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车前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12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型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车前桥结构,包括门桥支架;门桥支架上设有第一轮箱,门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轮箱;第一轮箱内转动设有啮合连接的输入轮和第一传动轮,第二轮箱内转动设有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和输出轮;门桥支架内转动设有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轮的轮孔固定套接于传动轴的中部,第二传动轮的轮孔固定套接于传动轴的端部;第二轮箱穿设有一输出轴,输出轮的轮孔固定套接于输出轴;输入轮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轮、传动轴、第二传动轮、输出轮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入轮与输出轮的传动比为2.8~3.2,适应模型车爬坡、直线加速、减速等多种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使模型车运动方式多样,增强用户的使用趣味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车前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模型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车前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动比是车辆中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之间的比值,一般使用主动轮角速度除以从动轮角速度得到。在多级传动中,输入轮与输出轮之间啮合连接有多级传动轮,此时输入轮与输出轮之间的总传动比通过输入轮到输出轮各级传动比的乘积计算而成。
[0003]理论而言,两齿轮之间的齿数比通过同一时间内两轮的转角比来计算,即齿轮1对齿轮2的传动比=齿轮1的转角:齿轮2的转角,这一方法既适合于瞬时传动比的计算也适合平均传动比的计算。但现实生活中,齿轮传动会因为制造与装配误差、齿廓的磨损、单双齿啮合的变刚度激励等冲击使得瞬时传动比沿着理论值而波动。因此为了计算的简便,一般采用齿数比来计算平均传动比,即理论传动比,即齿轮1对齿轮2的传动比=齿轮1的转速:齿轮2的转速=齿轮2的齿数:齿轮1的齿数。因此,齿轮比越大,输出轮输出的角速度越小,车适合爬坡;齿轮比越小,输出轮输出的角速度越大,车适合直线加速运动。
[0004]随着人们对模型车领域的关注度提高,模型车的制作精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车前桥结构,包括门桥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桥支架(1)上设有第一轮箱(2),所述门桥支架(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轮箱(3);所述第一轮箱(2)内转动设有啮合连接的输入轮(4)和第一传动轮(5),所述第二轮箱(3)内转动设有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轮(7)和输出轮(8);所述门桥支架(1)内转动设有一传动轴(6),且所述传动轴(6)穿设于所述第一轮箱(2)且其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二轮箱(3);所述第一传动轮(5)的轮孔固定套接于传动轴(6)的中部,所述第二传动轮(7)的轮孔固定套接于所述传动轴(6)的端部;所述第二轮箱(3)穿设有一输出轴(9),所述输出轮(8)的轮孔固定套接于所述输出轴(9);所述输入轮(4)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轮(5)、所述传动轴(6)、所述第二传动轮(7)、所述输出轮(8)带动所述输出轴(9)转动;所述输入轮(4)与所述输出轮(8)的传动比为2.8~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车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箱(3)的前侧设有支架(31),所述支架(31)的上方设有转向拉杆(32),所述转向拉杆(32)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架(31)的上端转动连接形成门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车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架(31)的上端均设有球头拉杆(33),所述球头拉杆(33)包括球销(331)和至少一球头(332);所述球销(331)连接于所述支架(31);所述转向拉杆(32)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接孔(321),两所述卡接孔(321)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球头拉杆(33)的球头(3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车前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一所述球头拉杆(3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贺比嘉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