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630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制备方法:以100质量份数计,该结构胶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酯类单体55份~80份;增韧增粘剂10份~30份;稳定剂0.1份~2份;过氧化物1份~10份;还原剂0.1份~5份;颜料0.1份~0.5份;气相白炭黑1份~5份;其他助剂1份~5份。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均匀;(b)加入稳定剂;(c)将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增韧增粘剂制得双份相近组分的结构胶A组分预混料和B组分预混料;(d)将过氧化物和还原剂分别加入上述结构胶A组分预混料和B组分预混料中;(e)加入颜料、气相白炭黑和石蜡助剂,真空脱泡制得双组分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第二代丙烯酸酯结构胶简称SGA,是一种完全反应的双组分胶粘剂。由于具有诸多 优点室温快速固化且固化速度可调;双组分且不需严格计量,使用方便,利于自动化;不 需严格表面处理,具有油面可粘接性;可粘接材料广泛,有利于异型材组装;机械强度高; 调节范围广等。所以,从70年代中期问世仅20余年时间,SGA已有了飞速发展。但还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臭味大,快速固化与贮存稳定性的矛盾,毒性与剌激性,晾置时间过 短等,影响了SGA的大规模应用。同时,随着现代的工业化生产制造过程中SGA被大量应用, 伴随生产节奏的加快,迫切需要通过适当的提高固化温度来大幅度提高SGA的固化速度, 但是室温的凝胶时间又要适当长以提供足够的室温操作时间,即迫切需要固化速度对热非 常敏感的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加热条件下快速固化定位的热 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以IOO质量份数计,该结构胶 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酯类单体55份 80份;增韧增粘剂10份 30份;稳定剂O. 1份 2 份;过氧化物1份 10份;还原剂0. 1份 5份;颜料0. 1份 0. 5份;气相白炭黑1份 5份;其他助剂1份 5份;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烯 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 丙酯、三官能团丙烯酸酯中两种以上混合;所述增韧增粘剂为官能化氯丁橡胶、MBS树脂、 ABS树脂、官能化丁腈橡胶、PE粉末、丙烯酸酯类齐聚物中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稳定剂为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苯二酚、对苯醌、MEHQ中两种以上混合;所述其他助剂为石蜡、 石蜡油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 上述过氧化物为异丙苯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苯甲酰;上述还原剂为氯化亚铁或叔胺。 上述乙氧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10份 20份;上述甲基丙烯酸1份 10份;所述 环氧丙烯酸酯10份 30份;上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份 30份;上述三官能团丙烯酸酯 10份 20份。 上述氯丁橡胶5份 15份;上述ABS树脂5份 15份;丁腈橡胶5份 15份。 上述2, 6- 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 1份 2份;上述对苯二酚0. 1份 1份;上 述对苯醌0. 1份 1份;上述MEHQO. 1份 2份。 制备上述的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均匀;3 (b)加入稳定剂; (c)将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增韧增粘剂制得双份相近组分的结构胶A组分预混料和 B组分预混料; (d)将过氧化物和还原剂分别加入上述结构胶A组分预混料和B组分预混料中; (e)加入颜料、气相白炭黑和石蜡助剂,真空脱泡制得双组分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 胶。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的热固化定位时间短、 热固化所需温度低,8(TC只需60s即可定位,传统的丙烯酸酯结构胶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 较高的温度,例如3M DP810需要在9(TC加热120s才能定位,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力学性能、湿热 老化、热老化等性能优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 丙烯酸酯类单体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 10份、甲基丙烯酸1份 10份、乙 氧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10份 20份、环氧丙烯酸酯10份 30份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 份 30份,增韧增粘剂选用氯丁橡胶5份 15份和ABS树脂5份 15份混合,过氧化物 选用过氧化苯甲酰1份 10份,还原剂选用叔胺0. 5份 5份,稳定剂选用2, 6- 二叔丁 基-4-甲基苯酚0. 1份 2份和对苯醌0. 1份 1份,颜料0. 1份 0. 5份,气相白炭黑1 份 5份,石蜡0. 1份 1份,将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化双酚A 二丙烯酸 酯、环氧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对苯 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氯丁橡胶和ABS树脂,等增韧增粘树脂充分溶解后制得双份相同 组分的结构胶A组分预混料和B组分预混料,将过氧化苯甲酰、气相白炭黑和颜料加入结构 胶A组分预混料中,将叔胺、气相白炭黑和石蜡加入结构胶B组分预混料中,分别对制得的 结构胶A组分和B组分真空脱泡,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组分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各成分 具体数值见下表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实施例2 丙烯酸酯类单体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 15份、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份 15 份、乙氧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10份 30份、甲级丙烯酸羟乙酯10份 30份、甲级丙烯酸 羟丙酯10份 30份和甲基丙烯酸1份 10份,增韧增粘剂选用丁腈橡胶10份 30份和 ABS树脂10份 30份,过氧化物选用异丙苯过氧化氢1份 10份,还原剂选用氯化亚铁 0. 1份 5份,稳定剂选用2, 6- 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 1份 2份、MEHQ0. 1份 2份和 对苯二酚0. 1份 2份,颜料0. 1份 0. 5份、气相白炭黑1份 5份。方法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各组分具体数值见下表 组分名称数值(份数)甲基丙烯酸甲酯10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0甲级丙烯酸羟乙酯12甲级丙烯酸羟丙酯155组分名称数值(份数)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10甲基丙烯酸8丁腈橡胶15ABS树脂10异丙苯过氧化氢4. 7氯化亚铁0. 3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 4MEHQ1对苯二酚0. 3颜料0. 3气相白炭黑3 下面根据GB/T 7124-2008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测试了不同温度下、不同固化时间的剪切强度,见下表 固化时间 /h22'C剪切强度 /MPa6(TC剪切强度 /MPa8(TC剪切强度 /MPa0. 1712. 5818. 1215. 340. 3314. 0819. 2218. 600. 5015. 3719. 1218. 89117. 1722. 0921. 51218. 2423. 5123. 40318. 6924. 5224. 54<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固化的前两个小时内,剪切强度增长很快,后 逐渐减慢直至趋于平缓,其中在22t:固化的最终强度可达22. 13MPa,在6(TC固化的最终强 度可达27. 60MPa,在8(TC固化的最终强度可达29. 76MPa ;而且在固化初期,在60°C固化的 剪切强度比在8(TC固化的剪切强度略高,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在6(TC固化的剪切强度增 长逐渐变慢,最终比在80°C固化的剪切强度略低。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以100质量份数计,该结构胶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酯类单体55份~80份;增韧增粘剂10份~30份;稳定剂0.1份~2份;过氧化物1份~10份;还原剂0.1份~5份;颜料0.1份~0.5份;气相白炭黑1份~5份;其他助剂1份~5份;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三官能团丙烯酸酯中两种以上混合;所述增韧增粘剂为官能化氯丁橡胶、MBS树脂、ABS树脂、官能化丁腈橡胶、PE粉末、丙烯酸酯类齐聚物中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稳定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苯二酚、对苯醌、MEHQ中两种以上混合;所述其他助剂为石蜡、石蜡油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美娜李印柏翟海潮林新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