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系粘合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22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系粘合片,其包含:含有中空微球体的粘弹性体层(X)和设置在前述粘弹性体层(X)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由以丙烯酸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Y),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以下述(m1)和(m2)为必需单体成分而构成,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m1)的含量为50~99.9重量%,(m2)的含量为0.1~25重量%;(m1)为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m2)为下述式(2)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4的羟烷基的N-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CH2=C(R1)COOR2??????????????(1),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CH2=C(R3)CONHR4?(2),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1~4的羟烷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系粘合片,该丙烯酸系粘合片即使对于低极性的被粘体, 也能发挥良好的粘接性且在耐回弹性和保持性中也能够兼备良好的特性。
技术介绍
近年,在汽车用途、建材用途、家电用途等各种局面下,以发泡体为基材的粘合片 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在用于上述这些用途的粘合片中,要求对于汽车涂膜、金属、塑料等各 种被粘体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作为所述粘合片的代表例,可以列举具备使用以丙烯酸系共 聚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系粘合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此 夕卜,作为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通常可以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主要成分), 进一步具有以达到提高粘接性的目的而含有官能团特别是含羧基单体的共聚组成的丙烯 酸系共聚物。近来,在汽车用途中,作为应对涂膜表面的酸性雨的对策,开发了不使用三聚氰胺 树脂、或减少其使用量的极性低的汽车用丙烯酸涂膜,此外,在建材或家电用途中,开发有 使用了极性低的塑料的产品。对于上述那样的极性低的汽车涂膜或塑料,在应用前述的一般的丙烯酸系粘合剂 的情况下,存在粘接性或耐回弹特性欠缺,可靠性差的问题。为此,作为对于前述的用于耐酸性雨的汽车涂膜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片,提 出了一种如下所述的粘合片,其具有由含有丙烯酸酯系单体、含羧基单体和聚合性酸酐单 体的聚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参照日本特开2005-20051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粘合片 中,很难说具有充分的粘接性。此外,还公开了 一种与汽车用油漆牢固粘接的压敏粘接剂(参照美国专利第 4364972号)。该粘接剂基本上由非叔醇(该烷基具有平均4 14个碳原子)的丙烯酸 酯的光聚合后的反应产物和相当于总计的单体的15 50重量份的范围内的量的N-乙烯 基-2-吡咯烷酮组成,根据该专利文献,记载了在该压敏性粘接剂组合物中导入改性共聚 性单体例如丙烯酸、丙烯腈、和N-取代丙烯酰胺的情况下,粘接剂的“急速粘合性”或“粘合 性”将会受到损失。此外,在美国专利第4364972号、日本特表昭58-50013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96012号公报的所述组成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有关应对长期施加一定应力时的剥落的 耐久性(耐回弹性和保持性),存在难以获得能够体现出取得了良好平衡的特性的粘合片。 此外,日本特开2000-96012号公报中记载的具有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的粘合剂,虽然对低 极性汽车涂膜表现出强粘接性,但其不具有耐回弹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合特性,特别是粘接特性优异、且在耐回弹性和保持性中还能兼备良好特性的粘合片,特别是提供一种对于极性低的汽车用涂膜、极性 低的塑料等低极性被粘体,粘合特性、特别是粘接特性也优异且在耐回弹性和保持性中也 能够兼备良好特性的粘合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含有中空微球 体的粘弹性体层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由以由特定的单体构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为主要成 分的丙烯酸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而构成的丙烯酸系粘合片,其粘合特性和粘接 特性优异、且能够兼备耐回弹性和保持性两个特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1. 4.。1. 一种丙烯酸系粘合片,该丙烯酸系粘合片包含含有中空微球体的粘弹性体层⑴和设置在前述粘弹性体层(X)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Y),该粘合剂层(Y)由 以丙烯酸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以下述(ml)和 (m2)为必需单体成分而构成,其中,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ml)的含量为50 99. 