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系统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86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系统和方法,包括多天线发射机、多天线接收机以及智能超表面;多天线发射机通过编码调制实现主动信息传输,智能超表面通过编码调制并以相移形式附加于智能超表面的反射信号上实现被动信息传输;多天线接收机基于接收信号,检测智能超表面的信号向量以及检测多天线发射机的发端信号矩阵,突破了现有无线通信链路传输效率较低的瓶颈。颈。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6G的驱动技术,其表面由大量反射单元组成,每个反射单元都可对入射电磁波加入可调节的相移,从而达到改变信号传播环境的效果,同时该调节相移的过程对应能耗远低于通信发送端射频能耗,因此智能超表面可近似为无源器件。基于这些特征,早期工作大都关注于通过优化反射单元的相位,以构建高可靠性的通信链路。
[0003]但从频谱效率而言,使用智能超表面改变传播环境并非最高效的方式。在现有技术方案中提出使用超表面单元的开关模式来传递信息(开状态对应比特1、关状态对应比特0),同时还提出联合设计发送端符号以及RIS端的单元相位,在实现信息传输的同时保证传输的高可靠性。但现有设计方案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使用超表面单元的开关模式将引起接收信号能量波动,甚至导致传输中断,而联合发端与超表面端的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天线发射机、多天线接收机以及智能超表面;所述多天线发射机通过编码调制实现主动信息传输,所述智能超表面通过编码调制并以相移形式附加于智能超表面的反射信号上实现被动信息传输;所述多天线接收机基于接收信号,检测所述智能超表面的信号向量以及检测所述多天线发射机的发端信号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天线发射机和智能超表面编码调制,包括:所述多天线发射机获取第一码本集合,并基于所述第一码本集合生成发端信号矩阵;所述智能超表面获取第二码本集合,并基于所述第二码本集合生成超表面信号向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天线接收机基于接收信号,检测所述智能超表面的信号向量以及检测所述多天线发射机的发端信号矩阵,包括:所述多天线接收机基于所述发端信号矩阵和超表面信号向量生成接收信号模型;所述多天线接收机基于所述接收信号模型获取超表面信号向量和发端信号矩阵的联合后验概率;所述多天线接收机基于所述联合后验概率获取智能超表面及多天线发射机的边缘后验概率估计,并基于所述边缘后验概率估计分别重构所述超表面信号向量的传输信息和发端信号矩阵的传输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模型为:Y
q
=(Gdiag(s
q
)F+H)X
q
+W
q
;其中,表示从多天线发射机到智能超表面的基带信道矩阵;表示从智能超表面到多天线接收机的基带信道矩阵;表示从多天线发射机到多天线接收机的基带信道矩阵;每个传输块由Q子块组成,每个子块由T时隙组成;Y
q
为第q个时隙下接收端M根天线及T个时隙内的接收信号,且为第q个时隙下接收端M根天线及T个时隙内的接收信号,且为第q个子块中调制编码后的超表面信号向量;为第q个子块中调制编码后的发端信号矩阵;W
q
为加性白高斯噪声矩阵,其方差为5.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收发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军姜文俊黄浩秦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辰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