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67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DNA甲基转移酶3’端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预期扩增167bp片段:上游引物PF:5’-GCTCGTTCGGTTGTGCTGAC-3’,下游引物PR:5’-GTGTCTCCCTGGTAGTCTTTCAAAC-3’;同时合成探针PB:5’-(FAM)ATCTGTGTAACCGCCCGCCGCAAAG(Ecl?ipse)-3’用以荧光检测。再经提取模板DNA、PCR扩增反应,根据检测到的CT值判断样品中的病毒粒子含量,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虹彩病毒特异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温、 肉质鲜美和容易起捕等特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广到世界各地,目前全国大口黑鲈 的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自从2006年以后,每年6-10月期间,一种溃疡综合症在广东省 的养殖大口黑鲈中流行,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感染该病毒的鱼发病时皮肤和肌肉溃烂, 脾脏和肾脏变大,病鱼死亡率最高达60 %,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对大口黑鲈养殖 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2008年,本单位的科研人员从病鱼中成功分离到一种病毒,经回归感 染确认该病毒就是导致溃疡病的病原,经过电镜观察和DNA序列分析,确定了该病毒的分 类地位是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蛙病毒属(Ranavirus),命名为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 病毒。由于该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对这种病毒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对该病的早 期快速诊断,确定病原成为重要的防治手段,以减少生产上的损失。水生病毒检测方法有生物学测定法、凝集试验、透射电镜观察法、酶联免疫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PCR检测等方法。生物学方法比较灵敏,但要花费2-3周的时间,不适合作 病毒的快速检测与鉴定;凝集试验快速简便,但敏感性较差,应用不广;透射电镜观察法需 要透射电镜设备,费时、费力,成本很高;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快速,但需要有效的特异的抗 体;免疫组织化学耗时,步骤繁琐,也需要有特异的抗体;PCR检测法具有特异、敏感、高效、 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和易自动化操作等突出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致病病毒的检测;荧光 定量PCR方法是在PCR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了的又一种病毒检测方法,其优点在于灵敏度 比普通PCR方法更高,且省去了电泳的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大口黑鲈溃 疡综合症病毒是新近发现、分离并鉴定的病毒,在分类地位上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我 们克隆并确定了该病毒的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及其两端侧翼碱基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 ⑶256634。1999年,Mao等人根据脊椎动物虹彩病毒主要依壳蛋白基因和DNA甲基转移酶基 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方法有效地鉴定出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病毒,但利用这个方法不能将大口黑鲈溃疡综 合症病毒与蛙病毒属的其它病毒株进行区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3’端序列设计特异性PCR扩增引物,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在鱼 发病早期特异性检测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其与普通PCR方 法相比,虽然对设备要求较高、检测成本也较高,但该方法具有灵敏度更高、更加直观、更加 省时省力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检测步骤如下(一)、引物的设计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DNA甲基转移酶3’端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并合成引 物和探针如下上游引物PF 5,-GCTCGTTCGGTTGTGCTGAC-3,下游引物PR 5,-GTGTCTCCCTGGTAGTCTTTCAAAC-3,探针PB :5,- (FAM) ATCTGTGTAACCGCCCGCCGCAAAG (Eelipse) -3‘ 预期扩增DNA片段167bp ;(二)、提取模板 DNA(1)、取待检测鱼的脾脏组织50mg剪碎后,加入0. 5mL的裂解液,55°C消化1小时, 其间不时轻轻摇动。(2)、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颠倒混勻,室温下静置5分钟后,12000转/ 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再用氯仿抽提一次,室温下静置5分钟后,12000转/分钟离心 10分钟,取上清液。(3)、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室温静置10分钟沉淀DNA,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4)、用70%乙醇洗涤1次,12000转/分钟离心2分钟,吸去上清,室温静置干燥 10分钟,加入50 u 1TE溶解DNA,4°C贮存备用。