管IV支撑架I 、21 —油泵出油管i支撑架i 、22 —油泵出油管i支撑架n、23 —回油管iv支撑架n、24 —模拟补偿器n、25 —油泵出油管I支撑架m、26 —模拟补偿器m、27 —回油管IV支撑架m、2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成型焊接系统,由焊接设备和油路工装两部分组成,其中油路工装包括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34)和连接在这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之间的基础平台(3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平台(3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转轴(35),水平转轴(35)又通过轴座(37)转动支撑在基础平台支撑架(34)上,在两个基础平台支撑架(34)的其中一个上还固定放置有电动机(41),电动机(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39)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39)的输出端又通过联轴器与水平转轴(35)连接;所述基础平台(32)的上表面上固定放置有定位装置和管路支撑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模拟附梁罐脚组件(33)、操纵室输油管路支撑平台(36)和标准件定位装置组成,其中模拟附梁罐脚组件(33)和操纵室输油管路支撑平台(36)分别固定放置在基础平台的左右两侧,标准件定位装置固定放置在与油路系统中的标准件对应的位置,所述管路支撑装置固定放置在与油路系统中的管路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基础平台(32)的中部、基础平台(32)的前后两侧对称分布有稳定杆(42)和锁紧板(43),所述稳定杆(42)的上端铰接在基础平台(32)上,稳定杆(42)的中部有一固定凸头(44),所述锁紧板(43)的上端铰接在稳定杆旁边的基础平台(32)上,锁紧板(43)的下端有与固定凸头(44)配合的钩头,所述基础平台上还有一个与锁紧板的钩头配合的的挂杆(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