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3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该弧形胚料锻造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下方匹配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上模的内腔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次级压板,且次级压板贯穿上模的内腔延伸至底部,所述上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主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活动板、主压板、次级压板、初级压槽、次级压槽、滑孔、安装腔、槽口条、轨道槽条、初级推动组件和次级推动组件,配合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可以在弧形工件锻造完成的同时实现轨道槽的开设,无需后续进行车加工,不仅可以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成本,也提高成型效率。也提高成型效率。也提高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模具
,具体为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锻造模具是在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原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锻模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锻造模具是模锻件生产中必需的关键工艺装备,是设备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锻件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003]现有弧形工件在锻造结束后,有时需要通过车加工在其侧壁开设轨道槽,车加工时不仅需要切削大量废料,造成材料浪费,从而增加生产成本,也需要消耗大量时间,降低了成型效率,同时弧形工件在锻造时,需要经过两次锻造,以保证所得胚料达到所需尺寸,两次锻造一般采用两副模具或一副模具(此模具中开设有两个模腔),在加工过程中,初次锻造完成后,还需工人采用钳子等工具将工件夹起放置于另一模腔中,工作效率低,同时在夹持过程中,还具有掉落等风险。
[0004]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解决了现有弧形工件表面开设轨道槽难以一次成型,还需后续加工以及两次锻造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下方匹配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上模的内腔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次级压板,且次级压板贯穿上模的内腔延伸至底部,所述上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主压板,两个主压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上模固定连接的初级模芯和次级模芯,所述上模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下模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且初级模腔与初级模芯相匹配,且次级模腔与次级模芯相匹配,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初级压槽和两个次级压槽,且初级压槽与主压板相匹配,且次级压槽与次级压板相匹配,两个所述初级压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次级压槽相连通的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安装腔,且两个安装腔分别与相邻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连通,两个所述滑孔均与相邻安装腔之间共同安装有初级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初级推动组件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有槽口条,两个所述初级推动组件均与相邻槽口条之间共同安装有次级推动组件,且次级压板与次级推动组件相匹配,两个所述次级推动组件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轨道槽条,所述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嵌槽,四个所述第一嵌槽的内部均镶嵌第一嵌块,所述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的中间处均开设有第二嵌槽,两个所述第二嵌槽的内部均镶嵌有第二嵌块;
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顶出组件,且顶出组件的顶出端贯穿下模的底部延伸至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内并与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相连接,所述顶出组件分别与两个安装板之间共同安装有两个提拉组件,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外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滑槽,四个所述限位滑槽均与相邻安装板之间共同安装有提升组件,同侧两个所述提升组件的安装端共同安装有外壳,两个所述外壳均安装有链条组件,两个所述链条组件之间共同安装有两个与外壳转动连接的转轴,单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花键,两个所述链条组件的安装端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杆,多个所述安装杆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托架,所述安装座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托架相匹配的压条。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初级推动组件均包括与主压板相匹配的斜面推杆,且斜面推杆与槽口条固定连接,所述斜面推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与槽口条和安装腔之间固定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压板与初级推动组件配合,在锻造前,可以将槽口条顶出,有利于弧形工件侧壁弧形槽的成型,在锻造结束后,可以将槽口条收起,避免影响弧形工件的顶出。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次级推动组件均包括竖槽和安装槽,且竖槽开设在斜面推杆的顶部并与次级压板相匹配,且安装槽开设在槽口条的内部,所述竖槽与安装槽之间共同设有斜面活动板,且斜面活动板与次级压板并与轨道槽条相压合,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与轨道槽条固定连接的复位板,且复位板与安装槽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复位弹簧。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次级压板与次级推动组件配合,在锻造时,可以将轨道槽条顶出,有利于轨道槽的成型,在锻造结束后,可以将轨道槽条收起,避免影响槽口条的收起。
