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73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包括空气滤清器和整流结构,整流结构设置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形腔内,包括沿气体流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整流网、导流板、第二整流网以及第三整流网,第一整流网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二整流网沿第三方向Z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通过优化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结构、在气流流向折弯处增加整流网和导流板使得空气出口处气流平顺,将空气流量计测量值降低至可接收范围内;并通过选用合适硬度的橡胶材料做成随形立体结构密封圈,达到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上下腔体密封的目的。器出气口形腔上下腔体密封的目的。器出气口形腔上下腔体密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滤清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动车型进气系统管路需布置空气流量计进行空气流量监测,要求监测数据不能超过一定波动范围(一般为
±
3%)。受机舱布置环境影响,空气流量计无法布置在长直管路中间,空气流量计布置在空气滤清器出口处。空气滤清器内气体流向在空气滤清器出口有折返,会使空气滤清器出口外气流紊乱,致命空气流量计波动超出限定范围。同样受布置环境影响,空气滤清器上下壳体在空滤出口处非平面搭接,传统滤芯泡沫密封层密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以解决空气滤清器出口处空气流量波动大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包括:
[0006]空气滤清器100,所述空气滤清器100由上壳体110、下壳体120和出气口形腔130构造而成,所述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之间设置有滤芯140,气流沿第三方向Z由所述下壳体120顶端设置的进气口121进入,沿第二方向Y经过所述滤芯140进入所述上壳体110内部,再沿第一方向X由所述上壳体110侧面设置的上壳体出气口111进入所述出气口形腔130,气流方向在所述出气口形腔130由所述第一方向X转变为所述第三方向Z;
[0007]整流结构200,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形腔130内,所述整流结构200包括沿气体流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整流网210和第二整流网22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整流网210和所述第二整流网220之间的气流折弯处的导流板230,所述第一整流网210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所述第二整流网220沿所述第三方向Z设置。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流量计300,所述空气流量计300设置于所述空气滤清器100的出气口形腔130下方连接的管路400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流网210和第二整流网220的目数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流网220下方还设置有第三整流网240。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整流网240的目数是所述第一整流网210和第二整流网220目数的三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流量计300距所述第三整流网240的距离为85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230构造为弧形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滤清器100的出气口形腔130构造为圆弧形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形腔130由上腔体131和下腔体132构造而成,所述上腔体
131和下腔体132的连接端面通过橡胶密封圈133密封。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230与所述空气滤清器100的上壳体110一体成型。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通过优化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结构、在气流流向折弯处增加整流网和导流板使得空气出口处气流平顺,将空气流量计测量值降低至可接收范围内;并通过选用合适硬度的橡胶材料做成随形立体结构密封圈,达到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上下腔体密封的目的:
[0019]1、优化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结构,将方形结构优化为半球形的圆弧结构,避免产生涡流,影响空气流量稳定性。
[0020]2、按气流方向排布依次设置第一整流网、导流板、第二整流网和第三整流网,气流经过第一整流网后,进行第一次整流;由于气流会往折弯处外侧聚集,造成分布不均,外侧密度大,内侧密度小,故在第一整流网后增加导流板,防止气流聚集在外侧;由于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出口后即为空气流量计,在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出口处设置两道整流网;第一整流网和第二整流网目数相同,第三整流网目数是前两者的三倍,第三整流网放置在空气流量计之前,距离相距约85mm,更有利于空气流量计测量值的稳定。
[0021]3、选用合适硬度的橡胶材料制作成立体随形结构密封圈,并通过过盈配合嵌入空气滤清器出气口形腔下腔体凹槽内,通过上腔体在空气滤清器卡扣的作用下,向下压紧密封圈,密封圈产生弹性变形,达到密封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的正视图;
[0024]图2为图1中B处内部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7]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口形腔的外形示意图;
[0028]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口形腔的上腔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口形腔的下腔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整流结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2]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整流结构的剖面图;
[0033]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整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与第一整流网和导流板装配示意图;
[0036]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整流网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与第二整流网装配示意图;
[0038]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整流网结构示意图;
[0039]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整流网结构示意图;
[0040]100.空气滤清器、110.上壳体、111.上壳体出气口、120.下壳体、130.出气口形腔、
131.上腔体、132.下腔体、133.密封圈、134.凹槽、135.限位块、140.滤芯;
[0041]200.整流结构、210.第一整流网、220.第二整流网、221.网体、222.边沿、223.第一卡槽、230.导流板、240.第三整流网、241.第二卡槽;
[0042]300.空气流量计;
[0043]400.管路;
[0044]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本实施列提供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包括空气滤清器100和整流结构200,应用于需要空气流量监测的进气系统管路,例如,混动车型进气系统管路需布置空气流量计进行空气流量监测,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滤清器(100),所述空气滤清器(100)由上壳体(110)、下壳体(120)和出气口形腔(130)构造而成,所述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之间设置有滤芯(140),气流沿第三方向(Z)由所述下壳体(120)顶端设置的进气口(121)进入,沿第二方向(Y)经过所述滤芯(140)进入所述上壳体(110)内部,再沿第一方向(X)由所述上壳体(110)侧面设置的上壳体出气口(111)进入所述出气口形腔(130),气流方向在所述出气口形腔(130)由所述第一方向(X)转变为所述第三方向(Z);整流结构(200),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形腔(130)内,所述整流结构(200)包括沿气体流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整流网(210)和第二整流网(22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整流网(210)和所述第二整流网(220)之间的气流折弯处的导流板(230),所述第一整流网(210)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所述第二整流网(220)沿所述第三方向(Z)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置空气滤清器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流量计(300),所述空气流量计(300)设置于所述空气滤清器(100)的出气口形腔(130)出口下方连接的管路(400)上。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森旺曹良丹徐文龙冯朋朋付杨冷凯陈燕迪高宇航耿銘辰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