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58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转轴、定子、永磁体、丝杠、丝杠螺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轴内中空其一端与丝杠螺母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轴承,丝杠螺母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丝杠位于转轴内且穿过转轴与丝杠螺母连接,永磁体设于定子上且间隔设于转轴外侧;第二轴承包括第一外圈、第二外圈和多个钢球,丝杠螺母穿过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丝杠螺母、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上分别开设有与钢球相匹配的滚道,使得钢球位于滚道内分别与丝杠螺母、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丝杠螺母和两个外圈组成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因两个外圈采用分体结构,故能装入更多的钢球,进而能承受更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向力和径向力。向力和径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驱单元包括电机、控制器。空心电机作为电驱的动力单元,可以容纳电机驱动的轴类零件在其内部做旋转运动、轴向运动等。当前的技术中,空心电机作为动力单元,提供旋转扭矩,但不能承受大的轴向负载,而是电机的转子与电机之外的其他部件组合,提供轴向支承,以承受大的轴向负载,这样电机不能单独制造、包装、运输,且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转轴、定子、永磁体、丝杠、丝杠螺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所述丝杠螺母一端配合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轴承,所述丝杠螺母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轴承,所述丝杠位于所述转轴内部且穿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丝杠螺母配合连接,所述定子间隔设于所述转轴外侧,所述永磁体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运动且设于所述转轴和所述定子之间;
[0005]其中,所述第二轴承包括第一外圈、第二外圈和多个钢球,所述丝杠螺母穿过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且所述丝杠螺母、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钢球相匹配的滚道,使得所述钢球位于所述滚道内分别与所述丝杠螺母、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相接触。
[0006]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轴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之间垫片。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轴承内设有保持架,用于防止相邻所述钢球之间产生摩擦。
[000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0009]优选的是,所述转轴上设有挡圈和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一端与所述挡圈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深沟球轴承接触。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定子之间设有油封。
[0011]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上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双路控制电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通过丝杠螺母和两个外圈组成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因两个外圈采用分体结构,故能装入更多的钢球,进而能承受更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丝杠螺母与转轴配合的结构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丝杠螺母与第二轴承配合的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转轴总成的结构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壳体结构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端盖总成的结构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靶板与公差环总成的结构图;
[0021]图8是本技术电驱动装置中控制器罩盖总成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转轴4、定子2、永磁体3、丝杠30、丝杠螺母12、第一轴承34和第二轴承43,转轴4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丝杠螺母12一端配合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轴承34,丝杠螺母1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43,丝杠30位于转轴4内部且穿过转轴4与丝杠螺母12配合连接,定子2间隔设于转轴4外侧,永磁体3用于驱动转轴4运动且设于转轴4和定子2之间;
[0025]其中,第二轴承43包括第一外圈7、第二外圈9和多个钢球14,丝杠螺母12穿过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且丝杠螺母12、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上分别开设有与钢球14相匹配的滚道,使得钢球14位于滚道内分别与丝杠螺母12、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相接触。
[0026]参照图2,丝杠螺母12和转轴4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且丝杠螺母12外圆上开设有一环形钢球滚道38,内孔设有螺纹40,丝杠螺母12内部的螺纹40与丝杠30配合组成螺母丝杠传动副13。
[0027]参照图3,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的断截面分别具有四分之一圆周的钢球滚道41和42。丝杠螺母12的环形钢球滚道38与外圈的钢球滚道41、外圈的钢球滚道42,以及钢球14组成第二轴承43,第二轴承43的外侧设置锁紧螺母10,用来固定第二外圈9;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之间设置调整垫片8,用来调整第二轴承43的轴承游隙。当调整垫片8厚度增大,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二轴承43的游隙增大;相反,当调整垫片8的厚度减小,第一外圈7和第二外圈9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二轴承43的游隙减小。当电机转动时,转轴4与丝杠螺母12因过盈连接39而同步转动。此时丝杠螺母12通过内部螺纹丝杠传动副将转轴4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丝杠30的轴向运动,而丝杠30上的轴向力,则通过丝杠螺母12、钢球14、保持架6、第一外圈7、第二外圈9、调整垫片8组成的第二轴承43,作用于壳体1,壳体1用螺栓固定到安装载体11上,从而将丝杠30上的轴向力传递至安装载体11上,降低电机转子、定子2上的轴向力,提高了电机的轴向承受能力。
[0028]具体地,将转轴4压入丝杠螺母12形成过盈连接39,并测量丝杠螺母12外圆上滚道38的跨棒距A,设标准丝杠螺母12a的外圆环形钢球14滚道38的跨棒距为A0,则丝杠螺母12的滚道38的跨棒A与标准丝杠螺母12a的跨棒距A0的差值ΔA=A0‑
A。
[0029]参照图4,转轴4上设有台阶44和台阶45,台阶45用于转轴4和丝杠螺母12装配时定位,台阶44限制挡圈36轴向移动,波形弹簧35设置在挡圈36与深沟球轴承34之间,用来消除深沟球轴承34以及外圈轴承43的间隙,实现电机旋转方向换向时的缓冲,消除噪声。
[0030]具体地,将永磁体3装配到壳体1上,将挡圈36装配到转轴上4,再将波形弹簧35装配到转轴4上,形成转轴总成46,然后将定子2装入壳体1;之后将深沟球轴承34装入端盖33,形成端盖总成51;将端盖总成51成装入壳体1,将油封5装入壳体1,将第一外圈7装入壳体1;测量第一外圈7与第二外圈9之间的距离B,调整垫片8的厚度s=B

ΔA;将转子总成放入壳体1的内孔,再将保持架6、钢球14、调整垫片8、第二外圈9依次放入壳体1,然后将锁紧螺母10装入壳体1,施加扭矩拧紧。
[0031]参照图5,壳体1的两端面分别设置螺纹孔47、48,采用螺栓将该装置固定。
[0032]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转轴、定子、永磁体、丝杠、丝杠螺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其一端与所述丝杠螺母一端配合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轴承,所述丝杠螺母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轴承,所述丝杠位于所述转轴内部且穿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丝杠螺母配合连接,所述定子间隔设于所述转轴外侧,所述永磁体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运动且设于所述转轴和所述定子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轴承包括第一外圈、第二外圈和多个钢球,所述丝杠螺母穿过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且所述丝杠螺母、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钢球相匹配的滚道,使得所述钢球位于所述滚道内分别与所述丝杠螺母、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健徐刚春张泽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擎动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