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61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车辆,包括:白车身侧围总成,其中,还包括:设置于白车身侧围总成上的加强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

IASI)2020
版要求,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

车内乘员安全

车外行人安全

车辆辅助安全四个维度对车辆进行测试评价,各项评测都以优秀
(G)、
良好
(A)、
一般
(M)
和较差
(P)
四个等级来表现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将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提升的改进结构十分复杂,改进成本高,改进耗时长,严重影响车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将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提升的改进结构十分复杂,改进成本高,改进耗时长,严重影响车辆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包括:白车身侧围总成,其中,还包括:
[0005]设置于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上的加强件

[0006]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包括左前轮罩加强梁;
[0007]其中,所述加强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还包括:
[0009]第一螺栓和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
[0010]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一安装孔;
[0011]所述加强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0012]其中,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还包括: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连接的左前轮罩上边梁外板;
[0014]其中,所述加强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和所述左前轮罩上边梁外板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还包括:
[0016]第二螺栓和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母;
[0017]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三安装孔;
[0018]所述左前轮罩上边梁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连接的第四安装孔;
[0019]所述加强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五安装孔;
[0020]其中,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五安装孔

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还包括左侧围外板;
[0022]其中,所述加强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左侧围外板连接

[0023]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还包括:
[0024]加强件安装支架;
[0025]第三螺栓和与所述第三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三螺母;
[0026]所述加强件安装支架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栓配合连接的第六安装孔;
[0027]所述加强件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栓配合连接的第七安装孔;
[0028]其中,所述第三螺栓插设所述第六安装孔,所述第三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七安装孔套设所述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于所述第三螺母配合连接,所述加强件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左侧围外板

[002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

[003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白车身侧围总成上增加加强件的方式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加强件分担白车身侧围总成在小偏置碰撞情况下的受力,从而减小车辆在小偏置碰撞时的伤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将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提升的改进结构更加简单,改进成本低,改进耗时短,提升车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0034]图3为图2的
A

A
剖面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之二;
[0036]图5为图4的
B

B
剖面图;
[0037]图6为图4的
C

C
剖面图

[0038]符号说明:
[0039]1‑
左前轮罩加强梁;2‑
左前轮罩上边梁外板;3‑
左侧围外板;4‑
加强件;5‑
第一螺栓;6‑
第一螺母;7‑
加强件安装支架;8‑
第二螺母;9‑
第二螺栓;
10

第三螺母;
11

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将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提升的改进结构十分复杂,改进成本高,改进耗时长,严重影响车辆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车辆

[004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包括:白车身侧围总成,其中,还包括:
[0043]设置于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上的加强件
4。
[0044]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上增加所述加强件4的方式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所述加强件4分担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在小偏置碰撞情况下的受力,从而减小车辆在小偏置碰撞时的伤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将车辆小偏置碰撞评测等级提升的改进结构更加简单,改进成本低,改进耗时短,提升车辆生产效率

[0045]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包括左前轮罩加强梁1;
[0046]其中,所述加强件4的第一端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1连接

[0047]可选地,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中,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包括:白车身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上的加强件
(4)
和加强件安装支架
(7)
;其中,所述白车身侧围总成包括左前轮罩加强梁
(1)、
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
(1)
连接的左前轮罩上边梁外板
(2)
和左侧围外板
(3)
;所述加强件
(4)
的第一端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
(1)
和所述左前轮罩上边梁外板
(2)
连接;所述加强件
(4)
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加强件安装支架
(7)
与所述左侧围外板
(3)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
(5)
和与所述第一螺栓
(5)
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
(6)
;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
(1)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
(5)
配合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加强件
(4)
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
(5)
配合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螺母
(6)
固定于所述左前轮罩加强梁
(1)
,所述第一螺栓
(5)
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螺母
(6)
配合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栓
(9)
和与所述第二螺栓
(9)
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母
(8)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成魏春巍谷曙斌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