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同轴电缆及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48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同轴电缆及生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内导体外侧挤出发泡PE料高压融体并冷却定型形成发泡绝缘层,获得具有发泡绝缘层的内导体;在具有发泡绝缘层的内导体外侧纵包外导体金属带形成外导体,并在外导体外侧挤出护套料形成外护套,获得所述同轴电缆;在内导体外侧挤出发泡PE料高压融体时,使发泡PE料高压融体依次经过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机,附着于所述内导体外侧,发泡后经冷却定型形成发泡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串联的螺旋挤出机和恒压推挤机,结合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的方式进行进料,克服了周期性运动导致的周期性缺陷峰值,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优化回波损耗。优化回波损耗。优化回波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同轴电缆及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同轴电缆及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同轴电缆可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例如隧道内天线、室内天线等等。同轴电缆阻抗不均匀或与信号源及负载不匹配均会造成同轴电缆在传输信号时一部分信号能量向传输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即反射。它将使原来信号遭受影响,导致传输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危害系统的正常工作。回波损耗是表达信号在传输中反射程度的一个重要参量,定义为同轴电缆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回波损耗绝对值越大说明同轴电缆的传输效果越好。一般来说,回波损耗应大于20dB,否则会影响同轴电缆的传输质量。
[0003]为了改善回波损耗,通常通过优化三个方面因素来保证同轴电缆的传输效果。一是选择合适的同轴电缆规格和材料;二是采取合适的接头和连接方式以减少信号的反射和损失;三是采取屏蔽和隔离措施以减小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
[0004]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用户对同轴电缆的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要求回波损耗提高至30dB附近,此时公知的传统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更进一步的精细化回波损耗控制方法被提上了日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同轴电缆及生产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串联的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克服现有技术中仅采用螺旋挤出时,螺杆、齿轮泵等的旋转或活塞推挤周期性运动导致的周期性缺陷峰值,由此解决现有的同轴电缆由于挤出设备周期性运动带来的同轴电缆周期性缺陷,导致回波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内导体外侧挤出发泡PE料高压融体并冷却定型形成发泡绝缘层,获得具有发泡绝缘层的内导体;在具有发泡绝缘层的内导体外侧纵包外导体金属带形成外导体,并在外导体外侧挤出护套料形成外护套,获得所述同轴电缆;在内导体外侧挤出发泡PE料高压融体时,使发泡PE料高压融体依次经过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机,附着于所述内导体外侧,发泡后经冷却定型形成发泡绝缘层。
[0007]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所述使发泡PE料高压融体依次经过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机,具体为:使一股发泡PE料高压融体经螺旋挤出后分成多股,分别为进入第一至第N恒压支
流;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汇聚后进入机头,挤出并附着于所述内导体外侧。
[0008]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各自独立的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
[0009]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中的每一恒压支流,按照如下方法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检测螺旋挤出口与该恒压支流之间的熔压,当高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高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增大该恒压支流入口电控阀门的开度;当低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低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减小该恒压支流入口电控阀门的开度。
[0010]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中的每一恒压支流,按照如下方法负反馈调节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在该恒压支流上设置缓冲池,将进入该恒压支流的发泡PE料高压融体积存于所述缓冲池中,维持所述缓冲池的压强稳定在预设的压强值。
[0011]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中的每一恒压支流,按照如下方法负反馈调节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检测该恒压支流与汇聚口机头之间的熔压,当高于该恒压支流出口预设的高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增大该恒压支流出口电控阀门的开度;当低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低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减小该恒压支流出口电控阀门的开度。
[0012]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维持螺旋挤出的出口熔压稳定。
[0013]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使一股发泡PE料高压融体经螺旋挤出后分成两股,分别进入第一和第二恒压支流;所述第一和第二恒压支流汇聚后进入机头,挤出并附着于所述内导体外侧;第一与第二恒压支流,各自独立的按照如下方法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检测螺旋挤出口与该恒压支流之间的熔压,当高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高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增大该恒压支流入口电控阀门的开度;当低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低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减小该恒压支流入口电控阀门的开度;并且,在该恒压支流上设置缓冲池,将进入该恒压支流的发泡PE料高压融体积存于所述缓冲池中,维持所述缓冲池的压强稳定在预设的压强值;检测该恒压支流与汇聚口机头之间的熔压,当高于该恒压支流出口预设的高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增大该恒压支流出口电控阀门的开度;当低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低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减小该恒压支流出口电控阀门的开度。
[001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为射频同轴电缆或漏泄同轴电缆,包括依次共轴嵌套的内导体、发泡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套;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生产;其工作频率内回波损耗指标可以达到31dB以上。
[0015]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一台螺旋挤出机和多台恒压推挤机;所述螺旋挤出机的出口与所述多台恒压推挤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多台恒压推挤机并联,汇聚后注入机头。
[0016]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的生产装置,其所述螺旋挤出机采用变频驱动,其出口处设有熔压传感器。
[0017]优选地,所述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的生产装置,其所述恒压推挤机的内膛活塞与油压驱动器相连;其入口和/或出口处设有熔压传感器以及电控阀门。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及装置,通过串联的螺旋挤出机和恒压推挤机,结合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的方式进行进料,克服了仅采用螺旋挤出时,螺杆、齿轮泵等的旋转或活塞推挤周期性运动导致的周期性缺陷峰值,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优化回波损耗。
[0019]优选方案,配合多个并联的恒压推挤机,精细化的独立控制各个恒压支流上各节点的熔压,从而起到“此消彼长”的作用,进一步稳定发泡PE料高压融体的稳定性,提高同轴电缆轴向均匀性,回波损耗性能改善明显,整体传输性能更加优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生产的射频同轴电缆的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比的射频同轴电缆的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图。
[0021]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为第一油压驱动器,2为第一恒压推挤机,3为第一恒压推挤机的出口电控阀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内导体外侧挤出发泡PE料高压融体并冷却定型形成发泡绝缘层,获得具有发泡绝缘层的内导体;在具有发泡绝缘层的内导体外侧纵包外导体金属带形成外导体,并在外导体外侧挤出护套料形成外护套,获得所述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在内导体外侧挤出发泡PE料高压融体时,使发泡PE料高压融体依次经过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机,附着于所述内导体外侧,发泡后经冷却定型形成发泡绝缘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发泡PE料高压融体依次经过螺旋挤出和恒压推挤机,具体为:使一股发泡PE料高压融体经螺旋挤出后分成多股,分别为进入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汇聚后进入机头,挤出并附着于所述内导体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各自独立的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中的每一恒压支流,按照如下方法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检测螺旋挤出口与该恒压支流之间的熔压,当高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高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增大该恒压支流入口电控阀门的开度;当低于该恒压支流入口预设的低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减小该恒压支流入口电控阀门的开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中的每一恒压支流,按照如下方法负反馈调节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在该恒压支流上设置缓冲池,将进入该恒压支流的发泡PE料高压融体积存于所述缓冲池中,维持所述缓冲池的压强稳定在预设的压强值。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回波损耗同轴电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N恒压支流中的每一恒压支流,按照如下方法负反馈调节维持其支流压强在预设的标准压强下:检测该恒压支流与汇聚口机头之间的熔压,当高于该恒压支流出口预设的高压阈值时,按照预设步长增大该恒压支流出口电控阀门的开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骁智肖志军李选进李丹王念立史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飞通用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