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树森专利>正文

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81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是将钢化玻璃两片对合,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布放支撑体,间隙保持0.05-5mm之间,四周边缘布放低熔点玻璃粉等密封材料,并在玻璃平面上、下放置隔热材料,并把周边露出1-15cm,经加热炉加温至380℃-480℃,再降温至100℃以下,同时完成抽真空封口;也可在炉外抽真空和封口,即得钢化真空或半钢化真空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无法用钢化玻璃直接制造真空玻璃的国内外空白,大大降低了建筑等领域安全玻璃制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玻璃领域,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真空玻璃的通用制造工艺是上片玻璃与基片玻璃四周用380°C _4601:的低熔点玻璃粉经2-3小时加热使低熔点玻璃粉融化,从而把两片玻璃焊接在一起,然后再抽真空封口即可形成真空玻璃成品。由于钢化玻璃经高温退火(约380度)会使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大大下降甚至消失,使钢化玻璃失去钢化品质,从而降低其强度及安全防护性能,因此,钢化玻璃直接制造真空玻璃难度很大,目前尚无批量生产成功的例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步骤包括 (1)将上片钢化玻璃及基片钢化玻璃对合,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均匀布放支撑体,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 05-5mm之间,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的四周均有边差; (2)在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之间的边差及间隙上布放密封材料进行封边; (3)将封边后的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放入加热炉内,在基片钢化玻璃下平面置放下隔热材料,在上片钢化玻璃上置放上隔热材料,上隔热材料的四边与上片玻璃四边之间留有l-15cm的间距; (4)将加热炉加温至380°C _480",再降温至IO(TC以下,抽真空、封口 ,即可得到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 而且,所述封边的密封材料为低熔点玻璃粉或者耐高温密封胶。 而且,所述上、下隔热材料均为软质的板或粉或织物布类的耐高温材料或吸热材料,也可采用水循环装置覆盖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将加热炉内温度设定在常规的真空玻璃加热的380°C -480°〇,可以把玻璃四周裸露的边缘加热至低熔点玻璃粉溶化的温度,而被隔热材料覆盖下的玻璃表面温度不高于380°C ,保持钢化玻璃原有的表面压应力不被退尽,得到钢化或半钢化的真空玻璃,在技术上可填补国内外空白。 2、本专利技术使用已钢化过的玻璃在加热炉内采用对钢化玻璃避热法进行真空钢化玻璃的制造,方法科学可行,有效解决了钢化玻璃经退火而导致的玻璃表面应力下降问题,所得到的真空钢化玻璃仍具有很强的表面应力和强度。 3、本专利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无法用钢化玻璃直接制造真空玻璃的国内外空白,大大降低了建筑等领域安全玻璃制造使用成本。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 图3为图2的另一种方式的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种,步骤包括 (1)将上片钢化玻璃2及基片钢化玻璃l对合,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均匀布放支撑体4,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 05-5mm之间,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的四周均有边差; (2)在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之间的边差及间隙上布放密封材料6进行封边,封边的密封材料为低熔点玻璃粉或者高温密封胶等; (3)将封边后的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放入加热炉内,在基片钢化玻璃下平面置放下隔热材料5,在上片钢化玻璃上置放上隔热材料3,该两个隔热材料均为软质的板或粉或织物布类的耐高温材料,以及吸热材料,也可采用水循环装置覆盖方式;隔热材料的厚度可根据温度需要、隔热材料的属性选定;上隔热材料及下隔热材料相互对应且其四边与玻璃四边之间留有l-15cm的间距; (4)将加热炉加温至38(TC -48(TC,再降温至IO(TC以下,同时完成抽真空封口,即可得到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 所得到的钢化真空玻璃,是在温度控制比较准确(380-46(TC之间)情况下得到的,其隔热材料下的钢化玻璃温度为36(TC以下;所得到的半钢化真空玻璃,是在温度420-48(TC之间得到的,其隔热材料下的钢化玻璃温度为390°C以下。 对于本专利技术申请,下隔热材料也可如图3中所示将加热炉内的工作台上直接铺放下隔热材料7,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也可以在加热后在加热炉外抽真空和封口,即得钢化或半钢化真空玻璃。 本专利技术未详细叙述部分同于现有的真空玻璃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十分简单,当加热炉内温度为封边熔点380°C _480°〇时,可以把钢化玻璃周边裸露的边缘加热至密封材料熔化封边,而隔热材料覆盖下的钢化玻璃的温度为39(TC以下,以此可保证钢化玻璃的钢化、半钢化性能;虽然钢化玻璃边缘的裸露部分退钢化,但属于边框包裹部分,符合国家关于钢化玻璃的规定。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将上片钢化玻璃及基片钢化玻璃对合,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均匀布放支撑体,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05-5mm之间,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的四周均有边差;(2)在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之间的边差及间隙上布放密封材料进行封边;(3)将封边后的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放入加热炉内,在基片钢化玻璃下平面置放下隔热材料,在上片钢化玻璃上置放上隔热材料,上隔热材料的四边与上片玻璃四边之间留有1-15cm的间距;(4)将加热炉加温至380℃-480℃,再降温至100℃以下,抽真空、封口,即可得到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的密封材料为低熔点玻璃粉或者耐高温密封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隔热材料均为软质的板或粉或织物布类的耐高温材料或吸热材料,也可采用水循环装置覆盖方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是将钢化玻璃两片对合,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布放支撑体,间隙保持0.05-5mm之间,四周边缘布放低熔点玻璃粉等密封材料,并在玻璃平面上、下放置隔热材料,并把周边露出1-15cm,经加热炉加温至380℃-480℃,再降温至100℃以下,同时完成抽真空封口;也可在炉外抽真空和封口,即得钢化真空或半钢化真空玻璃。本专利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无法用钢化玻璃直接制造真空玻璃的国内外空白,大大降低了建筑等领域安全玻璃制造使用成本。文档编号C03B23/24GK101781085SQ201010130440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左树森 申请人:左树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将上片钢化玻璃及基片钢化玻璃对合,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均匀布放支撑体,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05-5mm之间,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的四周均有边差;  (2)在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之间的边差及间隙上布放密封材料进行封边;  (3)将封边后的上片钢化玻璃与基片钢化玻璃放入加热炉内,在基片钢化玻璃下平面置放下隔热材料,在上片钢化玻璃上置放上隔热材料,上隔热材料的四边与上片玻璃四边之间留有1-15cm的间距;  (4)将加热炉加温至380℃-480℃,再降温至100℃以下,抽真空、封口,即可得到钢化、半钢化真空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左树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