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及丙烯氧化制取丙烯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12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丙烷直接均相氧化脱氢及丙烯氧化制取丙烯酸的方法及联合装置,其中包括使用了包括脱氢管式反应炉、丙烯氧化反应器及丙烯醛氧化器等装置,其中的脱氢后的反应混合物不经分离直接进入丙烯反应器,该方法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可大幅度地增加丙烯、丙烯醛、丙烯酸的产率,在工业上很有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烃类(碳2-4),尤其是由饱和烷烃如丙烷直接氧化加工,制取丙烯酸等化合物的方法和其联合装置。目前,国内外丙烯醛、丙烯酸等烃氧化物的工业生产,现在多用丙烯氧化法。原料丙烯主要是石油烃水蒸汽裂解制乙烯的联产品,丙烷裂解时,丙烯产率约15%(摩尔丙烷),而乙烯为25%。裂解混合产物不能直接进丙烯氧化反应器,裂解是独立的装置。因丙烯用途日益广泛,供应紧缺,工业上有用丙烷非均相催化脱氢生产丙烯的,反应在临氢条件下进行,但仍因催化剂积碳失活,需要周期再生。又因反应产物中有氢,不能直接进入丙烯氧化反应器生产烃氧化物,故也是独立的装置。也有丙烷非均相催化氧化脱氢的研究,如在V-Mg-O催化剂上,丙烷转化率11-17%,丙烯产率只有6-9%。还有将丙烷在Ag(B1-V-Mo-O)催化剂上直接氧化成氧化产物丙烯醛的研究,转化率只有13%,丙烯醛产率8%,最高为12%。研究证明,所用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将反应器内自由空间中丙烷均相反应产生的丙烯氧化成丙烯醛,故仍然是一种以丙烯氧化反应为主的催化剂。总之,对丙烷氧化生产烃氧化物尚处于研究阶段,研制的一些催化剂,性能需要提高,并且未能工业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用一个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反应器和丙烯反应器(1个或2个)组成的联合装置直接生产丙烯氧化物即丙烯酸等的方法以及其装置。以下从对各种丙烷加工方法的比较,阐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1、丙烷均相氧化脱氢与水蒸汽裂解的比较均相氧化脱氢本质上也是一种裂解反应,但与水蒸汽裂解比,前者因氧的作用,它能多产丙烯,二者的产物分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烷均相氧化脱氢C3H6,C2H4,CH4,H2及C2H6;丙烷水蒸汽裂解CH4,C2H6,C3H6,H2及C2H6尤其在反应初始阶段,此顺序更突出。此外水蒸汽裂解需800℃以上高温,裂解炉管要结焦;均相氧化脱氢因有氧存在,反应温度降至500-600℃,反应管不结焦。多产丙烯,是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之一。2、丙烷均相氧化脱氢与非均相催化氧化脱氢的比较从本专利技术的实验及文献Burch R.and CrabbE.M.Appl.Catal;100,1993111-130均指出,现在,用各种不同的催化氧化脱氢催化剂脱氢时,在一定的丙烷转化率下生成丙烯的最高选择性,没有超过不用催化剂的由均相氧化脱氢得到的结果。开发不必用催化剂的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工艺自然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3、丙烷均相氧化脱氢与非均相催化脱氢的比较虽然催化脱氢能得到较高的丙烯单程产率,但如3中所述,反应物系中含有氢,反应产物未经分离,不能进入丙烯氧化反应器,这问题在丙烷均相氧化脱氢中不存在,因此可把均相氧化脱氢与丙烯氧化这二反应过程直接联接起来组成联合装置,这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要目的。4、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及丙烯氧化联合装置与丙烷非均相催化氧化的比较以国外Young-Chul Kim at al.Appl.Catal;70,1991175-187最新报导的丙烷非均相催化氧化成丙烯醛的研究为例,因其转化率低,丙烯醛产率最高为8-12%;但如将丙烷均相氧化脱氢产物直接进入温度较低、内装丙烯氧化制丙烯醛的工业催化剂的反应器,丙烯醛产率达13.5%以上,较前者高。