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冲击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67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式电机,包括减速器壳组件、主动齿轮(15)、刷握架组件(3)、定子组件(1)、转子组件、盖板(21),其中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4)、转子(5)、换向器(6),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24)、齿轮输出轴(25),所述的主动齿轮(15)为矩形方齿式主动齿轮,所述的转子组件的电机轴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蜗杆状齿形(7),且该电机轴上的蜗杆状齿形的厚度得以相应减薄。由于该主动齿轮具有的矩形方齿厚度加厚、方齿间距小,其抗冲击性能良好,当电机运转后电机轴输出的力矩增大,并且再经过主动齿轮、齿轮输出轴的放大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的力矩就明显加大、加强,从而实现了对被传动件的高强度、快速度的运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普通电机一般由减速器壳组件、主动齿轮、刷握架组件、转子组件、定子组 件、盖板等部件构成,其中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外壳、齿轮输出轴,转子组件包括电机 轴、转子、换向器,主动齿轮与电机轴相啮合连接,齿轮输出轴装在主动齿轮上,齿轮输出轴 则与电机外的被传动件相连。其工作过程是通过转子组件的电机轴转动来带动主动齿轮 而使齿轮输出轴旋转,从而带动被传动件工作。其不足之处在于主动齿轮为渐开线式主动 齿轮,此主动齿轮抗冲击能力不强,不适用于对被传动件进行高强度、高速度的运转。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冲击能力强、输出力矩大 的耐冲击式电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冲击式电机,包括减速器壳 组件、主动齿轮、刷握架组件、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盖板,其中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转子、 换向器,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齿轮输出轴,所述的主动齿轮为矩形方齿式主动齿 轮,所述的转子组件的电机轴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蜗杆状齿形,且该电机轴上的 蜗杆状齿形的厚度得以相应减薄。采用本技术结构后,由于主动齿轮具有的矩形方齿厚度加厚、方齿间距小,其 抗冲击性能良好,当电机运转后电机轴输出的力矩增大,并且再经过主动齿轮、齿轮输出轴 的放大作用,本技术输出的力矩就明显加大、加强,从而实现了对被传动件的高强度、 快速度的运转,保证了电机的大力矩工作。四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耐冲击式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矩形方齿式主动齿轮的齿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电机轴的具有蜗杆状齿形(部分)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耐冲击式电机,包括减速器壳组件、主动齿轮 15 (即蜗轮)、刷握架组件3、定子组件1 (已包含端盖)、转子组件、盖板21,其中转子组件 包括电机轴4、转子5、换向器6,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24、齿轮输出轴25,所述的主动齿轮15为矩形方齿式主动齿轮(其齿形如图4所示),所述的转子组件的电机轴4具 有与所述主动齿轮15相配合的蜗杆状齿形7,且该电机轴4上的蜗杆状齿形7的厚度得以 相应减薄(其齿形如图5所示)。其中,电机轴4上的蜗杆状齿形7的轴向模数、头数、导 程角、导程、螺旋方向等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为了保证电机大力矩工作时减速器壳组件的强 度,在所述的减速器壳组件的减速器壳体24上设有加强筋26以支撑齿轮输出轴25(如图 2所示)。权利要求一种耐冲击式电机,包括减速器壳组件、主动齿轮(15)、刷握架组件(3)、定子组件(1)、转子组件、盖板(21),其中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4)、转子(5)、换向器(6),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24)、齿轮输出轴(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齿轮(15)为矩形方齿式主动齿轮,所述的转子组件的电机轴(4)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15)相配合的蜗杆状齿形(7),且该电机轴(4)上的蜗杆状齿形(7)的厚度得以相应减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减速器壳组件的减速器 壳体(24)上设有加强筋(26)以支撑齿轮输出轴(2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式电机,包括减速器壳组件、主动齿轮(15)、刷握架组件(3)、定子组件(1)、转子组件、盖板(21),其中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4)、转子(5)、换向器(6),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24)、齿轮输出轴(25),所述的主动齿轮(15)为矩形方齿式主动齿轮,所述的转子组件的电机轴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蜗杆状齿形(7),且该电机轴上的蜗杆状齿形的厚度得以相应减薄。由于该主动齿轮具有的矩形方齿厚度加厚、方齿间距小,其抗冲击性能良好,当电机运转后电机轴输出的力矩增大,并且再经过主动齿轮、齿轮输出轴的放大作用,本技术输出的力矩就明显加大、加强,从而实现了对被传动件的高强度、快速度的运转。文档编号H02K7/116GK201608589SQ20102013295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沙, 林建光, 胡立光, 黎毓宏 申请人: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冲击式电机,包括减速器壳组件、主动齿轮(15)、刷握架组件(3)、定子组件(1)、转子组件、盖板(21),其中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4)、转子(5)、换向器(6),减速器壳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24)、齿轮输出轴(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齿轮(15)为矩形方齿式主动齿轮,所述的转子组件的电机轴(4)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15)相配合的蜗杆状齿形(7),且该电机轴(4)上的蜗杆状齿形(7)的厚度得以相应减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光胡立光黎毓宏刘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