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及其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04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横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及其编织方法,其包括底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横机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底板结构,通过三角外形轮廓与针踵接触只通过直推的方式,实现织针在针槽内滑动,上述方法始终需要三角外形轮廓与针踵接触,只能实现织针在针槽内前后平移,上述由于走针方式的限制导致横机底板结构的编织功能单一,导致编织花型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织针轨道组件

弹簧针轨道组件和选针轨道组件,织针轨道组件包括护山

密度三角和翻针三角,弹簧针轨道组件包括蝶山和与蝶山装配的中山导块;护山上设有位于织针轨道上的护山凸起,护山凸起与连接针针踵接触配合并将织针按压进针槽中,中山导块上设有位于弹簧针轨道上的中山凹槽,中山导块与弹簧针针踵接触配合并将弹簧针下压使其在针槽内产生弹性形变

编织时针踵与三角外形轮廓接触,三角推动针踵移动,针踵经过下压倾角部,可控制对应的针踵部分沉入或者完全沉入针槽内,本专利技术横机底板采用三角轮廓直推和下压倾角部下压针踵的方式实现多种编织功能进行组合编织,大大增加编织效率,丰富编织花

[0006]作为优选,护山凸起设置在护山下部并位于织针轨道上,护山凸起的截面为三角形,护山凸起的左右两侧壁面为对称设置的织针下压倾角面,织针下压倾角面与底板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25
°

45
°

[0007]作为优选,中山凹槽位于中山导块的下部,中山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为对称设置的吊目下压倾角面,吊目下压倾角面与底板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30
°
[0008]~
40
°
;中山导块上设有编织导槽,编织导槽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槽,编织导槽的拱起部位于中山凹槽的上方

[0009]作为优选,蝶山为上边缘为向上拱起的双拱形上导边,上导边与中山导块的下边缘配合,蝶山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上导边连接的接针回针倾角槽,接针回针倾角槽的槽底与底板基面的夹角为
25
°

45
°

[0010]作为优选,蝶山的下部设有蝶山导槽,蝶山导槽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槽,蝶山导槽的最上端设有缺口并与上导边连通,蝶山导槽的左右两侧槽口处设有起针倾角槽,起针倾角槽的槽底与底板基面的夹角为
15
°

30
°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下压弹片,下压弹片位于翻针三角的下方且位于中山导块的上
方;下压弹片弯折并设有两个向外突出的弯折凸起,弯折凸起与连接针针踵接触并将辅针压入针槽中

[0012]作为优选,选针轨道组件包括上选针三角

选针护山

下选针三角

推针三角和抬针三角;上选针三角

选针护山依次相连并沿其下边缘形成第一选针轨道;下选针三角

推针三角和抬针三角依次相连并沿其上边缘形成第二选针轨道;上选针三角包括左上选针三角

中上选针三角和右上选针三角,下选针三角包括左下选针三角

中下选针三角和右下选针三角,推针三角包括左推针三角和右推针三角

[0013]作为优选,护山包括左护山

中护山和右护山;还包括起针三角,起针三角位于护山的下方,起针三角包括分别位于左护山

中护山和右护山下方的左起针三角

中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弹簧针轨道组件还包括归位三角,归位三角位于起针三角下方,归位三角包括分布位于左起针三角

中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下方的左归位三角

中归位三角和右归位三角

[0014]密度三角包括位于翻针三角的左右的左密度三角和右密度三角,密度三角上安装有密度导销;翻针三角上方安装有人字三角,翻针三角下安装有翻针导块

[0015]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编织方法:
[0016]1)
执行不织功能:中山导块沉入底板中,底板右行,被选针器摆片下摆抵触的选针针踵所对应选针沉入针槽内,选针针踵不与推针三角接触,此时的选针

弹簧针

连接针

织针均处于初始位置,横机底板执行不织功能;
[0017]2)
执行吊目功能:翻针导块

左推针三角和右推针三角沉入底板中,底板右行,选针器摆片翘起不与选针接触,选针与选针护山接触并推动选针和对应的弹簧针上移到达吊目预选高度,弹簧针针踵进入蝶山导槽入口与起针倾角槽接触并沿倾角移动,此时弹簧针针踵部分沉入针槽内沿针道移动,到达中山导块的吊目下压倾角面,沿吊目下压倾角面斜上方移动达到吊目下压平面继续移动进入吊目高度,横机底板执行吊目功能;
[0018]3)
执行编织功能;翻针导块和左推针三角沉入底板,选针器摆片翘起不与选针接触,处于被选中状态的选针与选针护山接触并推动选针和弹簧针上移到达吊目预选高度,再进过一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与右推针三角轮廓接触并推动选针和对应的弹簧针上移到达编织预选高度,弹簧针继续沿蝶山的三角轮廓移动进入中山导块的编织导槽内,弹簧针推动对应的连接针和织针到达编织高度,横机底板执行编织功能;
[0019]4)
执行翻针功能:中山导块和左推针三角沉入底板,选针器摆片翘起不与选针接触,处于被选中状态的选针与选针护山接触并推动选针和弹簧针上移到达吊目预选高度,再进过一次选针,被选中的选针与右推针三角轮廓接触并推动选针和对应的弹簧针上移到达编织预选高度,弹簧针继续沿蝶山三角轮廓移动,此时连接针针踵与翻针导块轮廓接触,连接针推动织针进入翻针针道内,横机底板执行翻针功能;
[0020]5)
执行左接针功能:中山导块

