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部段托盘及产品部段对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21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产品部段对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产品部段托盘及产品部段对接设备。产品部段托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至少两组沿X轴间隔分布的托举组件;托举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托举部,托举部分别用于从两侧支撑产品部段,并限制产品部段的轴线平行于X轴;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托举部连接,用于驱动托举部带动产品部段绕自身轴线转动。产品部段对接设备包括上述产品部段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产品部段托盘及产品部段对接设备,不但具有对产品部段的支撑功能,还具有调节产品部段的自身角度的功能,可节省装配过程中耗费的人力,并提高安全性能;此外,还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品部段托盘及产品部段对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产品部段对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产品部段托盘及产品部段对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直径筒状产品的装配和对接基本是离散型制造模式为主的生产模式,而大直径的筒状产品基本是由多段拼接而成的,在部段装配过程中需要调整好前后两个对接部段的位姿才能保证装配的完成。
[0003]目前,存在一些对接方式,采用托盘托举大直径的产品部段,通过调整托盘位姿来调整产品部段位姿,而现有的用于托举产品部段的托盘功能单一,只能支撑产品部段,在需要调整产品部段的自身角度时,需要人工托起产品部段,并将产品部段旋转至合适的对接角度,再放到托盘上,一方面,大直径的产品部段尺寸较大,不便于人工托举和调整,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另一方面,装配过程介入人工,安全性能较低。
[0004]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产品部段托盘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部段托盘及产品部段对接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产品部段托盘存在的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产品部段托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至少两组沿X轴间隔分布的托举组件。
[0007]所述托举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托举部,所述托举部分别用于从两侧支撑所述产品部段,并限制所述产品部段的轴线平行于所述X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托举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托举部带动所述产品部段绕自身轴线转动。
[0008]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托举部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X轴,且所述支撑轮的滚动面用于与所述产品部段的侧壁接触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轮绕自身轴线转动。
[0009]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带和两个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电机固设于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同轴固定,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支撑轮同轴固定,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均与所述传动带配合。
[0010]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存在若干组所述托举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同组所述托举组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托举部连接,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所述托举部的间距。
[0011]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具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所述托举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传动杆、第二传动带、两个第二传动轮和两个第
一螺母,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固设于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所述第一导轨垂直于所述X轴,所述托举部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
[0012]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另一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杆同轴固定,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轮均与所述第二传动带配合;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具有旋向相反的丝杆部,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所述传动杆两端的两个丝杆部配合,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固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托举部。
[0013]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产品部段托盘还具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至少一组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托举组件沿所述X轴移动。
[0014]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处于端部的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连接;
[0015]和/或,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分别与处于两端的所述托举组件连接。
[0016]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产品部段托盘还包括底座和平行于所述X轴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丝杆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二导轨均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
[0017]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丝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合,且所述第二螺母固接于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用于带动所述托举组件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0018]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产品部段托盘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能够锁紧产品部段。
[0019]本技术提供的产品部段对接设备,包括调姿机构和上述产品部段托盘,所述调姿机构的末端与所述产品部段托盘连接,用于支撑并调节所述产品部段托盘的位姿。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技术提供的产品部段托盘,托举组件中相对设置的托举部分别支撑产品部段的两侧,形成类似V形支撑结构,架起产品部段;在将产品部段装到产品部段托盘之后,若需要调节产品部段的自身角度,则可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相应的托举部动作,以利用托举部带动其上的产品部段绕自身轴线转动,如此,在没有人工介入的情况下,产品部段托盘可自动调节产品部段的自身角度,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产品部段托盘不但具有对产品部段的支撑功能,还具有调节产品部段的自身角度的功能,可节省装配过程中耗费的人力,并提高安全性能;此外,还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0022]本技术提供的产品部段对接设备,具有上述产品部段托盘的所有优点,不但具有对产品部段的支撑功能,还具有调节产品部段的自身角度的功能,在利用产品部段托盘对产品部段进行粗调之后,可利用调姿机构对产品部段托盘的位姿进行精调,以实现精准对接,可节省装配过程中耗费的人力,并提高安全性能,且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产品部段托盘与产品部段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产品部段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举组件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举组件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举组件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

产品部段;
[0031]200

产品部段托盘;210

托举组件;211

托举部;212

支撑轮;213

托举座;214

第一导轨;220

第一驱动机构;221

第一电机;222

第一传动带;223

第一传动轮;2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部段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至少两组沿X轴间隔分布的托举组件;所述托举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托举部,所述托举部分别用于从两侧支撑所述产品部段,并限制所述产品部段的轴线平行于所述X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托举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托举部带动所述产品部段绕自身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部段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部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X轴,且所述支撑轮的滚动面用于与所述产品部段的侧壁接触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轮绕自身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部段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带和两个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电机固设于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同轴固定,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支撑轮同轴固定,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均与所述传动带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产品部段托盘,其特征在于,存在若干组所述托举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同组所述托举组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托举部连接,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所述托举部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部段托盘,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所述托举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传动杆、第二传动带、两个第二传动轮和两个第一螺母,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固设于所述托举组件的托举座,所述第一导轨垂直于所述X轴,所述托举部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另一个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世岩丰飞刘畅黎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