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208 阅读:6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平衡担架,包括第一框架层,在第一框架层的内侧依次设有第二框架层和第三框架层;第二框架层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两条支杆分别与第一框架层上的两条支杆可转动连接,第二框架层上另外的两条支杆分别与第三框架层上的两条支杆可转动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框架层上的连接点分别为所在支杆的中部;在第三框架层长度方向的两条支杆上分别设有滑行机构,第三框架层通过滑行机构与第四框架层滑动连接,第四框架层上与第三框架层相连的两条支杆均为弧形;在滑行机构上设有紧固螺栓,在第四框架层的内侧连接有床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担架减震性能好、能自动调节担架的平衡性;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成本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运输器具,具体为一种可以自动调节担架的倾斜角度,从而 实现保持担架自身平衡性的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是一种运输病人、伤员常用的工具,例如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被用来转 移受伤的群众,在医院对病人进行PE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电子计算机X射 线断层扫描)、MRI (核磁共振)等检查时,也需要专用的担架床来将病人运送到检查设备的 检查床上。现有技术中,担架的样式比较多,最常用的担架一般由两个抬杆组成,在两个抬杆 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整块布,运送病人时,先将病人抬放到担架布上,再由两人前、后抬起担 架抬杆将病人送到相应的地点。但是,这种担架在使用时存在平衡性较差的问题,特别是 在有坡度的地面行走或上、下楼梯时,无法保证担架上病人保持平稳,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痛 苦。为解决这个问题,申请号为200820115448. 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平衡担架”, 它是在担架杆上设平衡板并与支撑板配合,支撑板上设有转轮轴方挡,在转轮轴方挡上设 有转轮,平衡板的挂耳套在转轮上,在支撑板的左下部设有另一个转轮轴方挡以及配套的 转轮,在平衡板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弧形槽,支撑板上设有缚布杆,在两根缚布杆的中间设有 固定板。虽然这种担架具有一定的自动平衡功能,但是,它在使用时难以克服担架左右摇 晃引起的振动,这会给病人带来不适;而且它结构太过复杂,在担架的两支杆都要安装平衡 板、支撑板以及转轮等,制作、安装都很不方便;使用时可靠性也较差,转轮在滑槽或挂耳内 移动时容易被卡住,影响了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性能好、能自动调 节担架杆内平衡,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的自平衡担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层,在第一框架 层的内侧依次设有第二框架层和第三框架层,第三框架层位于第二框架层的内侧,所述第 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和第三框架层均为框形结构;第二框架层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两条 支杆分别与第一框架层上相同方向的两条支杆可转动连接,第二框架层上另外的两条支杆 又分别与第三框架层上相同方向的两条支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和 第三框架层上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在支杆的中部;在第三框架层长度方向的两条支杆上分 别设有滑行机构,第三框架层通过滑行机构与第四框架层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框架层上与 第三框架层相连的两条支杆均为弧形;在滑行机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四框架层的紧固螺 栓,在第四框架层的内侧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的床面。所述滑行机构是由上转轮、下转轮以及左转轮和右转轮构成;所述上转轮位于下 转轮的上方,上转轮和下转轮的轴均水平设置;左转轮和右转轮的轴均竖直设置,所述上转 轮、下转轮以及左转轮和右转轮分别与第四框架层的支杆配合且可绕各自的轴转动;所述 上转轮和下转轮的轴均分别与左转轮和右转轮的轴相连并形成一个框架,第四框架层长度 方向的两条支杆分别穿过对应位置上滑行机构内的框架并与滑行机构滑动连接,滑行机构 的左转轮和右转轮的轴连接后固定在第三框架层上。进一步,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栓支架与滑行机构相连;所述螺栓支架的一端固定 在滑行机构上,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紧固螺栓的螺孔。所述紧固螺栓用于在第四框架层滑 动调整好重心后将其锁紧,这样就可以保持人体的重心稳定,避免第四框架层偏移。