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和鉴定
,具体涉及针对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以及所用的引物和探针。
技术介绍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是危害观赏植物的 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国外花卉生产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1998年INSV被欧洲及地中海植 物保护组织列入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Killi^X^M'MM (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 MT^MM^I^^ (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该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80_120nm,病毒 有包膜,其基因组由3个单链RNA分子构成。凤仙花坏死斑病毒最早从有症状的凤仙花上 分离鉴定出来,可以侵染50科648种植物,其中观赏植物39个属、蔬菜6个属。INSV引起 的症状多样,随寄主和侵染时期不同而变化,主要表现为矮化、环斑、叶片或茎部的褐色至 紫色的斑点、茎部变褐(溃疡)、碎色花,病害严重发生时会造成许多观赏植物的矮化,甚至 植株死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凤仙花坏死斑病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引物,所述的引物由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组成,所述的上游引物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下游引物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目标产物片段长度为182bp。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婷,徐小刚,李永忠,孙文涛,仵发静,陈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