左推针三角和右推针三角沉入底板,横机底板右行,选针器摆片翘起不与选针接触,处于被选中的选针与选针护山接触并推动选针和对应的弹簧针上移到达吊目预选高度,弹簧针针踵进入蝶山的蝶山导槽入口与起针倾角槽接触并沿倾角移动,此时弹簧针针踵部分沉入针槽内沿针道移动同时推动连接针和织针到达接针高度,底板继续向右移动,连接针针踵抵触翻针导块的左下缺口并沿着翻针导块左下缺口轮廓下移,驱使弹簧针针踵与接针回针倾角槽接触,弹簧针针踵沿倾斜方向移动完全沉
入底板,进入针道后沿左归位三角轮廓移动弹簧针针踵到达起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包括底板
(1)
,其特征在于:底板
(1)
上安装有织针轨道组件

弹簧针轨道组件和选针轨道组件,织针轨道组件包括护山
(2)、
密度三角
(7)
和翻针三角
(10)
,弹簧针轨道组件包括蝶山
(12)
和与蝶山
(12)
装配的中山导块
(11)
;护山
(2)
上设有护山凸起
(21)
,护山凸起
(21)
与连接针针踵接触配合,中山导块
(11)
上设有中山凹槽
(111)
,中山导块
(11)
与弹簧针针踵接触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护山凸起
(21)
设置在护山
(2)
下部并位于织针轨道上,护山凸起
(21)
的左右两侧壁面为织针下压倾角面,织针下压倾角面与底板
(1)
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25
°

45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山凹槽
(111)
位于中山导块
(11)
的下部,中山凹槽
(111)
的左右两侧内壁为吊目下压倾角面
(1111)
,吊目下压倾角面
(1111)
与底板
(1)
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30
°

40
°
;中山导块
(11)
上设有编织导槽
(112)
,编织导槽
(112)
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槽,编织导槽
(112)
的拱起部位于中山凹槽
(111)
的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蝶山
(12)
为上边缘为向上拱起的双拱形上导边
(121)
,蝶山
(12)
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上导边
(121)
连接的接针回针倾角槽
(1211)
,接针回针倾角槽
(1211)
的槽底与底板
(1)
基面的夹角为
25
°

45
°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蝶山
(12)
的下部设有蝶山导槽
(122)
,蝶山导槽
(122)
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槽,蝶山导槽
(122)
的最上端设有缺口并与上导边
(121)
连通,蝶山导槽
(122)
的左右两侧槽口处设有起针倾角槽
(1221)
,起针倾角槽
(1221)
的槽底与底板
(1)
基面的夹角为
15
°

30
°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弹片
(17)
,下压弹片
(17)
位于翻针三角
(10)
的下方且位于中山导块
(11)
的上方;下压弹片
(17)
弯折并设有两个向外突出的弯折凸起
(171)
,弯折凸起
(171)
与连接针针踵接触并将辅针压入针槽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选针轨道组件包括上选针三角
(13)、
选针护山
(14)、
下选针三角
(15)、
推针三角
(16)
和抬针三角
(6)
;上选针三角
(13)、
选针护山
(14)
依次相连;下选针三角
(15)、
推针三角
(16)
和抬针三角
(6)
依次相连;上选针三角
(13)
包括左上选针三角
(1301)、
中上选针三角
(1302)
和右上选针三角
(1303)
,下选针三角
(15)
包括左下选针三角
(1501)、
中下选针三角
(1502)
和右下选针三角
(1503)
,推针三角
(16)
包括左推针三角
(1601)
和右推针三角
(1602)。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护山
(2)
包括左护山
(201)、
中护山
(202)
和右护山
(203)
;还包括起针三角
(3)
,起针三角
(3)
位于护山
(2)
的下方,起针三角
(3)
包括分别位于左护山
(201)、
中护山
(202)
和右护山
(203)
下方的左起针三角
(301)、
中起针三角
(302)
和右起针三角
(303)
;弹簧针轨道组件还包括归位三角
(4)
,归位三角
(4)
位于起针三角
(3)
下方,归位三角
(4)
包括分布位于左起针三角
(301)、
中起针三角
(302)
和右起针三角
(303)
下方的左归位三角
(401)、
中归位三角
(402)
和右归位三角
(403)。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度三角
(7)
包括位于翻针三角
(10)
的左右的左密度三角
(701)
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泰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