(三)、PCR反应体系ddH2018. 8u L10XPCR Buffer2. 5 u L4XdNTP(10mmol/L) 0. 5 u LTaq 酶(5U/iiL)0. 2 u LPF(10umol/L)0. 5 u LPR(10umol/L)0. 5 u LROX 染料0. 5 ii LPB(10umol/L)0. 5 u L模板 DNA1. 0u L检测待测样品的同时,按108、107、106、105、104拷贝数/yL系列稀释的线性化质粒 pMT-rt,各取1 y L作为模板,检测CT值,制作标准曲线,另以1 P L ddH20为模板作阴性对 照。PCR结束后,根据检测到的CT值判断样品中的病毒粒子含量。(四)、PCR反应条件95°C预变性3分钟;再40个循环反应,包括95°C变性15秒,60°C退火和延伸共1 分钟。(五)、判断标准当CT值小于等于33可判断为阳性;当CT值大于等于35可判断为阴性;当CT值在33-35之间为可疑,需重复检测,如果重复检测CT值小于等于33可判 断为阳性,大于33可判断为阴性。4 本专利技术检测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将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DNA甲基转移酶 基因3,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http://www. ncbi. nlm. nih. gov)进行BLAST比对,目前已 知的DNA序列中没有与之同源的序列。根据这段特异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待检测鱼 的脾脏组织基因组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其是否感染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酶切含有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的质粒(名称为 pMT-rt) 4 小时,纯化后按 108、107、106、105、104、103、102、101、10° 拷贝数 / P L 系列稀释,各 取1 P L线性化质粒作为模板,以无质粒的水作阴性对照,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PCR反 应,60°C读板检测建立标准曲线,斜率为3. 55,R2 = 0. 998,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 91% (用E = 10(1/M)-1公式计算),具有良好的扩增效率。样品检测反应35个循环可以检 测到的质粒最小浓度是101拷贝数/PL。选用107、106、105拷贝数/yL 3个浓度梯度,每 个梯度重复4次,变异系数在0. 32% -1. 6%范围内,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 性。分别以正常大口黑鲈、感染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大口黑鲈和感染溃疡综合症病毒的 大口黑鲈的脾脏组织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以检测引物的特异性,结果该方法仅扩增 出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感染的病鱼组织的PCR产物,而正常大口黑鲈和感染传染性脾 肾坏死病毒的鱼均检测不到扩增产物,说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可准确检测出大口黑鲈溃疡 综合症病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检测速度快,大约可以在3. 5个小时内完成;在检测时设阳 性对照(以含有DNA甲基转移酶基因3’序列的质粒pMT-rt为PCR模板)和阴性对照(以 水为模板),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引物的设计  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DNA甲基转移酶3’端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如下:  上游引物PF:5’-GCTCGTTCGGTTGTGCTGAC-3’  下游引物PR:5’-GTGTCTCCCTGGTAGTCTTTCAAAC-3’  探针PB:5’-(FAM)ATCTGTGTAACCGCCCGCCGCAAAG(Eclipse)-3’  预期扩增DNA片段167bp;  (二)、提取模板DNA  (1)、取待检测鱼的脾脏组织50mg剪碎后,加入0.5mL的裂解液,55℃消化1小时,其间不时轻轻摇动;  (2)、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颠倒混匀,室温下静置5分钟后,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再用氯仿抽提一次,室温下静置5分钟后,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3)、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室温静置10分钟沉淀DNA,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4)、用70%乙醇洗涤1次,12000转/分钟离心2分钟,吸去上清,室温静置干燥10分钟,加入50μl TE溶解DNA,4℃贮存备用;  (三)、PCR反应体系  ddH↓[2]O 18.8μL  10×PCR Buffer 2.5μL  4×dNTP(10mmol/L) 0.5μL  Taq酶(5U/μL) 0.2μL  PF(10μmol/L) 0.5μL  PR(10μmol/L) 0.5μL  ROX染料 0.5μL  PB(10μmol/L) 0.5μL  模板DNA 1.0μL  检测待测样品的同时,按10↑[8]、10↑[7]、10↑[6]、10↑[5]、10↑[4]拷贝数/μL系列稀释的线性化质粒pMT-rt,各取1μL作为模板,检测CT值,制作标准曲线,另以1μL ddH↓[2]O为模板作阴性对照,PCR结束后,根据检测到的CT值判断样品中的病毒粒子含量;  (四)、PCR反应条件  95℃预变性3分钟;再40个循环反应,包括95℃变性15秒,60℃退火和延伸共1分钟;  (五)、判断标准  当CT值小于等于33可判断为阳性;  当CT值大于等于35判断为阴性;当CT值在33-35之间为可疑,需重复检测,如果重复检测CT值小于等于33可判断为阳性,大于33可判断为阴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叶星于凌云陈昆慈谢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