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59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下通信领域,尤其是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针对现有的系统发送端发射的连续光波,经海水介质所吸收和散射衰减很快,一般传输几十米后连续光波变得极其微弱,再受外界噪声的干扰,使得常规的光电探测器不能进行可靠探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相配合,所述发送端由主波长为蓝绿光波段的LED或LD构成光源阵列;所述接收端由PMT、SPAD、SiPM等单光子探测器构成阵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水下单光子通信系统,将单光子探测器的极高灵敏度的优势和多输入多输出结构的优势相结合,即同时具有探测距离远、探测角度大和抑制水下信道衰落的特点。信道衰落的特点。信道衰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发送端光源阵列以及接收端单光子探测器阵列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MIMO)结构的水下单光子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蕴含着各种丰富的资源。世界各主要国家历来重视发展海洋战略,而目前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仍不足5%。海洋资源的探索、开发与利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水下声波通信是最早应用且技术最为成熟的水下无线通信技术,水声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能力强等优势,也存在着通信速率低、延迟大、多径效应严重等不足。水下射频通信也是可行的通信方式,但由于趋肤效应等原因,射频频率越大,衰减越大,因此通信距离非常短,而水下甚低频、超低频、极低频通信能够实现远传输,但存在频带窄、比特率低、功耗和天线尺寸较大等缺点。近年来,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是以辐射的光波作为信息载体的水下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延迟等优势,是水下信息传输方式的重要补充,为水下高速大容量信息传输提供一种潜在方法。但是,海水对光波的衰减远大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由主波长为蓝绿光波段的LED或LD构成光源阵列;所述接收端由PMT、SPAD、SiPM单光子探测器构成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阵列发射出已调的连续光波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阵列形成发送分集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子探测器构成的阵列为接收分集结构,具有抑制水下信道衰落的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用于对发送光波经水下远距离传输衰减后的离散单光子序列进行探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单光子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源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