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喷头及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11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喷头及喷雾装置,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引流件和弹性阀;弹性阀与喷雾筒体密封装配,弹性阀的上设置有封堵面,弹性阀内设置有刺缝,弹性阀具有常态下的密封状态和注射器加压注射时刺缝开启的流通状态;引流件包括端头和中心柱,引流件与喷雾筒体之间设置有液体通道。引流件对液体药剂具有引流作用,同时也减少了喷雾筒体内的死空间,减少药剂浪费;常态下弹性阀处于密封状态,可以对注射器进行密封,确保对液体的密封性;同时液体、杂质或者有菌物质被弹性阀阻挡,保证了液体的无菌性;在需要雾化操作时,弹性阀受到液体压力后刺缝被开启,弹性阀处于流通状态,液体药剂喷出,实现雾化作业。雾化作业。雾化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喷头及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喷头及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将液体喷射到患者的患处或手术部位的施药方式经常被应用,例如,口鼻部施用麻醉药物、将药剂喷射至眼耳鼻喉等部位治疗疾病等,目前鼻喷疫苗也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喷雾施药的方式具有不会损伤患者的皮肤、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慌,同时消除皮下注射针头等非无菌尖锐物对医护带来的风险的优点。
[0003]常用的喷雾施药装置通常由喷雾头和配合组装的喷雾瓶/储液器组成,喷雾瓶内往往储存几十次喷雾量的药物,喷雾头多次喷雾、重复使用。这种喷雾装置会导致施药剂量不准确,且喷雾瓶内存放药物剂量大、存在过量用药的风险。
[0004]为了解决施药剂量不准确、喷液瓶储药量太大的问题,已存在使用皮下注射器的针筒替代喷液瓶的产品,可根据施药剂量选择合适规格的针筒,通过针筒上的刻度控制施药剂量。在针筒内预灌装药物已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以预灌装液体药剂,或者分腔室预灌装液体药剂和冻干粉,药物的预灌装过程通常在制药厂或者医院配药室进行。
[0005]通过针筒承载或储存药剂,又给喷雾施药装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患者施药之前药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理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喷雾施药装置必须具有密封性来保证内容物的稳定性和无菌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喷头,以保证喷雾装置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无菌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雾化喷头的喷雾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引流件和弹性阀,所述喷雾筒体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口、另一端设置有供注射器进入的开口;
[0008]所述引流件与所述弹性阀沿所述雾化喷口至所述开口的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喷雾筒体内,所述弹性阀的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与封堵器的注射口抵接以用于封堵注射器的注射口的封堵面,所述弹性阀内设置有刺缝,所述弹性阀具有常态下刺缝闭合的密封状态和注射器加压注射时受压弹性变形使所述刺缝开启以供液体流通的流通状态;
[0009]所述引流件包括端头和与所述端头同轴布置的中心柱,所述端头与所述弹性阀抵接,所述中心柱位于靠近所述雾化喷口的一侧,所述引流件与所述喷雾筒体之间设置有连通所述雾化喷口与所述刺缝的液体通道。
[0010]优选地,所述刺缝沿所述喷雾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刺缝于所述弹性阀上径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0011]优选地,所述刺缝由穿刺针穿刺形成,定义穿刺针的直径为d,刺缝的数量为n,则刺缝的穿刺面积s=π(d/2)2×
n,d≥0.1mm。
[0012]优选地,刺缝的穿刺面积S≥π(0.1

/2)2×
3。
[0013]优选地,所述封堵面为沿靠近注射器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封堵面的尖端与注射器的注射口的形状匹配。
[0014]优选地,所述封堵面的锥度范围为105
°‑
179
°

