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29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和预灌装注射器,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喷雾筒体的一端设有出液孔,喷雾筒体内沿其轴向设有液体阀和引流件;液体阀和引流件相互抵接,并在抵接处与喷雾筒体的内壁形成环状腔室;液体阀包括阀身,阀身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与环状腔室连通的凹槽;引流件包括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与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与出液孔连通的引流缝隙,第二封堵部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向第一封堵部延伸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环状腔室连通,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开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降低了装配要求和装配精度,且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出现浪费。出现浪费。出现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喷雾施药装置通常由喷雾头和配合组装的喷雾瓶/储液器组成,喷雾瓶内往往储存几十次喷雾量的药物,喷雾头多次喷雾、重复使用。这种喷雾装置会导致施药剂量不准确,且喷雾瓶内存放药物剂量大、存在过量用药的风险。为了解决施药剂量不准确、喷液瓶储药量太大的问题,已存在使用皮下注射器的针筒替代喷液瓶的产品。可根据施药剂量选择合适规格的针筒,通过针筒上的刻度控制施药剂量。在针筒内预灌装药物已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以预灌装液体药剂,或者分腔室预灌装液体药剂和冻干粉。然而,通过针筒承载或储存药剂,又给喷雾施药装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患者施药之前药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理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喷雾施药装置必须具有密封性来保证内容物的稳定性和无菌性;另外,为保证药物在喷雾头内能够流通,其内部的零部件的装配要求和装配精度比较高,增加了装配难度,且目前的喷雾头内存在较大的死体积,使用后留存在喷雾头内的剩余液体体积较大,易出现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r/>[000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和预灌装注射器,所述雾化喷头设于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出液端,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所述喷雾筒体远离所述预灌装注射器的一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喷雾筒体内沿其轴向设有液体阀和引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阀和引流件相互抵接,并在抵接处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形成环状腔室;所述液体阀包括阀身,所述阀身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环状腔室连通的凹槽;所述引流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引流缝隙,所述第二封堵部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向所述第一封堵部延伸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环状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周壁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引流通道和引流缝隙;所述液体阀为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身靠近所述引流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封堵部靠近所述液体阀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引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为平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径向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环状腔室和引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朱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