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流道凝料自动拉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34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道凝料自动拉断机构,在注塑模具中水平流道和竖直流道结合点的上方的面板和浇口板中有螺孔,螺孔中装有浇口针,在竖直流道和注塑件结合点的下方,有贯穿的顶针孔,顶针孔中装有顶针。在前模和后模中,装有拉杆,在拉杆上端装有沉头螺钉,沉头螺钉上端套有台阶式的套筒,套筒下端和浇口板的上平面接触,套筒的下台阶面和面板之间保持有间隙,沉头螺钉的下端和拉杆上端连接,拉杆上端装有弹簧,弹簧上端和浇口板的下平面接触,拉杆下端通过圆套装有沉头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流道凝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于后模仁用顶针顶出,另一部分则通过拉杆配合螺钉、套筒等完成自动脱模。所有凝料自动脱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是一种针对具有点浇口结构模具的流道凝料自动 拉断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诸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小型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而这些电子产品的外壳大部 分都是采用注塑模具成型的。由于人们对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模具的质量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浇口的结构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目前注塑模具采用的浇口形式主要 有直浇口和点浇口。采用直浇口结构的模具结构简单、成型速度快,但开模后在产品的浇口 处会留下很多余料,而且顶出时在产品上留下顶针痕,此种结构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电子产 品要求。点浇口几乎成了制造这类高要求产品模具的唯一结构,但点浇口流道长,流道凝料 难以脱出,现行的方法是产品脱模后依靠人力手工去除,此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发生 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产品脱模后依靠人力手工去除,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缺 点,本技术提出一种流道凝料自动拉断机构。这种流道凝料自动拉断机构,位于注塑模具中,注塑模具由上至下依次是面板、浇 口板、前模、后模、垫铁、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后模模板,面板上有浇口套,浇口板中有浇口 和水平流道,在前模、前模仁和后模仁中有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道凝料自动拉断机构,位于注塑模具中,注塑模具由上至下依次是面板、浇口板、前模、后模、垫铁、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后模模板,面板上有浇口套,浇口板中有浇口和水平流道,在前模、前模仁和后模仁中有竖直流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流道和竖直流道结合点的上方的面板和浇口板中有螺孔,螺孔中装有浇口针,在竖直流道和注塑件结合点的下方,在后模仁、后模和上顶针板中,有贯穿的顶针孔,顶针孔中装有顶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新张导成
申请(专利权)人:潘建新张导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