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29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和预灌装注射器,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喷雾筒体的一端设有出液孔,喷雾筒体内沿其轴向设有液体阀和引流件;液体阀和引流件相互抵接,并在抵接处与喷雾筒体的内壁形成环状腔室;液体阀包括阀身,阀身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与环状腔室连通的凹槽;引流件包括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与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与出液孔连通的引流缝隙,第二封堵部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向第一封堵部延伸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环状腔室连通,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开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降低了装配要求和装配精度,且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出现浪费。出现浪费。出现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喷雾施药装置通常由喷雾头和配合组装的喷雾瓶/储液器组成,喷雾瓶内往往储存几十次喷雾量的药物,喷雾头多次喷雾、重复使用。这种喷雾装置会导致施药剂量不准确,且喷雾瓶内存放药物剂量大、存在过量用药的风险。为了解决施药剂量不准确、喷液瓶储药量太大的问题,已存在使用皮下注射器的针筒替代喷液瓶的产品。可根据施药剂量选择合适规格的针筒,通过针筒上的刻度控制施药剂量。在针筒内预灌装药物已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以预灌装液体药剂,或者分腔室预灌装液体药剂和冻干粉。然而,通过针筒承载或储存药剂,又给喷雾施药装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患者施药之前药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理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喷雾施药装置必须具有密封性来保证内容物的稳定性和无菌性;另外,为保证药物在喷雾头内能够流通,其内部的零部件的装配要求和装配精度比较高,增加了装配难度,且目前的喷雾头内存在较大的死体积,使用后留存在喷雾头内的剩余液体体积较大,易出现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喷雾施药装置存在的密闭性差、装配难、易出现浪费药物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和预灌装注射器,所述雾化喷头设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所述喷雾筒体远离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一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喷雾筒体内沿其轴向设有液体阀和引流件;
[0005]所述液体阀和引流件相互抵接,并在抵接处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形成环状腔室;所述液体阀包括阀身,所述阀身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环状腔室连通的凹槽;所述引流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引流缝隙,所述第二封堵部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向所述第一封堵部延伸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环状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引流通道和引流缝隙;所述液体阀为弹性件。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身靠近所述引流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封堵部靠近所述液体阀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引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为平面抵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径向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环状腔室和引流通道。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径向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连通所述环状腔室和引流通道。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喷雾筒体对应所述第一抵接部位置处的内径,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喷雾筒体对应所述第二抵接部位置处的内径,以形成环状腔室。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身的直径大于所述喷雾筒体对应所述阀身位置处的内径。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阀远离所述引流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抵接;
[0012]当所述液体阀处于自然形态时,能够将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封堵;
[0013]当所述液体阀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液体阀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之间存在供液体药剂流出的间隙。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封堵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喷雾筒体对应所述第二封堵部的直径,以形成引流缝隙。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通道的直径从所述第一封堵部一端向所述第二封堵部的一端呈渐缩结构。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阀远离所述引流件的一端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抵接,所述液体阀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抵接面为平面结构或内凹面结构或外凸伞面结构。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雾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的液体阀为弹性件能够将液体阀自身以及引流件卡在喷雾筒体的内部,当对预灌装注射器内的药物施加压力时,液体阀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液体阀与注射器的出液端头之间存在供内容物流出的间隙,预灌装注射器内的药物能够经阀身外周壁的凹槽进入液体阀、引流件以及喷雾筒体之间围成的环状腔室内,弹性件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性效果,保证预灌装注射器内药物的稳定性和无菌性,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又由于引流件中部设置有引流通道,且引流通道与环状腔室连通,在装配过程中,无需将对液体阀和引流件限定对准位置即可实现药物的流通和输送,降低了装配要求和装配精度,提高装配稳定性,即在加压过程中药物从环状腔室内进入引流通道,再经第二封堵部外周壁的出液口流入引流缝隙内,最后在加压下向出液孔输送完成雾化;其中,引流件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和减小雾化喷头内死体积的作用,引流件能够较大程度上占用喷雾筒体的内部空间,使得留存在喷雾筒体内的剩余液体体积减小,从而能够避免药物出现浪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喷雾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喷雾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图2中A

A截面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所述喷雾筒体的仰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所述引流件在一示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所述引流件在另一示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所述液体阀在一示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所述液体阀在另一示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所述液体阀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所述雾化喷头的仰视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图10中B

B截面的剖视图。
[0030]图中:
[0031]10、雾化喷头;11、喷雾筒体;111、出液孔;112、凸台;113、流道;114、旋流液槽;12、液体阀;121、阀身;122、第一抵接部;123、凹槽;124、第一连通槽;125、外凸伞面结构;13、引流件;131、第一封堵部;132、第二封堵部;133、引流通道;134、出液口;135、第二抵接部;136、第二连通槽;14、引流缝隙;15、环状腔室;
[0032]20、预灌装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顶部”、“底部”、“内”、“外”、“轴向”、“径向”、“之间”、“靠近”、“远离”、“一侧/端”、“另一侧/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和预灌装注射器,所述雾化喷头设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所述喷雾筒体远离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一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喷雾筒体内沿其轴向设有液体阀和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阀和引流件相互抵接,并在抵接处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形成环状腔室;所述液体阀包括阀身,所述阀身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环状腔室连通的凹槽;所述引流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引流缝隙,所述第二封堵部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向所述第一封堵部延伸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环状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引流通道和引流缝隙;所述液体阀为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身靠近所述引流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封堵部靠近所述液体阀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引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为平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径向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环状腔室和引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朱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