[0015]优选地,所述弹性阀的外壁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密封装配。
[0016]优选地,所述弹性阀的外壁具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密封配合。
[0017]优选地,所述端头上设置有延伸入所述中心柱内的盲孔,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中心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盲孔与所述间隙的侧孔,所述液体通道包括所述盲孔、所述侧孔与所述径向间隙。
[0018]优选地,所述端头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喷雾筒体的轴向延伸的纵向凹槽,所述端头的与所述弹性阀抵接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凹槽连通的横向凹槽,所述刺缝与所述横向凹槽连通,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与所述喷雾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液体通道包括所述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径向间隙。
[00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喷雾装置,包括注射器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雾化喷头。
[002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雾化喷头及喷雾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引流件和弹性阀依次布置在喷雾筒体内,引流件对液体药剂具有引流作用,同时也减少了喷雾筒体内的死空间,减少留在喷雾筒体内的液体药剂的体积,减少药剂浪费;弹性阀上的封堵面与注射器的注射口抵接后对注射器的注射口进行封堵,常态下弹性阀不受到液体压力,刺缝保持闭合,弹性阀处于密封状态,可以对注射器进行密封,防止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注射器内的注射液泄漏,确保对液体的密封性;同时弹性阀的封堵面对注射器的注射口进行封堵,由雾化喷口经液体通道一侧进入的液体、杂质或者有菌物质被弹性阀阻挡,不会接触注射器的注射口,保证了液体的无菌性;在需要雾化操作时,注射器通过注射口向喷雾筒体内注射液体药剂,弹性阀受到液体压力后弹性变形,刺缝被开启,弹性阀处于流通状态,液体药剂经刺缝、液体通道、雾化喷口喷出,实现雾化作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雾化喷头的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1的雾化喷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5是技术的雾化喷头的引流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喷雾筒体,11、雾化喷口,12、开口,2、引流件,21、端头,22、中心柱,23、纵向凹槽,24、横向凹槽,3、弹性阀,31、封堵面,32、刺缝,33、环形凸缘,4、液体通道,41、盲孔,42、侧孔,43、径向间隙,5、注射器,51、注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本技术的一种雾化喷头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雾化喷头包括喷雾筒体1、引流件2和弹性阀3,喷雾筒体1整体类似筒状,引流件2和弹性阀3均布置在喷雾筒体1内。
[0029]喷雾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口11、另一端设置有开口12,雾化喷口11和开口12设置在喷雾筒体1的轴向两端,开口12供注射器5进入。雾化喷口11可以采用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的细孔,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喷口11的具体结构为,喷雾筒体1的端部具有横向壁,雾化喷口11布置在横向壁上,该雾化喷口1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螺旋状的凸台,相邻的凸台之间限定出水平流动的流道,相邻的流道之间形成夹角,使得药剂流过该流道并汇合后形成螺旋液流,在该横向壁的壁厚内形成阶梯状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液槽,螺旋液流在该液槽内螺旋流动到出液孔突然释放压力而形成水雾。
[0030]引流件2和弹性阀3沿雾化喷口11至开口12的方向依次布置在喷雾筒体1内,即引流件2布置在靠近雾化喷口11的一侧,弹性阀3布置在靠近开口1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筒体、引流件和弹性阀,所述喷雾筒体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口、另一端设置有供注射器进入的开口;所述引流件与所述弹性阀沿所述雾化喷口至所述开口的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喷雾筒体内,所述弹性阀的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与封堵器的注射口抵接以用于封堵注射器的注射口的封堵面,所述弹性阀内设置有刺缝,所述弹性阀具有常态下刺缝闭合的密封状态和注射器加压注射时受压弹性变形使所述刺缝开启以供液体流通的流通状态;所述引流件包括端头和与所述端头同轴布置的中心柱,所述端头与所述弹性阀抵接,所述中心柱位于靠近所述雾化喷口的一侧,所述引流件与所述喷雾筒体之间设置有连通所述雾化喷口与所述刺缝的液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缝沿所述喷雾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刺缝于所述弹性阀上径向间隔布置有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缝由穿刺针穿刺形成,定义穿刺针的直径为d,刺缝的数量为n,则刺缝的穿刺面积s=π(d/2)2×
n,d≥0.1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刺缝的穿刺面积S≥π(0.1

/2)2×
3。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面为沿靠近注射器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封堵面的尖端与注射器的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朱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