本专利技术的担架中还包括插锁,所述插锁是由三个锁环和一个用于连接所述三个锁 环的锁销构成,所述的三个锁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和第三框架层上。通过 插锁可以将外面三层的框架固定,这样在调整第四框架层的重心位置时就更加方便,也提 高了重心调节时的精度。本专利技术将担架设置成多层结构,并利用支点悬挂的原理,这样在使用时框架层之 间就可自动调节平衡,达到了使担架能够自动调节倾斜角度的目的,这样就解决了担架在 使用过程中由于前、后抬担架的人提升担架杆的高度不一致或上、下坡时担架上的人体发 生倾斜的问题,从而可以保护担架上的病人能够较为平稳的被护送到指定地点,免除病人 在护送过程中的颠簸之苦,特别是在护送伤员时还能够起到防止伤势恶化的作用。而且在 将人体放置在担架上后,还可以通过第四框架层的滑动自动调节人体在担架床面上的重 心,从而使人体的头部和脚部能够保持在基本水平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用插锁将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和第三框架层锁好固定,即将锁销插入3 个成一字型的锁环内,这样外面的三层框架就不能旋转了。然后将需要运送的伤员或病人 抬上担架,放置在床面上,并用固定带将人体固定好;这时其他的人稍微远离担架和人体, 让担架上的人处于可以自由滑动状态,这样人体在第四框架层的带动下,因其重心的偏移 会自动左、右滑行,最终第四框架层停止的位置刚好使人体能保持水平。然后再将滑行机构 上的紧固螺栓旋紧,使第四框架层的支杆与滑行机构上的转轮抵紧,这样就可以使第四框 架层的位置固定。最后将锁销从3个锁环内取出,然后抬起担架即可运送病人。在运送过 程中,外面的三层框架会自动调节左、右和前、后的倾斜度,这样就可以始终保持里面的第 四框架层处于水平状态。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在使用将两端的支撑架打开,采用滚轮或 滑板带动担架移动(滚轮可以用于在较平坦的地面,如医院;滑板适用于户外雪地等使用), 这样可以在运送人员时更加省力,速度也更快。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减震性能好、能自动调节担架的平衡性本专利技术的担架采用了多层结构,其中外侧的 三层框架之间均采用铰接的方式,这样就使得在运送过程中担架杆由于外侧晃动所引起的 振动在向内传递时可以被逐层消减,当振动被传递到内层连接床面的第四框架层时几乎可 以被忽略,从而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同时,由于第四框架层与第三框架层之间采用滑动连 接的方式,它具有迅速自动调节重心的功能,达到了保持内层框架水平的目的,即使放上不 同体型的伤病员均可快速自动恢复平衡,这样在护送伤病员时就更加平稳。2、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各层框架之间只需要通过铰链连接,减少了不必要的零部件, 使得结构更加精简,特别是制作、安装时更加简单,达到了降低生产、制作成本的目的。3、使用方便、灵活由于第四框架层通过滑行机构可以在第三框架层上自由滑动, 其使用时非常灵活,灵敏性较好,而且在担架的两侧还可以安装支撑架,在支撑架底部通过 设置滚轮或滑板,可以适应野外、雪地等特殊环境,还能达到省力的效果,并且由于各个零 部件相互间摩擦较小,对滑动也不会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平衡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中以上转轮和下转轮的轴的中心线共同构成的平面为截面,剖 开后向右侧看,同时忽略了紧固螺丝和螺栓支架;图4为图1中II部放大后从仰视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图中,1 一第一框架层,2—第二框架层,3—第三框架层,4一第四框架层,5—紧固 螺栓,6—螺栓支架,7—床面,8—插锁,81—锁环,82—锁销,91 一上转轮,92—下转轮,93— 左转轮,94 一右转轮,10—支撑架,11 一固定带,12—把手,13—转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自平衡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层(1),在第一框架层(1)的内侧依次设有第二框架层(2)和第三框架层(3),第三框架层(3)位于第二框架层(2)的内侧,所述第一框架层(1)、第二框架层(2)和第三框架层(3)均为框形结构;第二框架层(2)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两条支杆分别与第一框架层(1)上相同方向的两条支杆可转动连接,第二框架层(2)上另外的两条支杆又分别与第三框架层(3)上相同方向的两条支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层(1)、第二框架层(2)和第三框架层(3)上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在支杆的中部;在第三框架层(3)长度方向的两条支杆上分别设有滑行机构,第三框架层(3)通过滑行机构与第四框架层(4)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框架层(4)上与第三框架层(3)相连的两条支杆均为弧形;在滑行机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四框架层(4)的紧固螺栓(5),在第四框架层(4)的内侧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的床面(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西薛鹏程谭健杨林袁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