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33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用于连接车架与车辆减振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设有相对的侧板,侧板之间形成加强空间;加强板;加强板设于加强空间,加强板与侧板抵接;销轴;销轴穿过支架本体连接加强板与车架,销轴远离车架的一端连接车辆减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安装支架上的销轴受到冲击力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安装支架失效或影响车架,最终影响减振器性能的问题。最终影响减振器性能的问题。最终影响减振器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减振器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减振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减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
[000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现有安装支架上的销轴受到冲击力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安装支架失效或影响车架,最终影响减振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支架,解决了现有安装支架上的销轴受到冲击力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安装支架失效或影响车架,最终影响减振器性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支架,用于连接车架与车辆减振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设有相对的侧板,侧板之间形成加强空间;加强板;加强板设于加强空间,加强板与侧板抵接;销轴;销轴穿过支架本体连接加强板与车架,销轴远离车架的一端连接车辆减振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支架本体安装固定销轴和车辆减振器,销轴连接车架和车辆减振器,销轴穿过支架本体,连接加强板和车架,同时侧板形成的加强空间,加强板与侧板抵接保证安装支架不会因为冲击而破坏销轴,进而影响车辆减振器性能,支架本体部分连接车架,通过支架本体和加强板有效降低车辆减振器在传递较大力时产生的销轴偏转失效问题,同时通过支架本体的支撑和固定,提高整个车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0007]进一步的,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连接侧板,顶板连接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与车架相连接,底板保证支架本体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销轴穿过顶板连接加强板和车架,顶板初步保证销轴的稳定性,使销轴不会左右晃动。
[0009]进一步的,顶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加强板设有第二安装孔,销轴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设于车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销轴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初步保证销轴的固定效果,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增加销轴固定的效果,保证销轴在受到冲击时不会轻易发生变形,导致销轴与车架之间连接失效的情况。
[0011]进一步的,底板设有第三安装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通过第三安装孔与车架实现连接,使用螺栓或螺钉设于第一安装孔,与车架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顶板包括: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设于第一安装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限位环的设置防止销轴与第一安装孔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导致销轴与车架之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
[0015]进一步的,加强板包括: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设于第二安装孔,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内径相同。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限位环的设置进一步防止销轴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内径相同使销轴更容易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进行配合。
[0017]进一步的,销轴包括:顶段、配合段、限位段和连接段;顶段、配合段、限位段和连接段依次连接,连接段通过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连接车架,配合段与车辆减振器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配合段与车辆减振器配合,实现车辆减振器与车架之间的连接,限位段防止销轴过度伸入第一安装孔,在受到冲击时保护第一安装孔不被破坏,增大与支架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连接段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车架。
[0019]进一步的,限位段外径大于第一安装孔孔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限位段外径大于第一安装孔孔径能够防止销轴国服伸入第一安装孔,增大与支架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在受到冲击时保护支架本体不被破坏的效果。
[0021]进一步的,配合段与车辆减振器过盈配合。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过盈配合使车辆减振器与配合段不会轻易发生分离,保证安装稳定性。
[0023]进一步的,销轴还设有紧固件,顶段外径小于配合段外径,配合段外径小于限位段外径,紧固件通过顶段将车辆减振器限定于于配合段。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顶段外径小于配合段外径方便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在进入顶段后将车辆减振器限定于配合段,同时配合段的另一端由限位段限制,进一步达到限定车辆减振器活动的效果。
[002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26](1)支架本体安装固定销轴和车辆减振器,销轴连接车架和车辆减振器,销轴穿过支架本体,连接加强板和车架,同时侧板形成的加强空间,加强板与侧板抵接保证安装支架不会因为冲击而破坏销轴,进而影响车辆减振器性能,支架本体部分连接车架,通过支架本体和加强板有效降低车辆减振器在传递较大力时产生的销轴偏转失效问题,同时通过支架本体的支撑和固定,提高整个车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0027](2)第二限位环的设置进一步防止销轴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内径相同使销轴更容易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进行配合;
[0028](3)配合段与车辆减振器配合,实现车辆减振器与车架之间的连接,限位段防止销轴过度伸入第一安装孔,在受到冲击时保护第一安装孔不被破坏,增大与支架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连接段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车架。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中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图1中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图1中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图1中一种安装支架与车架和车辆减振器的连接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0

安装支架;110

支架本体;111

侧板;112

加强空间;113

底板;114

顶板;115

第一安装孔;116

第三安装孔;117

第一限位环;118

第二限位环;120

加强板;121

第二安装孔;130

销轴;131

顶段;132

配合段;133

限位段;13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支架(100),用于连接车架(140)与车辆减振器(1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110);所述支架本体(110)设有相对的侧板(111),所述侧板(111)之间形成加强空间(112);加强板(120);所述加强板(120)设于所述加强空间(112),所述加强板(120)与所述侧板(111)抵接;销轴(130);所述销轴(130)穿过所述支架本体(110)连接所述加强板(120)与所述车架(140),所述销轴(130)远离所述车架(140)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辆减振器(150);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10)包括:底板(113)和顶板(114);所述底板(113)连接所述侧板(111),所述顶板(114)连接所述侧板(111)远离所述底板(113)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4)设有第一安装孔(115),所述加强板(120)设有第二安装孔(121),所述销轴(130)穿过第一安装孔(115)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设于所述车架(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3)设有第三安装孔(1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4)包括:第一限位环(117);所述第一限位环(117)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钢何志刚杨松徐国伟徐军营耿亮卢红亮董树良曹玉东黄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知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