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90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按其组成成分取直径范围在0. 1~30微米的经过将天然鳞片石墨经提纯、粉碎、分级,处理的石墨粉0. 001~54份,复合添加剂0. 6~19. 999份,而从基础油24~1500份中取出少量(一般为50%(重))油在超细微磨中研磨1~3小时作为浓缩母液,将24~1500份基础油取出少量油后的剩余部分用泵打入调和釜中预热至80℃~90℃,同时搅拌均匀;再向调和釜中加入制备好的浓缩母液,与基础油一起同时搅拌均匀,并同时加热至80~90℃,一般搅拌1. 5~3. 5小时即可得到品质良好的润滑剂组合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的润滑油组合物。众所周知,在高温、高速负载下运转的无油自润滑轴承、摩擦付配偶件、高级密封环等部件及材料均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润滑性。在以往的技术中,曾有人把石墨和二硫化钼(MoS2)的粉剂直接混到金属粉末中,试图利用粉末冶金烧结成型工艺制取高性能的润滑材料。结果都不理想。近年来又有人采用金属包复石墨的方法用来制取自润滑部件,未得到满意结果。众所周知。石墨和MoS2对金属的润湿性很差。把石墨和MoS2粉剂作为原料。烧结成型后强度很低。无论是在冷压或热压烧结成型中。经过较长时间高温浇结过程。石墨、MoS2将会氧化。即使镍包复石墨。利用普通烧结成型工艺也得不到较好的效果。日本专利昭58-17819专利技术了一种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它由两种组分构成第一组分由MoS2、WS2单体或复合体润滑剂和Cu、Fe、Ni、Co、M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构成;第二组分由第四、五、六付族金属或其碳化物、氮化物(第六付族氮化物除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构成。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0∶20~20∶80。该复合材料采用热压成形工艺。在现代的管件轧制加工生产线中,无缝管成型的主要步骤是在一芯轴上轧制已加热至1200℃-1300℃的熟铁。轧制成型过程后,芯轴或者说是芯轴棒从辗压好的管坯上移开并进行冷却,使芯轴或者说是芯轴棒从约150-350℃冷却到约60-100℃,从而为下一步辗压过程作好准备。对经冷却浴冷却的芯轴或者说是芯轴棒的预加工还须要润滑,这对保证轧制过程中使在芯轴棒上的熟铁的最佳“滑动”以及管的后期质量即管子内表面的特性是重要的。通常是用含石墨的油来进行润滑,该油在与用炽热熟铁制成的芯轴接触时由于烧毁产生很浓的烟雾,其有毒成份导致对环境的危害。另外,轧制时熟铁中的该不可控制的烧毁损坏了芯轴上的润滑剂薄层,并可能损坏管的内表面。在DES2450716中,特别实施例5中还推荐了应用实质上是由石墨和亚烷基聚合物组成的耐高温润滑剂。该润滑剂在轧制成型过程后直接涂覆到还未冷却的芯轴上,形成一层干燥的部份防水的润滑剂层,这样形成的芯轴随后进入冷却浴,不必随后再换新的润滑剂进入下一步轧制过程。但也指出,由于冷却浴和水的影响,在运输时芯轴的力学荷载经常会损坏润滑剂膜,从而再对管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用作润滑剂的固体润滑剂分散液具有较全面的优点,即兼有固体润滑剂的优良的极压润滑性。液体润滑剂的良好的流动性、散热性和渗透性,在边界润滑条件下,能有效地降低摩擦面的摩擦和磨损。因此,固体润滑剂分散液,在汽车、船舶、印染及其综工业机械行业被广泛地用作润滑油和减摩添加剂。然而,固体润滑剂分散液的一个技术关键还在于能否长期地稳定分散。因为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固体颗粒凝聚和沉淀的话,那么在润滑中就会发故障。为使分散液长期稳定,可以把固体颗粒破碎成尽可能小的尺寸和/或寻找优良的分散剂。较早使用的分散剂有脂肪酸皂,聚丁二烯。1967年5月9日申请的美国专利3,384,580提出以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作分散剂。1978年4月3日申请的美国专利4,134,844提到以烯基丁二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酯,氧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与脂肪胺(或多胺)的反应产品作分散剂。已知的各种分散剂确能在固体颗粒的破碎过程中帮助固体微粒分散,并有助于分散液稳定。