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5G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1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包括多个信道;信道包括处于信号传输区间两端的发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5G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MIMO技术,即多入多出通信技术,是指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它可以定义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多个独立信道,也就是说天线单元之间存在充分的间隔,因此,消除了天线间信号的相关性,提高了信号的链路性能,增加了数据吞吐量。
[0003]在同一个无线网络内,网速会随着终端用户的增多而下降;尤其是在机场、地铁站、商场等场景下,在人多的时候,通信质量将会降低。5G采用MIMO多收多发,通过用户的空间独立性,在空间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独立的窄波束覆盖,能同时传输不同用户的数据,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
[0004]在MIMO技术中常用秩指示(Rank Indicator)来表征MIMO的效率,其物理定义是独立通信信道的数量。以2
×
2单一矩阵(2
×
2MIMO)为例,其秩指示为2,表示系统建立了两个完全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各个信号传输区间包括多个信道;所述信道包括处于信号传输区间两端的发送

接收单元、以及连接信号传输区间两端发送

接收单元的漏缆模块;所述漏缆模块双工工作,包括:一根双工工作的漏缆或两根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的漏缆;同一漏缆模块采用的漏缆相同;所述多个信道的同一端的发送

接收单元集成到信号传输区间该端的合路平台中,所述多个信道的另一端的发送

接收单元集成到信号传输区间该端的合路平台中;所述合路平台与信号辐射源、信号接收器相连;所述多个信道,至少包括一路信道其漏缆模块采用垂直极化漏缆,且至少包括一路信道其漏缆模块采用水平极化漏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极化漏缆和所述水平极化漏缆皆为分段耦合漏缆,使得覆盖区域各点每条漏缆的主极化方向综合损耗相当,且交叉极化方向上的综合损耗弱于主极化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极化方向的综合损耗与交叉极化方向的综合损耗差值在10dB以上,差值优选为12dB。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极化漏缆,为1

1/4尺寸规格的漏泄电缆,其外导体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长度在150~270米之间的正向第一区段、长度在50~100米之间的正向第二区段、长度在50~200米之间的中间区段、长度在50~100米之间的负向第二区段、以及长度在150~270米之间的负向第一区段;其中各区段具有相同类型的槽孔,正向第一、第二区段分别与负向第一、第二区段具有相同的槽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极化漏缆其:中间区段槽孔的长度与正向或负向第二区段槽孔的长度之比的处于[1.1,1.2]之内,其槽孔的宽度与正向或负向第二区段槽孔宽度之比处于(1,1.1]之内,其槽孔倾斜角度与正向或负向第二区段槽孔倾斜角度之比处于(1,1.5]之内;正向或负向第二区段槽孔的长度与正向或负向第一区段槽孔长度之比的处于[1.1,1.2]之内,其槽孔的宽度与正向或负向第一区段的槽孔宽度之比处于(1,1.1]之内,其槽孔倾斜角度与正向或负向第一区段槽孔倾斜角度之比处于(1,1.5]之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5G MIMO通信的双极化漏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区段按照相同的节距P周期性布设的断点八字型槽,节距P在160~260mm之间;所述断点八字型槽,包括关于该周期径向中轴对称的正向槽孔组和负向槽孔组;所述正向槽孔组具有第一槽孔对与第二槽孔对;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石王念立马国威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飞通用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