利用成熟的丙烯氧化工业催化剂,免却了开发新催化剂的这一步,能加快丙烷氧化加工的工业化速度,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以上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及丙烯氧化制取丙烯酸等的方法及联合装置,在制造烃氧化物方面有较多特点与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总的目的是在丙烷均相氧化脱氢的后续反应器内装入不同的丙烯氧化工业催化剂,或采用以丙烯为原料的其它后续反应过程,制造丙烯醛、丙烯酸,以及其它碳3烃氧化物如环氧丙烷等,有效利用丙烷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水蒸汽裂解分离装置、丙烯氧化装置=独立装置的串联装置流程图。图2是均相氧化脱氢反应器丙烯氧化反应器联合装置流程图。图3a是以烟气为传热介质的对流式管式炉示意图。图3b是以熔盐为传热介质的列管式反应器示意图。设备的热载体应能较好地供热、吸热及蓄热,使反应温度均匀,保持稳定。要求较高温度下氧化脱氢、如600℃时,选用烟气对流式管式反应炉(图3a)在500℃上下较低温度下氧化脱氢时,选用以熔盐为热载体的列管式反应器(3b)。图中11为丙烷,12为氧,13为氧化脱氢产物,14为烟气,15为熔盐。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联合装置流程图,图中以①丙烷均相氧化脱氢成丙烯;②丙烯非均相催化氧化成丙烯醛;③丙烯醛催化氧化成丙烯酸;为例,表示联合装置的构成。标号2、3所示二个反应器内各装有相应的工业催化剂,如Co-R6-B1-Mo-O催化剂丙烯氧化成丙烯醛用;复合Mo催化剂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用。图中标号意义如下1、丙烷氧化脱氢管式反应炉2、丙烯氧化反应器3、丙烯醛氧化反应器4、烃氧化物水吸水塔5、气体压缩机6、丙烷塔7、冷却器8、回流罐a、原料丙烷b、氧c、氧化脱氢产物d、补充氧及水蒸汽e、丙烯氧化产物(含丙烯醛)f、丙烯醛氧化产物(含丙烯酸)g、水吸水液(含丙烯酸)h、尾气(排放)i、乙烯回流液j、丙烯(循环)k、水蒸汽l、水m、催化剂。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1、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及设备原料丙烷可用含10%以下丙烯的炼厂碳3气体馏份,或自油田轻烃分离得到的碳3烃,用氧为氧化剂,O2/C3比值0.5-1.5,反应温度500-600℃,停留时间5-15秒,在低压下操作,因是放热反应,会出现热点(最高)温度,应适当控制,使其较均匀。正常操作时只须供给少量热能,可选用管式反应炉或列管式反应器如(1)以烟气为传热介质的对流式管式炉;或(2)以熔盐为传热介质的列管式反应器。所用设备如图3a、b所示。2、脱氢混合产物的直接催化氧化及设备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后生成15-20%的丙烯,且有约10%的乙烯,其它主要为未反应的丙烷,CO、CO2少量的CH4及C2H6,将脱氢混合产物适当换热冷却后,补充一定量氧化剂,加入适量水蒸汽后,直接进入内装丙烯氧化工业催化剂的后续反应器,将丙烯氧化成要求的烃氧化物如丙烯醛;需要时可另加第二个氧化反应器,将丙烯醛进一步氧化成丙烯酸。催化氧化反应器同一般工业上用的丙烯催化氧化用列管式反应器,如图3b,反应温度随氧化目的产物不同而异,约250-350℃;反应管外用水蒸汽为传热介质,以调控反应温度,回收反应放出热量。脱氢混合产物不经分离直接进入后续丙烯氧化反应器是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与优点,无需预分离过程,缩短了流程,而且利用了脱氢反应产物携带的高温热能,使联合装置流程简单,能量消耗低。脱氢产物中除丙烯外的其它组份包括未反应的丙烷等,在后续氧化反应中起热载体及稀释剂的作用,对丙烯氧化反应无害。所含乙烯,如果氧化脱氢后用如氯醇法,自丙烯制环氧丙烷,则乙烯同时反应成环氧乙烷,作为联产品。3、烃氧化产物的回收分离用水吸收法分离回收目的氧化产物如丙烯醛、丙烯酸。吸收后气体用一般分馏方法,回收未反应的丙烷,循环利用。尾气中含乙烯、甲烷,CO、CO2及少量乙烷,可作为燃料气或放空。乙烯也可在分离丙烷时同时回收,但条件较苛。本专利技术用一个丙烷均相氧化脱氢反应器和丙烯氧化反应器(1个或2个),组合成一个由丙烷生产烃氧化物的联合装置,它与同样目的、有代表性的由二个独立工业装置组合成的串联装置,比较如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丙烷直接均相氧化脱氢及丙烯氧化制取丙烯酸的方法,其中包括丙烷混合气体进入丙烷氧化脱氢管式反应炉(1),而后进入丙烯氧化反应器(2),在该反应器中装有Co-Re-Bi-Mo催化剂,从(2)出来的气体进入丙烯醛氧化器(3),在该反应器中装有复合Mo催化剂,而后进入烃氧化物吸收塔(6),从该塔塔底得到的含有丙烯酸水溶液,从塔(4)塔顶出来的气体经过压缩机(5)后进入丙烷塔(6),从该塔顶可回收丙烷,并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祥刘广舜赵如松毛国梁高俊才白秉全侯凯湖匡洞庭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