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2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包括连接器、电路板底座、电路板、靶板底座和靶板,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底座上,靶板设于靶板底座上;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芯片、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第一芯片分别与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连接,第一芯片通电后驱动发射线圈产生励磁电压,当靶板底座驱动靶板移动,使得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产生二级电压,第一芯片接收二级电压,获得靶板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板与靶板之间无接触,无需磁铁、无需屏蔽,不受杂散磁场的影响,即采用涡流感应式原理设计,其具有响应速度快、分辨力高、线性度高、信号温度漂移小、抗磁场干扰、耐高温、宽量程等优异性能。宽量程等优异性能。宽量程等优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往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应用市场越来越大。而对于乘用车及非道路车辆来说,车辆高速转弯时往往会产生过度转向,具备后轮转向系统的车辆,可以弥补这种过度转向带来的行车危险,因后轮转向系统与前轮转向执行机构和转向手感模拟机构无直接机械性物理连接,属于线控转向部件,在对后轮转向的应用时,线性位移传感器的安全性就越来越突出了。而现有的线性位移传感器都带有磁铁,这样容易受到散磁场的影响或者需要进行磁场屏蔽,故现有的线性位移传感器要不受磁场影响而影响精度,要不就是增加屏蔽结构导致成本和结构都增加;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抗磁场干扰应用于后轮转向系统的位移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包括连接器、电路板底座、电路板、靶板底座和靶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底座上,所述靶板设于所述靶板底座上,所述靶板底座设于监测移动部件,所述靶板与所述电路板相邻且其可沿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做线性移动;
[0005]其中,所述电路板底座上设有针脚,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针脚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芯片、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芯片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连接,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呈正弦状且彼此间偏移90
°
印刷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射线圈印刷在所述电路板上且包围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芯片通电后驱动所述发射线圈产生励磁电压,当所述监测移动部件通过所述靶板底座驱动所述靶板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产生二级电压,所述第一芯片接收所述二级电压,获得所述靶板的位置。
[0006]优选的是,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芯片相同的第二芯片,且所述第二芯片也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连接。
[0007]优选的是,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底座设于所述壳体一侧,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侧且与所述电路板底座连接,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电路板底座连接,所述靶板一侧位于所述电路板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无接触,另一侧与所述靶板底座连接。
[0008]优选的是,所述靶板和所述电路板间隔3.5mm。
[0009]优选的是,所述靶板为金属材质,其通过注塑固定在所述靶板底座上。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均为ZMID5203芯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专利技术电路板与靶板之间无接触,无需磁铁、无需屏蔽,不受杂散磁场的影响,即采用涡流感应式原理设计,其具有响应速度快、分辨力高、线性度高、信号温度漂移小、抗磁场干扰、耐高温、宽量程等优异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中电路板的结构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中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电路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包括连接器1、电路板底座2、电路板3、靶板底座5和靶板4,电路板3设于电路板底座2上,靶板4设于靶板底座5上,靶板底座5设于监测移动部件7,靶板4与电路板2相邻且其可沿电路板2长度方向做线性移动;
[0019]参照图1,本实施例还包括壳体8,电路板底座2设于壳体8一侧,电路板3位于壳体8内侧且与电路板底座2连接,连接器1位于壳体8外侧且与电路板底座2连接,靶板4一侧位于电路板3一侧且与电路板3之间无接触,另一侧与靶板底座5连接。监测移动部件7支承在壳体8内,作轴向移动。
[0020]具体地,电路板底座2采用模具注塑,注塑时将针脚包裹到电路板底座2里,连接器1与电路板底座2针脚相连;电路板底座2上设置有电路板3定位销14,安装电路板3时,用前所述定位销14导向定位电路板3,电路板3装配到电路板底座2上后,通过对电路板底座2上的固定柱进行热熔铆接,将电路板3固定在电路板底座2上;靶板4材料为金属材料,通过注塑被固定在靶板底座5上,靶板底座5上设置螺栓孔,用螺栓将靶板底座5安装在移动部件7上,随移动部件7同步移动。靶板4和电路板3间隔3.5mm。
[0021]在本实施例中,将该线性位移传感器应用于车辆上时,监测移动部件7为后轮转向系统的丝杠,其与车辆的拉杆相连接,拉杆与车轮连接,且该壳体8可为后轮转向系统壳体8,即将连接器1、电路板底座2、电路板3、靶板底座5和靶板4均设置在该后轮转向系统壳体8。当监测移动部件7移动时,带动车辆的拉杆移动,拉杆带动车轮转向。
[0022]其位移传感器的制作过程为:
[0023]电路板底座2采用模具注塑,注塑时将针脚包裹到电路板底座2里,连接器1与电路板底座2针脚相连;且连接器1通过线束与控制器相连;
[0024]检测电路的电子元器件(上述的芯片等)预先贴片至电路板3上,然后进行焊接;
[0025]将电子元器件贴片焊接好的电路板3装配到电路板底座2上,对安装在电路板底座2上的电路板3采用固定柱顶部热熔的方式将电路板3固定在电路板底座2上;然后将电路板3与电路板底座2的针脚焊接好;
[0026]其中,电路板底座2通过四个螺钉6固定在后轮转向系统壳体8上,PCBA通过热鉚在电路板底座2上,其中靶板4通过卡槽固定在靶板底座5上,靶板底座5通过螺栓固定在后轮转向系统的丝杠上装配完成。
[0027]参照图2,电路板底座2上设有针脚,连接器1通过针脚与电路板3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第一芯片12、发射线圈11、第一接收线圈9和第二接收线圈10,第一芯片12分别与发射线圈11、第一接收线圈9和第二接收线圈10连接,第一接收线圈9和第二接收线圈10呈正弦状且彼此间偏移90
°
印刷在电路板3上,发射线圈11印刷在电路板3上且包围第一接收线圈9和第二接收线圈10,第一芯片12通电后驱动发射线圈11产生励磁电压,当监测移动部件7通过靶板底座5驱动靶板4移动,使得第一接收线圈9和第二接收线圈10产生二级电压,第一芯片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感应式冗余型线性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电路板底座、电路板、靶板底座和靶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底座上,所述靶板设于所述靶板底座上,所述靶板底座设于监测移动部件,所述靶板与所述电路板相邻且其可沿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做线性移动;其中,所述电路板底座上设有针脚,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针脚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芯片、发射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芯片分别与所述发射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连接,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呈正弦状且彼此间偏移90
°
印刷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射线圈印刷在所述电路板上且包围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芯片通电后驱动所述发射线圈产生励磁电压,当所述监测移动部件通过所述靶板底座驱动所述靶板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产生二级电压,所述第一芯片接收所述二级电压,获得所述靶板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健徐刚春鲁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擎动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