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装置、感光元件盒和处理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91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显影装置和感光元件盒的处理盒,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感光元件盒内,显影装置包括带有显影剂仓的盒体,支承在盒体相对侧壁间的显影辊,显影装置上有第一个电极,感光元件盒上有第二个电极,还包括使电极伸出的伸出机构,当显影装置安装到感光元件盒内时,在伸出机构的作用下第一个电极往第二个电极的方向伸出并与之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伸出机构正常,均能提供迫使第一个电极往第二个电极的方向靠近的力,不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解决了现有处理盒显影装置与感光元件盒之间在长期使用下会有电极连接不良隐患发生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影装置、感光元件盒和处理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处理盒包括显影装置和感光元件盒,显影装置在静电印刷中被广泛采用。 这种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基于静电印刷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对图像形成装置的静 电潜像承载体即图像载体进行显影。显影装置的引进,使得图像形成装置在使用者的使用 过程中,维护变得方便。另外,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不断发展演变,一种包含感光元件的感 光元件盒被设计成可拆卸地分离于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感光元件盒至少包括感光元件及支 撑感光元件的壳体。壳体形成显影装置容纳部分,因此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感光元件 盒。显影装置安装于感光元件盒后,显影装置和感光元件盒所形成的整体称为处理盒。处 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因此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变得更加方便。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感光元件盒中,其内容纳有显影过程所用的零部件如显 影辊,以及用于形成可视图象的显影剂如碳粉。对于主要起容纳显影剂作用的显影装置,当 显影剂耗尽后,只需简单地对显影装置进行替换,因此便于终端用户的维护。在图像形成过程中,需对显影辊充电,以使其上携带的显影剂如碳粉,移送到光敏 元件表面上,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当显影装置装入感光元件盒内时,显影装置上的电极与感 光元件盒上的第二个电极连接导电,显影装置上有一个可导电支架,用以连接显影装置上 的电极与显影辊,以此实现为显影辊充电的目的。在现有的技术中,是通过一个可导电的弹簧钢片用作电极,来实现显影装置与感 光元件盒上的第二个电极连接导电。如图1所示,弹簧钢片2即为所述电极,当把图1所示 的显影装置装入图2所示的感光元件盒时,弹簧钢片2与感光元件盒上的第二个电极1挤 压连接。此时,弹簧钢片2通过显影装置上的可导电支架3使显影辊4充电。以此,实现了 显影装置与感光元件盒的连接导电。使用这样的装置,当显影装置置于感光元件盒中时,起导电作用的弹簧钢片处于 压缩状态。由于弹簧钢片的疲劳老化、弹性下降,长时间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钢片势必会 产生无法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的现象,从而导致显影装置与感光元件盒之间连接不良的隐串)Qi、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感光元件盒和处理盒,以解决现有处理盒显影装 置与感光元件盒之间在长期使用下会有电极连接不良隐患发生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感光元件盒内,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带有显影剂仓的盒体,支承在盒体相对侧壁间的显影辊,所述显影装置上有第一个电极,所 述感光元件盒上有第二个电极,其特征是,还包括伸缩机构,当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到所述感光元件盒内时,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个电极往第二个电极的方向伸出并与之 连接。所述伸出机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个电极或/和第二个电极中使得第一个电极和 第二个电极产生磁引力的磁性体。所述伸出机构为与所述第一个电极或/和第二个电极制成一体的带磁性的导电所述第一个电极的伸出方向与显影装置安装方向垂直或倾斜。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支撑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穿过所述盒体与所述第 一个电极连接,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和盒体之间。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一个支撑在盒体侧壁的可导电支架,所述第一个电极设置在 所述可导电支架上,并通过可导电支架为所述显影辊充电,所述支撑元件穿过所述可导电 支架与所述第一个电极连接,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和可导电支架之间。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支撑元件为螺钉,所述弹簧实现第一个电极的伸出和 缩进,所述螺钉起到第一个电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一种处理盒,包括上述显影装置和感光元件盒。一种感光元件盒,包括盒体,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感光元件盒内,所述显 影装置包括带有显影剂仓的盒体,支承在盒体相对侧壁间的显影辊,所述显影装置上有第 一个电极,所述感光元件盒上有第二个电极,其特征是,所述感光元件盒还包括伸缩机构, 当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到所述感光元件盒内时,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二个电极往 第一个电极的方向伸出并与之连接。所述伸出机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个电极或/和第二个电极中使得第一个电极和 第二个电极产生磁引力的磁性体。所述伸出机构与所述第一个电极或/和第二个电极制成一体的带磁性的导电金jM ο所述第二个电极的伸出方向与显影装置安装方向垂直或倾斜。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支撑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穿过所述感光元件盒的 盒体与所述第二个电极连接,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和感光元件盒的盒体之 间。所述感光元件盒还包括一个支撑在盒体侧壁的可导电支架,所述第二个电极设置 在所述可导电支架上,所述支撑元件穿过所述可导电支架与所述第二个电极连接,所述弹 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和可导电支架之间。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支撑元件为螺钉,所述弹簧实现第二个电极的伸出和 缩进,所述螺钉起到第二个电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一种处理盒,包括上述感光元件盒和显影装置。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增加了使电极伸出的伸出机构,当所述显影装置 安装到所述感光元件盒内时,在所述伸出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个电极往第二个电极的方 向伸出并与之连接。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伸出机构正常,均能提供迫使第一个电极往第 二个电极的方向靠近的力,不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解决了现有处理盒显影装置与感光 元件盒之间在长期使用下会有电极连接不良隐患发生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伸出机构采5用了磁铁,不但不容易老化,而且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影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感光元件盒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弹簧钢片在显影装置中的位置图;图4是本技术中导电磁铁在显影装置的位置图;图5是本技术中导电磁铁在可导电支架上的初始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中导电磁铁与感光元件盒的第二个电极吸附后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中螺钉、弹簧和磁铁三者装配图;图8是本技术中可导电支架的正面图;图9是本技术中螺钉与可导电支架导轨装配图;图10是本技术中可导电支架导轨和螺钉孔示例图;图11是本技术中可导电支架安装于感光元件盒初始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中第二个电极往第一个电极端伸出并连接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处理盒,包括显影装置和感光元件盒10,如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 装于图2所示的感光元件盒10内,图像形成设备通过感光元件盒10对显影装置的显影辊4 充电,而实现显影装置与感光元件盒10的连接导电,本技术是通过一个可导电的第一 个电极5实现的。显影装置包括带有显影剂仓的盒体,支承在盒体相对侧壁间的显影辊,当 显影装置装入感光元件盒10内时,由于感光元件盒上的第二个电极1是可以被显影装置上 的第一个电极5所吸附的,因此,随着显影装置装入感光元件盒的动作,第一个电极5从图 5所示的初始状态伸出,变为图6所示的吸附状态,此时第一个电极5与第二个电极1连接 导电。当把显影装置从感光元件盒中取出时,在弹簧8的作用下,第一个电极5向反方向缩 进,恢复到图5所示的初始状态。此处若不设置弹簧8而仅靠第一个电极5自身的重力,亦 可实现反方向缩进的目的。同理,若第二个电极1具有磁性而电极5具有可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或两者皆有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感光元件盒内,所述显影装置包括带有显影剂仓的盒体,支承在盒体相对侧壁间的显影辊,所述显影装置上有第一个电极,所述感光元件盒上有第二个电极,其特征是,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当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到所述感光元件盒内时,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个电极往第二个电极的方向伸出并与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意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