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连接件和无菌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8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连接件和无菌连接装置。无菌连接件包括:主体,主体的第一面连接外部管路,该主体的内部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由该第一面贯穿至该主体的第二面,主体的第二面与另一无菌连接件主体的第二面配合连接;薄膜,连接主体,该薄膜的一侧设有薄膜拉件,薄膜通过薄膜拉件与主体的一侧面扣合以使所该薄膜覆盖于该流体通道在该主体的第二面的开口处;以及薄膜拉件,薄膜拉件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插接结构,其中该至少一个插接结构与另一无菌连接件的薄膜拉件外侧的至少一个插接结构对应插合扣接。接结构对应插合扣接。接结构对应插合扣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连接件和无菌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菌连接
,具体涉及了一种无菌连接件和一种无菌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菌连接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细胞培养、疫苗制备、生物反应等,均需要建立无菌通路进行液体传输。液体通常由塑料软管传送,由第一设备或容器输送到第二设备或容器中,这一过程中需要实现第一设备的管路与第二设备的管路之间的无菌对接。此时,就需要通过无菌连接装置或无菌连接器将两条对接的管路连通。
[0003]在现有技术中,拥有一种无菌联结装置,包括主体、薄膜和保护盖件,保护盖件与主体之间通过铰链构件可旋转地相连接,保护盖件可以关闭以覆盖薄膜、打开以暴露薄膜、从主体上拆卸以移除薄膜,通过在主体与保护盖件之间设置相互配合且可拆卸连接的铰链机构来实现上述功能。
[0004]但是上述铰链机构属于细小部件,增加了主体和保护盖件的结构复杂度,以及模具的制造难度。而且,无菌性联结安排是由第一无菌联结装置和第二无菌联结装置装配形成的,两个主体之间以及两个保护盖件之间均设置锁扣连接结构,在保护盖件处于关闭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第一面连接外部管路,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由所述第一面贯穿至所述主体的第二面,所述主体的第二面与另一无菌连接件的主体的第二面配合连接;薄膜,连接所述主体,所述薄膜的一侧设有薄膜拉件,所述薄膜通过所述薄膜拉件与所述主体的一侧面扣合以使所述薄膜覆盖于所述流体通道在所述主体的第二面的开口处;以及所述薄膜拉件,所述薄膜拉件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插接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插接结构与所述另一无菌连接件的薄膜拉件外侧的至少一个插接结构对应插合扣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凸块和凹槽,所述薄膜拉件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块和/或至少一个凹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块与所述另一无菌连接件的薄膜拉件外侧的至少一个凹槽对应插合扣接,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与所述另一无菌连接件的薄膜拉件外侧的至少一个凸块对应插合扣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拉件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插接结构,与所述主体的一侧面插合连接以扣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拉件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块,所述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凹孔,所述薄膜拉件内侧的所述至少一个凸块配合所述主体的一侧面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孔实现所述薄膜拉件与所述主体的一侧面的插合连接以扣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勾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卡勾,其中,所述第一卡勾配合另一无菌连接件的主体的第二卡勾实现卡扣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卡勾配合另一无菌连接件的主体的第一卡勾实现卡扣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一侧包括第一卡勾,而其第二侧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配合另一无菌连接件的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