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98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喷射方法,在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不会对旋转体的旋转带来影响,并且使吸收体吸收从由该旋转体保持的介质的端部溢出的流体。该流体喷射装置包括:(A)旋转体,其一边用周面保持介质一边旋转;(B)流体喷射部,其以在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旋转体的轴向的端部不形成空白的方式向该介质喷射流体;(C)吸收体,其在上述轴向上且比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端部靠外侧的位置,吸收从上述流体喷射部喷射出的流体中的、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流体;以及(D)旋转体驱动机构,其用于使上述旋转体旋转,且以该旋转体驱动机构产生的驱动力不会传递到上述吸收体的方式驱动上述旋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背景 已经公知有如下流体喷射装置,该流体喷射装置具有旋转体,一边将介质保持在 周面一边旋转;流体喷射部,将流体喷射在上述周面上的介质上。作为该流体喷射装置的一 例,列举有对介质喷射墨水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并且,考虑使用上 述结构的打印机,进行打印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到上述旋转体的轴向端部为止的图像的 处理(所谓的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无边距打印中,流体喷射部以在上述轴向上、在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端部 不形成空白的方式向该介质喷射流体。此时,存在流体喷射部向上述端部喷射的流体的一 部分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情况(参照图7)。出于防止因这样从介质的端部溢出的流体而污染 打印机内的目的,存在在上述轴向上、并且在比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端部靠外侧的位 置,设置吸收从该端部溢出的流体的吸收体的情况。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03761号公报可是,如果上述打印机的结构是通过该吸收体吸收流体而使旋转体的重量平衡变 化等、吸收体对旋转体的旋转带来影响的结构,则存在伴随着吸收体的流体吸收而旋转体 的旋转状态变化的可能。如果旋转体的旋转状态变化,则存在给打印在介质上的图像带来 不良影响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在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 不会对旋转体的旋转带来影响,并且使吸收体吸收从由该旋转体保持的介质的端部溢出的 流体。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主要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旋转体,其一边用周面保持介质一边旋转;(B)流体喷射部,其以在上述周面上的介质 的、上述旋转体的轴向的端部不形成空白的方式向该介质喷射流体;(C)吸收体,其在上述 轴向上且比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端部靠外侧的位置,吸收从上述流体喷射部喷射出的 流体中的、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流体;以及(D)旋转体驱动机构,其用于使上述旋转体旋转, 且以该旋转体驱动机构产生的驱动力不会传递到上述吸收体的方式驱动上述旋转体。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明确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滚筒单元30、喷头单元40、以及UV照射单元50的剖面结构的图。图4A是表示喷头单元40的立体图。图4B是从图4A中箭头F示出的方向观察喷 头42时的图。图5A是从喷头42观察滚筒单元30以及吸收体单元60的图。图5B是从图5A中 箭头G示出的方向观察吸收体单元60以及回收单元70时的图。图6是表示纸张S被保持的位置的图。图7是表示无边距打印的纸张S和喷头4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8A 图8C是表示外周部63中、相当于露出部分63a的区域伴随吸收体61的 旋转而变化的形态的图。图9是表示在吸收体61的外周部63上,被推压辊71推压的部分的变形例的图。图IOA是从喷头42观察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滚筒单元30以及吸收体单元60的 图。图IOB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纸张S被保持的位置的图。图11是表示无边距打印中的纸张S和喷头42的位置关系(第2实施方式中的位 置关系)的图。图12时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滚筒单元30、吸收体单元60以及回收单元70等的剖 面结构的图。