但要进一步提高固体润滑剂颗粒的破碎分散效果和分散液的长期稳定性,还必须寻找更佳的分散剂及与之相适应的分散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它能有效地润滑发动机摩擦部件,消除噪音,减少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高效节能。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由基础油料和石墨以及添加剂均匀混合而成,其重量含量分别为基础油占24~1500(重量份数),特制石墨粉占0.001~54(重量份数),并加有0.6-19.999(重量份数)的复合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油料含有具有润滑粘度的油,包括天然的和合成的润滑油及其混合物。天然油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例如,蓖麻油、猪油),液体石油润滑油以及经加氢精制、溶剂精制或精制的链烷型、环烷型或链烷-环烷混合型矿物润滑油。由煤或页岩产生的具有润滑粘度的油也是可用的基础油料。合成润滑油包括烃油和囟化烃油,如聚合的和共聚的烯烃(如聚丁烯,聚丙烯,丙烯-异丁烯共聚物,氯化聚丁烯,聚(1-己烯),聚(1-辛烯),聚(1-癸烯);烷基苯(如十二烷基苯,十四烷基苯,二壬基苯,二(2-乙基己基)苯);多联苯(如联苯,三联苯,烷基化多酚);和烷基化二苯醚和烷基化二苯硫化物及其衍生物,类似物和同系物。烯化氧聚合物和共聚物及其衍生物(其末端羟基已通过酯化、醚化等改变)是另一类已知的合成润滑油。其例子有通过氧化乙烯或氧化丙烯的聚合而制得的聚氧化烯聚合物,这些聚氧化烯聚合物的烷基醚和芳基醚(如平均分子量为1000的甲基-聚异丙二醇醚,分子量为500~11000的聚乙二醇二苯基醚,分子量为1000~1500的聚丙二醇二乙基醚);及其单羧酯和多羧酯,例如四甘醇的醋酸酯,混合的C3~C8脂肪酸酯和C13含氧酸二酯。另一类适用的合成润滑油包括二羧酸(如苯二甲酸,琥珀酸,烷基琥珀酸和烯基琥珀酸,马来酸,壬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富马酸,己二酸,亚油酸二聚物,2-乙基己基醇,1,2-亚乙基二醇,二甘醇一醚,丙二醇)生成的酯。这些酯的具体例子有己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富马酸二正己酯,癸二酸二辛酯,壬二酸二异辛酯,壬二酸二异癸酯,苯二甲酸二辛酯,苯二甲酸二癸酯,癸二酸二(十二烷基)酯,亚油酸二聚物的2-乙基己基双酯,以及由1摩尔癸二酸与2摩尔四甘醇和2摩尔2-乙基己酸反应而生成的混合酯。可作为合成油使用的酯还包括由C5~C12一元羧酸与多羧基化合和多元醇醚(如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制得的酯。硅基油如聚烷基-、聚芳基-、聚烷氧基-、或聚芳氧基硅氧烷油和硅酸油是另一类可用的合成润滑剂,它们包括硅酸四乙酯、硅酸四异酯、硅酸四(2-乙己基)酯、硅酸四(4-甲基-2-乙基己基)酯、硅酸四-(对叔丁基-苯基)酯、六-(4-甲基-2-五氧)二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其它合成润滑油包括含磷酸的液体酯(如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辛酯,癸基膦酸的二乙酯)和聚合的四氢呋喃。未精制油、精制油和再精制油料可用作本专利技术的润滑剂。未精制油是直接由天然或合成原油获得的未经进一步提纯处理的油。例如,直接由页岩干馏而得的页岩油,直接由蒸馏得到的石油油料或直接由酯化过程得到的酯油,这些未经进一步处理即使用的油为未精制油。精制油与未精制油相似,所不同的是精制油已经过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提纯步骤进行了进一步处理,以改善其一种以上性能。很多提纯方法如蒸馏、溶剂萃取、酸或碱萃取、过滤和渗滤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都是熟知的。再精制油料是用类似于取得精制油的方法再处理已精制过的油。这种再精制油料也叫做再生油或再加工油,而且常常还用除去用过的添加剂和油的破坏产物的方法再进行加工。组成润滑剂组合物的特制石墨粉的微粒直径范围是0.1~30微米,并且将石墨粉按如下方法处理将天然鳞片石墨经提纯、粉碎、分级处理后选用直径范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润滑油基础油占24~1500份(重),特制石墨粉占0. 001~54份,复合添加剂占0. 6~19. 999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绍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驰凯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