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灯检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00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灯检查机,包括灯箱、限位组件与点屏组件,灯箱顶部具有发光区,限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限位平台与两个第二限位平台,第一限位平台设在发光区前后两侧,其左端或右端抵住第二限位平台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第二限位平台设在发光区左右两侧,其前端或后端抵住第一限位平台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之间合围形成矩形的检测区,检测区位于发光区正上方,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沿X轴向与Y轴向移动,点屏组件用以点亮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可四边快速限位显示面板,较适用于显示面板尺寸差异较大的情形,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平齐设置,可严密遮挡,减少漏光。减少漏光。减少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灯检查机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点灯检查机。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显示面板的应用越发广泛,在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当中,一般需要通过点灯检测装置进行点灯测试,以检测显示面板是否出现坏点、脏污、划痕等质量问题。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114355642A便公开了一种点灯检测装置,可用于显示面板点灯测试,该装置使用时通过调整三个支撑边的位置三边限位显示面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显示面板。但在显示面板尺寸差异较大时,三边限位的速度较慢。而且三边限位时,位于第一边处的支撑边与位于第二边处的支撑边之间需上下错开相互避让,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差,显示面板的背光容易从两者之间的高度间隙露出,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灯检查机,以快速限位显示面板或者减少漏光。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点灯检查机,用于检测显示面板,包括灯箱、限位组件与点屏组件。所述灯箱顶部具有发光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限位平台以及两个第二限位平台,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平齐设置在灯箱顶部;两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分别设置在发光区的前后两侧,第一限位平台的左右两端当中有一端抵住第二限位平台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两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分别设置在发光区的左右两侧,第二限位平台的前后两端当中有一端抵住第一限位平台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合围形成矩形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位于发光区正上方。
[0007]以检测区靠近第一限位平台的侧边边长方向为X轴向,以检测区靠近第二限位平台的侧边边长方向为Y轴向,以垂直于检测区的方向为Z轴向,所述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沿X轴向与Y轴向移动。所述点屏组件用以点亮显示面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平台朝向检测区的侧壁面均为向下的斜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当中至少有一个顶部设置有所述点屏组件,所述点屏组件包括基座、调节横杆、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三维微调机构与探针。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连接基座与调节横杆,用以驱动调节横杆沿Z轴向移动。
[0010]所述三维微调机构包括滑座、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螺栓。所述滑座包括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直线导轨两两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第三滑座与第四滑座,所述滑座上均设置有调节凸台。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滑座之间的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动方向不同,且分别沿X轴向、Y轴向与Z轴向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滑座相对滑动时,两个滑座上的调节凸台间距随之改变并可通过第一螺栓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滑座连接调节横杆。
[0011]所述探针竖直固定在第四滑座上,且底部朝向检测区。
[0012]进一步的,所述点屏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第二螺栓与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座与调节横杆之间通过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用以锁紧固定第一滑座与调节横杆。
[0013]当所述点屏组件位于第一限位平台顶部时,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沿X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限位平台与基座,用以沿Y轴向驱动基座。
[0014]当所述点屏组件位于第二限位平台顶部时,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沿Y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平台与基座,用以沿X轴向驱动基座。
[0015]进一步的,所述灯箱前后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遮光幕帘,所述遮光幕帘包括遮光布与卷筒,所述卷筒用以收卷遮光布。
[0016]当所述遮光幕帘位于灯箱前后两侧时,所述卷筒沿Y轴向收卷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展出卷筒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平台。
[0017]当所述遮光幕帘位于灯箱左右两侧时,所述卷筒并沿X轴向收卷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展出卷筒的一侧连接第二限位平台。
[001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限位平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第四直线驱动装置与第五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限位平台设置在第二限位平台与灯箱之间,并沿X轴向滑动连接灯箱;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连接灯箱与第一限位平台,用以驱动第一限位平台沿X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平台抵住第二限位平台的一端通过第四直线驱动装置连接相邻的第三限位平台,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用以沿Y轴向驱动第一限位平台;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连接第二限位平台与第三限位平台,用以驱动第二限位平台沿Y轴向移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拖链与第二拖链,所述第一拖链沿X轴向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平台与灯箱,所述第二拖链沿Y轴向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平台与第三限位平台。
[0020]进一步的,所述灯箱底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灯箱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推杆、第六直线驱动装置以及旋转方向一致的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结构;
[0021]所述第一铰接结构铰接灯箱与工作台;所述推杆一端通过第二铰接结构铰接灯箱,另一端由第六直线驱动装置驱使滑动;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的旋转轴方向以及所述第六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分别沿X轴向与Y轴向设置。
[002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与灯箱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工作台,顶部抵住灯箱,且抵住灯箱的位置处为斜面。
[002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使用时通过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四边限位显示面板,调节限位的速度较快,较适用于待检测显示面板尺寸差异较大的情形,四边定位时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可平齐设置,严密遮挡显示面板外周,避免因高度差造成漏光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0025]2.本技术探针压接点亮显示面板前可多向调节,变换位置以适配压接位置不同的显示面板,调节时粗调与微调结合,定位较为精确。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第一限位平台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点屏组件与第一限位平台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点屏组件与第一限位平台连接结构侧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三维微调机构与调节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省略点屏组件与第二限位平台时的俯视结构图。
[0033]图8为本技术灯箱与工作台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技术灯箱与工作台连接结构侧视图。
[0035]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灯箱;11、发光区;2、点屏组件;21、基座;22、三维微调机构;221、第一滑座;222、第二滑座;223、第三滑座;224、第四滑座;225、第一直线导轨;226、调节凸台;227、第一螺栓;23、第一直线驱动装置;24、调节横杆;25、第二直线导轨;2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灯检查机,用于检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箱、限位组件与点屏组件,所述灯箱顶部具有发光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限位平台以及两个第二限位平台,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平齐设置在灯箱顶部;两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分别设置在发光区的前后两侧,第一限位平台的左右两端当中有一端抵住第二限位平台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两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分别设置在发光区的左右两侧,第二限位平台的前后两端当中有一端抵住第一限位平台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合围形成矩形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位于发光区正上方;以检测区靠近第一限位平台的侧边边长方向为X轴向,以检测区靠近第二限位平台的侧边边长方向为Y轴向,以垂直于检测区的方向为Z轴向,所述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限位平台与第二限位平台沿X轴向与Y轴向移动;所述点屏组件用以点亮显示面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灯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平台朝向检测区的侧壁面均为向下的斜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灯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当中至少有一个顶部设置有所述点屏组件,所述点屏组件包括基座、调节横杆、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三维微调机构与探针;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连接基座与调节横杆,用以驱动调节横杆沿Z轴向移动;所述三维微调机构包括滑座、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螺栓;所述滑座包括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直线导轨两两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第三滑座与第四滑座,所述滑座上均设置有调节凸台;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滑座之间的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动方向不同,且分别沿X轴向、Y轴向与Z轴向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滑座相对滑动时,两个滑座上的调节凸台间距随之改变并可通过第一螺栓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滑座连接调节横杆;所述探针竖直固定在第四滑座上,且底部朝向检测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点灯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屏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第二螺栓与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座与调节横杆之间通过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用以锁紧固定第一滑座与调节横杆;当所述点屏组件位于第一限位平台顶部时,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沿X轴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周生全付冬冬翟跃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特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