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黄青霉菌及其在三七叶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99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灰黄青霉菌FZ61菌株及其在三七叶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灰黄青霉菌FZ61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462。)与同一批分离得到的灰黄青霉菌株FZ37和FZ46相较,具有优良的抑菌、产铁载体、产IAA、产纤维素酶、固氮和溶无机磷能力,易在植物叶际迅速占领有利生态位,可直接抑制三七叶部主要病原菌的生长,也可通过叶面喷施后提高三七叶片相关防御酶活性,增强叶片抗性,防治三七黑斑病、三七圆斑病和三七炭疽病,有效减少叶部病害对于三七种植产生的危害。此外,该菌对农业生产中危害严重的叶部病害大豆疫病、马铃薯早疫病和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作为作物叶部病害生物防治的优质生防菌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灰黄青霉菌及其在三七叶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三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大宗名贵中药材,由于其在止血散瘀、肿瘤抑制和心脑血管系统治疗中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而被不断开发,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已成为云南文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三七常生长于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这种独特的生长环境也为叶部病原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繁殖条件。

2、三七种植中常见的叶部病害包括由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panax)引起的黑斑病,槭菌刺孢菌(mycocentrospora acerina)引起的圆斑病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 orioides)引起的炭疽病。这些叶部病害均集中爆发流行在7~9月,此时温度高,雨量集中,空气相对湿度大,不仅为相关病原菌孢子萌发提供了必要的水膜、温度条件,促进病原菌侵染三七叶片,也为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远距离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导致病害迅速蔓延,给三七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三七叶部病害防治措施仍以化学农药为主,但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药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灰黄青霉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FZ61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7月12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462。

2.一种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FZ61菌株和/或其孢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黄青霉菌FZ61菌株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防治三七黑斑病、三七圆斑病和三七炭疽病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黄青霉菌FZ61菌株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黄青霉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fz61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7月12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462。

2.一种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fz61菌株和/或其孢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黄青霉菌fz61菌株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防治三七黑斑病、三七圆斑病和三七炭疽病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黄青霉菌fz61菌株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防治大豆疫病、马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禄蓉朱书生孔惟冉叶辰梅馨月邓维萍刘屹湘黄惠川杜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