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280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包括处理待检样品、制取样品的RNA、反转录得到样品的cDNA、荧光定量RT-PCR或巢式PCR法鉴定Ⅰ型鸭肝炎病毒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诊断快速、灵敏性高、且适用范围广的有益效果,可用于从组织样品、棉拭子、鸭或鸡胚尿囊液或细胞培养物中均可鉴定DHV-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I型鸭肝炎病毒(DHV-1)分子鉴别诊断方法。
技术介绍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肝脏 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开始发病时的死亡率高达90 %以上,造成很大损失。鸭肝炎由3种不同病毒引起,分别是鸭肝炎病毒(DHV)I、 II、 III 型,最常见的为DHVI型,属肠道病毒;DHVII型呈星状病毒;DHvIII 型呈小核糖核酸病毒。DHVI、 II、 III型有明显差异,各型之间上交叉 免疫性。I病毒的大小20 40纳米,能够在发育鸡胚的尿囊内生长 繁殖,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污染的育雏室内的病毒至少 能够生存10周,阴湿处粪便中的病毒能够存活37天。含有病毒的胚 液保存在2 4'C冰箱内,700天后仍保持存活。病毒在2%来苏儿溶 液中37"C能够存活1小时,在O. 1%福尔马林中能够存活8小时。目前尚未见到I型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的相关技 术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I型鸭肝炎病毒 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型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待检样品; (2)制取样品的RNA; (3)反转录得到样品的cDNA; (4)荧光定量RT-PCR或巢式PCR法鉴定I型鸭肝炎病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红罗玉均孔留五陈建红徐小芹廖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