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49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包括旧路面和新路面;所述旧路面和新路面之间设置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面;还包括浇筑于下混凝土基层内侧的钢筋立体搭接结构;所述钢筋立体搭接结构包括一排开放钢筋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属于路面加宽衔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为了缓解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往往需要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拓宽,增加路面车道;高速公路拓宽时,需要对新旧沥青路面进行搭接,其中,旧路基的沉降变形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而新路基在自然沉降和车辆的载荷下,会产生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易使得新旧路面搭接处产生不均匀沉降,产生纵向开裂,为减少新旧路面的开裂,常用做法是铺设土工格栅;该结构抗裂效果一般,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202023044023.2
,公开了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所述旧路结构的搭接面上开设有若干纵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钢筋结构,并且所述钢筋结构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泥稳定碎片基层内;通过钢筋实现对搭接处进行加强,但该钢筋为条形结构,采用线性平面布置,虽然能够对搭接位的土工格栅进行加强,但对于高载荷路面和沉降活跃地带,钢筋仍容易弯曲造成新旧路面的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在新旧路面处形成立体的钢筋搭接结构,实现对搭接位横向和纵向立体支撑,新旧路面搭接位抗变形和抗裂效果好

[0004]本技术的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包括旧路面和新路面;所述旧路面和新路面之间设置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面;所述旧路面和新路面包括垫层

下混凝土基层
/>上混凝土基层和沥青层;还包括浇筑于下混凝土基层内侧的钢筋立体搭接结构;所述钢筋立体搭接结构包括:
[0005]一排开放钢筋套;所述开放钢筋套包括弯折成
C
型的第一钢筋体,所述第一钢筋体上端长度大于下端;所述第一钢筋体下端设置有孔件,所述孔件为第一钢筋体下端通过弯折形成穿孔或焊接耳孔件;
[0006]孔板,所述孔板贴合到孔件顶面;
[0007]膨胀螺栓体,所述膨胀螺栓体穿过孔板,所述膨胀螺栓体的螺母与孔板顶面压紧;
[0008]钢筋搭接件,所述钢筋搭接件包括横向钢筋和一排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于开放钢筋套顶面;所述纵向钢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于横向钢筋顶面,并间隔设置于相邻开放钢筋套之间;
[0009]所述旧路面的所述下混凝土基层水平面上开设有垂向盲孔,所述旧路面的所述下混凝土基层垂直面上开设有用于穿入开放钢筋套上端和纵向钢筋一端的横向盲孔;
[0010]所述开放钢筋套上端和纵向钢筋一端插入横向盲孔,且孔件对位垂向盲孔,所述膨胀螺栓体敲入垂向盲孔后,所述孔板贴合到孔件顶面,并通过螺母与孔板压紧;开放钢筋
套开放端能够实现对旧路面的混凝土基层搭接处进行水平面和垂向面的定位限位,开放钢筋套弯折位浇筑到新路面的混凝土基层内侧形成立体定位限位,通过钢筋套弯折位和旧路面混凝土基层的台阶形成支撑闭环,支撑闭环通过横向钢筋形成立体的支撑体,能够抵抗路面受到载荷力和自然沉降的变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混凝土基层和上混凝土基层之间,及上混凝土基层和沥青层之间还铺设有玻纤格栅和
/
或土工格栅;通过玻纤格栅和土工格栅能够提高新旧路面搭接位和搭接面的整个抗裂能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孔板为独立孔板或长条孔板,采用长条孔板和横向钢筋配合,能够实现对钢筋套开放端上下侧进行固定和连接成一体;采用独立孔板能够实现钢筋套下部的独立固定限位,上部连接形成一体,形成立体的支撑体,能够抵抗路面受到载荷力和自然沉降的变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混凝土基层内侧浇筑有一排纵向钢筋,通过一层钢筋立体搭接结构和一层纵向钢筋实现结构支撑体的下部立体支撑和上部的平面支撑,形成结构层的立体支撑

[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立体搭接结构还浇筑于上混凝土基层内侧,通过两层钢筋立体搭接结构对路面搭接位进行两层立体支撑,且两层钢筋立体搭接结构的钢筋套进行错位布置,从而对新旧路面搭接位进行复合式立体支撑,使搭接位抗变形能力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在新旧路面处形成立体的钢筋搭接结构,钢筋搭接件和钢筋套顶部形成平面钢筋网,开放钢筋套能够实现对新旧路面的搭接位进行立体支撑结构,施工效率高,抵抗新旧路面搭接位变形和抗裂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旧路面和新路面搭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钢筋套和钢筋搭接件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膨胀螺栓体和开放钢筋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1、
旧路面,
2、
新路面,
3、
台阶面,
4、
钢筋立体搭接结构,
5、
纵向钢筋,
6、
横向钢筋;
11、
垫层,
12、
下混凝土基层,
13、
上混凝土基层,
14、
沥青层,
15、
玻纤格栅
/
土工格栅,
16、
垂向盲孔,
17、
横向盲孔;
41、
第一钢筋体,
42、
孔件,
43、
孔板,
44、
膨胀螺栓体,
45、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的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包括旧路面1和新路面2;所述旧路面1和新路面2之间设置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面3;所述旧路面和新路面1包括垫层
11、
下混凝土基层
12、
上混凝土基层
13
和沥青层
14
;所述下混凝土基层
12
和上混凝土基层
13
之间,及上混凝土基层
13
和沥青层
14
之间还铺设有玻纤格栅和
/
或土工格栅
15
;通过玻纤格栅和
土工格栅
15
能够提高新旧路面搭接位和搭接面的整个抗裂能力;还包括浇筑于下混凝土基层内侧的钢筋立体搭接结构4;
[0024]所述钢筋立体搭接结构4包括:
[0025]一排开放钢筋套;所述开放钢筋套包括弯折成
C
型的第一钢筋体
41
,所述第一钢筋体
41
上端长度大于下端;所述第一钢筋体
41
下端设置有孔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包括旧路面和新路面;所述旧路面和新路面之间设置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面;所述旧路面和新路面包括垫层

下混凝土基层

上混凝土基层和沥青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于下混凝土基层内侧的钢筋立体搭接结构;所述钢筋立体搭接结构包括:一排开放钢筋套;所述开放钢筋套包括弯折成
C
型的第一钢筋体,所述第一钢筋体上端长度大于下端;所述第一钢筋体下端设置有孔件,所述孔件为第一钢筋体下端通过弯折形成穿孔或焊接耳孔件;孔板,所述孔板贴合到孔件顶面;膨胀螺栓体,所述膨胀螺栓体穿过孔板,所述膨胀螺栓体的螺母与孔板顶面压紧;钢筋搭接件,所述钢筋搭接件包括横向钢筋和一排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于开放钢筋套顶面;所述纵向钢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于横向钢筋顶面,并间隔设置于相邻开放钢筋套之间;所述旧路面的所述下混凝土基层水平面上开设有垂向盲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星华任世卿刘宪明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九衢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