图13是表示吸收体61的变形例的图。标号说明1...打印机;10...控制器、11...接口、12. ..CPU、13...存储器、14...单元控制电路、20...进排纸单元、21...进纸托盘、22...排纸托盘、30...滚筒单元、31...旋 转滚筒、32...旋转轴、33...周面、34、34a、34b...狭缝、35...滚筒驱动机构、35a...滚 筒马达、35b...传动机构、40...喷头单元、41...喷头托架、42、42a 42e...喷头、44、 44a 44e. · ·喷嘴板、46. · ·引导轴、47...引导轴、50. . . UV照射单元、51. · ·照射部托架、 52...照射部、53...灯、56...引导轴、57...引导轴、60...吸收体单元、61...吸收体、 62...旋转轴、62a...轴插入孔、63...外周部、63a...露出部分、65...罩部件、66...外表 面、67. · ·开口、68. · ·吸收体驱动机构、68a. · ·吸收体马达、68b. · ·传动机构、70. · ·回收单 元、71. · ·推压辊、72. · ·储液器、80. · ·检测器组、110. · ·主机、S. · ·纸张。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可以明确下述情况。首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A)旋转体,一边用周面保持介质一边旋 转;(B)流体喷射部,以在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处于上述旋转体的轴向的端部不形成空白 的方式向该介质喷射流体;(C)吸收体,在上述轴向上且比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端部 靠外侧的位置,吸收从上述流体喷射部喷射出的流体中的、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流体;以及 (D)旋转体驱动机构,是用于使上述旋转体旋转的旋转体驱动机构,以该旋转体驱动机构产 生的驱动力不会传递到上述吸收体上的方式驱动上述旋转体。如果是该流体喷射装置,则 在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旋转体的旋转,能够使吸收体吸收从由该旋转体保 持的介质的端部溢出的流 体。而且,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是在该吸收体的轴向沿着上述旋转体的上 述轴向的状态下,上述吸收体能够相对于上述旋转体独立地旋转,该吸收体还具有用于使上述吸收体旋转的吸收体驱动机构。如果是该流体喷射装置,则在吸收体中,能够避免吸收流体的区域的局部化。而且,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具有回收机构,该回收机构从该吸收体回收 上述吸收体吸收的流体。如果是该流体喷射装置,则抑制流体不断滞留在吸收体中,因此, 能够使吸收体的吸收性能持续。而且,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吸收体具备由海绵构成的外周部,通 过该外周部吸收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流体,上述回收机构具备推压上述外周部的推压部,在 上述吸收体驱动机构使上述吸收体旋转时,通过上述推压部推压上述外周部,来从上述外 周部挤出上述吸收体吸收的流体而进行回收。如果是该流体喷射装置,能够通过比较简单 的机构对吸收体吸收的流体进行回收。而且,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中,在上述轴向上,且在上述旋转体的两侧各具备一 个上述吸收体,针对每个吸收体具有包围并覆盖上述吸收体的罩部件,该罩部件具有在上 述轴向上与上述旋转体的上述周面邻接的外表面,上述罩部件的各自在上述外表面具有开 口,上述轴向的上述周面的长度比上述轴向的介质的长度短,上述旋转体用上述周面保持 上述介质的上述轴向的中央部,上述罩部件用上述外表面保持上述介质的上述轴向的端 部,上述流体喷射部在向上述端部喷射流体时,与上述开口相对,上述吸收体利用该吸收体 中的从上述开口露出的露出部分来吸收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流体。如果是该流体喷射装置, 能够对不能完全收纳于旋转体的周面上的尺寸的介质执行适当的无边距打印,并且,能够 使吸收体适当地吸收从该介质的端部溢出的流体。而且,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旋转体为中空状,在上述周面上具有沿该旋转 体的旋转方向的一对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体,其一边用周面保持介质一边旋转;流体喷射部,其以在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旋转体的轴向的端部不形成空白的方式向该介质喷射流体;吸收体,其在上述轴向上且比上述周面上的介质的上述端部靠外侧的位置,吸收从上述流体喷射部喷射出的流体中的、从上述端部溢出的流体;以及旋转体驱动机构,其用于使上述旋转体旋转,且以该旋转体驱动机构产生的驱动力不会传递到上述吸收体的方式驱动上述旋转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臼田秀范鸭志田伸一小池薰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