[0013]优选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模板,且模板位于安装座的内部,所述模板的顶部与下模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复位弹簧,所述模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中部顶杆,且中部顶杆贯穿下模的底部并与相邻第二嵌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模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侧顶杆,且侧顶杆贯穿下模的底部并与相邻第一嵌块之间固定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出组件可以通过顶杆将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顶起,从而可以将模腔中的弧形工件顶出;而第三复位弹簧利用自身弹力,可以使模板没有外力的作用时始终处于下压状态,从而在顶杆的作用,使得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始终处于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内,避免影响弧形在初级模腔和次级模腔内的成型效果。
[0015]优选的,四个所述提拉组件均包括行程槽,且行程槽开设在安装座的侧壁,所述行程槽的内部设有与模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表面设有提杆,所述提杆的外壁开设有与横杆滑动连接的限位孔,所述提杆的外表面一侧设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提杆固定连接的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底部与活动座的内底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容差弹簧。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利用自身高度对横杆的初步行程具有限位作用,可以避免上模在打开的同时顶出组件也在提拉组件的作用下运行,从而能够保证在顶出组件在运行时,槽口条处于收起状态,避免发生运动干涉,保证整体正常运行;而容差弹簧,利用自身可压缩性为提拉组件的行程提供容差,从而保证顶出组件处于最顶位置时,安装板与上模可以继续上移,避免与提升组件发生运动干涉。
[0017]优选的,四个所述提升组件均包括滑座,且滑座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并与外壳之
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座的顶部与限位滑槽的内顶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所述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L型杆,且L型杆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升组件可以将外壳提起,从而可以将安装杆与活动托架提起,有利于活动托架与压条配合将弧形工件托起,从而有利于弧形工件的切换,其中活动框的设置,可以对滑座进行移动错位,避免提升组件与提拉组件之间发生运动干涉,保证提升组件的正常运行。
[0019]优选的,两个所述链条组件均包括两个链轮,且链轮位于外壳的内侧并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同侧两个所述链轮之间共同啮合连接有链条本体,且安装杆与链条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链轮发生转动时,可以驱动链条本体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方匹配设置有下模(8),所述下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1);所述上模(1)的内腔设有活动板(38),所述活动板(38)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次级压板(39),且次级压板(39)贯穿上模(1)的内腔延伸至底部,所述上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主压板(3),两个主压板(3)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上模(1)固定连接的初级模芯(59)和次级模芯(41),所述上模(1)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下模(8)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初级模腔(40)和次级模腔(60),且初级模腔(40)与初级模芯(59)相匹配,且次级模腔(60)与次级模芯(41)相匹配,所述下模(8)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初级压槽(42)和两个次级压槽(61),且初级压槽(42)与主压板(3)相匹配,且次级压槽(61)与次级压板(39)相匹配,两个所述初级压槽(4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次级压槽(61)相连通的滑孔(43),两个所述滑孔(43)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安装腔(44),且两个安装腔(44)分别与相邻初级模腔(40)和次级模腔(60)连通,两个所述滑孔(43)均与相邻安装腔(44)之间共同安装有初级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初级推动组件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有槽口条(48),两个所述初级推动组件均与相邻槽口条(48)之间共同安装有次级推动组件,且次级压板(39)与次级推动组件相匹配,两个所述次级推动组件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轨道槽条(49),所述初级模腔(40)和次级模腔(60)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嵌槽(53),四个所述第一嵌槽(53)的内部均镶嵌第一嵌块(52),所述初级模腔(40)和次级模腔(60)的中间处均开设有第二嵌槽(57),两个所述第二嵌槽(57)的内部均镶嵌有第二嵌块(56);所述安装座(21)的内部安装有顶出组件,且顶出组件的顶出端贯穿下模(8)的底部延伸至初级模腔(40)和次级模腔(60)内并与第一嵌块(52)和第二嵌块(56)相连接,所述顶出组件分别与两个安装板(4)之间共同安装有两个提拉组件,所述安装座(21)的两侧外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滑槽(20),四个所述限位滑槽(20)均与相邻安装板(4)之间共同安装有提升组件,同侧两个所述提升组件的安装端共同安装有外壳(13),两个所述外壳(13)均安装有链条组件,两个所述链条组件之间共同安装有两个与外壳(13)转动连接的转轴(11),单个所述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花键(37),两个所述链条组件的安装端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杆(15),多个所述安装杆(15)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托架,所述安装座(21)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托架相匹配的压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初级推动组件均包括与主压板(3)相匹配的斜面推杆(47),且斜面推杆(47)与槽口条(48)固定连接,所述斜面推杆(4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5),且第一复位弹簧(45)与槽口条(48)和安装腔(44)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形胚料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次级推动组件均包括竖槽(58)和安装槽(46),且竖槽(58)开设在斜面推杆(47)的顶部并与次级压板(39)相匹配,且安装槽(46)开设在槽口条(48)的内部,所述竖槽(58)与安装槽(46)之间共同设有斜面活动板(62),且斜面活动板(62)与次级压板(39)并与轨道槽条(49)相压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玉冬王鹏季小立王广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锋拓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