9重 量%,(m2)的含量为0. 1 25重量%,(ml)为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 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单体;CH2 = C(R1)COOR2(1)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 20的烷基;(m2)为下述式(2)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 4的羟烷基的N-羟烷基(甲基)丙 烯酰胺单体;CH2 = C (R3) CONHR4(2)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1 4的羟烷基。2.根据1.所述的丙烯酸系粘合片,在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中,(ml)和(m2)的总 含量为所构成的全部单体成分的70重量%以上。3.根据1.或2.所述的丙烯酸系粘合片,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为-10°c 以下。4.根据1. 3.任一个所述的丙烯酸系粘合片,(m2)为N_(2_羟乙基)(甲基) 丙烯酰胺。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由于具有前述的构成,因此粘合特性、特别是粘接 特性优异、且在耐回弹性和保持性中也能够兼备良好的特性。特别是对于极性低的汽车用 涂膜、极性低的塑料等低极性被粘体,粘合特性、特别是粘接特性也优异且在耐回弹性和保 特性中也能够兼备良好的特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包含含有中空微球体的粘弹性体层(X)和在前述粘弹性体层(X)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的粘合剂层(Y),该粘合剂层(Y)由以丙烯酸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以下述(ml)和(m2)为必需单体成分而 构成,其中,各成分的含量是(ml)为50 99. 9重量%,(m2)为0. 1 25重量%,(ml)为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 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单体;CH2 = C(R1)COOR2(1)(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 20的烷基。)(m2)为下述式(2)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 4的羟烷基的N-羟烷基(甲基)丙 烯酰胺单体;CH2 = C (R3) CONHR4(2)(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1 4的羟烷基。)另外,在本申请中,有时将“带或片”简称作“带”或者“片”。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只要是具有粘合剂层(Y)提供的至少1个粘合面的形 态,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两面均形成粘合面的两面粘合片的形态,也可以是仅单面形 成粘合面的单面粘合片的形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为两面粘合片的形态的情况下,例如,具有以下的形 态由设置在粘弹性体层⑴的两面的粘合剂层⑴提供粘合面的形态;通过使粘弹性体 层(X)具有作为粘合剂层所需的粘合力,由粘弹性体层(X)和粘合剂层(Y)提供粘合面的 形态;通过在粘弹性体层(X)的一面设置粘合剂层(Y)、在粘弹性体层(X)的另一面设置粘 合剂层⑴以外的粘合剂层(例如,公知惯用的粘合剂层),由粘合剂层⑴和粘合剂层(Y) 以外的粘合剂层提供粘合面的形态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为单面粘合片的形态的情况下,具有仅由粘合剂层 (Y)提供粘合面的形态。可以列举例如,通过使粘弹性体层(X)不具有粘接力而成为作为 支撑体的片材,在不具有粘接力的粘弹性体层(X)的单面设置粘合剂层(Y)的形态;通过使 粘弹性体层(X)具有作为粘合剂层所需的粘合力,在粘弹性体层(X)的一面设置粘合剂层 (Y),在另一面设置基材的形态等。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可以形成为卷绕成辊状的形态,也可以形成为片 材层压的形态。即,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系粘合片可以具有片材状、带状等形态。本专利技术中,含有中空微球体的粘弹性体层(X)至少含有构成粘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酸系粘合片,该丙烯酸系粘合片包含:  含有中空微球体的粘弹性体层(X)和  设置在前述粘弹性体层(X)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Y),该粘合剂层(Y)由以丙烯酸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以下述(m1)和(m2)为必需单体成分而构成,其中,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m1)的含量为50~99.9重量%,(m2)的含量为0.1~25重量%,(m1)为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  CH↓[2]=C(R↑[1])COOR↑[2] (1)  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m2)为下述式(2)所示的具有碳原子数1~4的羟烷基的N-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  CH↓[2]=C(R↑[3])CONHR↑[4] (2)  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1~4的羟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口真觉冈本昌之丹羽理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